天天看點

人最高的智慧終歸是德行

人最高的智慧終歸是德行

人不可少了聰明,因為少了聰明,人就很難活得如意;人也不能少了智慧,因為少了智慧,人就很難達到生命的境界;人更不能少了好的德行,因為沒有好的德行,人即使再聰明再有智慧,都難以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人活一世最終的目的不就是活成一個大寫的“人”嗎?一個大寫的“人”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

聰明是一種天賦,來自于頭腦,表現為生存能力,着眼于細節與眼前,常常是小精明;智慧是一種境界,來自于心靈,表現為事理明白,着眼于整體和長遠,往往是中庸;而德性則是人生的基奠,是生命大廈的支撐,是智慧外化後人性閃光的特征,其來自于修煉,表現為生命意義的實作,着眼于整個生命的過程,從來是大睿智。它們三者之間的關系很複雜也微妙,但我們可以從老子送給孔子的臨别贈言中得到一些啟迪,老子對孔子說,單純的智力如同沒有柄的刀片,讓握住他的人自己受傷,且刀片越鋒利,人握的越緊,傷的越深。老子的意思是智慧的頂端就是德行。

如果把人生比着一棵大樹,聰明是樹葉,智慧是樹幹,那德行就是那樹根。隻有根深,才能枝壯,隻有枝壯,才能葉茂。如果說人生是一場追求,那麼,生命真正的意義就在于内在的精神成長,而不在于外在的财富積累。我們有太多的理由說,智慧之巅是德行。

蘇格拉底說:“德性是人類幸福和好的生活必須的品性”。亞裡士多德則說:“人的德性就是既使得一個人好又使得他出色地完成他的活動的品質”。(《現代漢語詞典》将“德性”同于“德行”)在我國,“德行”一詞,早在遠古的殷商時代就已出現,《盤庚篇》中,盤庚自己一再警惕地說:“我并不是不顧我先祖的德行。”“我也不敢不顧先祖的德行而妄自作為。”德行,即人内在的道德品行。《周禮·地官·師氏》:“敏德以為行本。”鄭玄注:“德行,内外之稱,在心為德,施之為行。”

德行,首先是德,有德才有行。“德”的含意非常豐富。漢字是象形文字,從“德”的造字象形結構的寓義中,我們可以對“德”有更深刻的了解。

“德”字是由“雙人旁”、“十”、“目”、“一”、“心”組成。左邊的雙人旁,代表着人的大腿、小腿、腳,引申為人的動作和行為。右邊是十目一心,特别要注意的是對其中“一”的了解。我們現代人把“一”了解為數字,認為其再簡單不過。實際上,“一”這個數字并不簡單,而且是相當複雜,并非我們想象的那樣容易。《說文解字》對“一”這個字解釋最多,其解釋“一”為,“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是以,這個“一”是萬物之祖。是一切東西的始祖和本源,從“一”中派生出天地,演化出陰陽。“德”字中的這一橫,實際上就是分開了天地,上面是天,下面是地。而其中的“十”則為“十方世界,四面八方”。倉颉把“德”字造得非常奇妙。“一”的上面是“十目”,意寓滿天是眼。“德”字在金文中寫作“惪”,曾有學者認為“惪”是“德”的古字。的确,“惪”比“德”更形象。“直心”不就是真誠直抵心靈嗎?“一”的下面是“心”,意指人心。兩者相聯,意味老天的眼晴看着人的心。民間經常有人說“頭上三尺有神靈”。“人在做,天在看”說的就是這個意思。還有“暗室虧心,神目若電”更道明老天的眼無處不在,滿眼盯着地上的事。

古人造字寓義深刻,“德”字的結構包含了很深的道德含義。告誡我們,不管有沒有人看着你,不管有沒有道德限制你,不管有沒有法律監督你,你的行為都要對得起天,對得起地,對得起良心。不負天道人規,以善處事,以誠侍人。隻有這樣才能實作真正的“德”。

德行,重在踐行。内德外行,于心為德,将德外化于世便是行。德隻有通過實施表現出來才能真正達到其目的。被譽為中華五千年來能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兩個半聖人之一的宋朝王守仁思想家提出的“知行合一”的思想,對德行做出了最好的诠釋。知行合一中的“知”指的就是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意念,“行”指的是人對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知是行的必然條件,行是知的必然結果。我們不僅要敏于知德,更要健于行德。隻有穩固正見,率身踐行,知行合一,德行才會照亮我們的人生之路,使我們走穩行遠而不入岐途。

德行,作為人生之基,雖難以量化,但卻有着實實在在的内容。中國傳統文化對人的德行的内容有多方面的論述和概括,但我以為,最值得推崇的應該是舉世不衰,使中華文明的得以淵源流長,世代相傳的“十德維綱”,即“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

仁,仁愛,為人之基的根本,雍容博愛的精神;義,正義,人間正道的指向,以義制利的行為;禮,禮和,人際交往的規範,真誠恭敬的态度;智,智知,進步發展的保證,奉獻社會的才能;信,誠信,立身興業的基點,重諾守誠的品格;忠,忠恕,盡己報國的責任,歸道職守的意識;孝,孝行,反哺回饋的愛心,以德傳家的風尚;廉,廉明,清白正氣的根基,自儉獨謹的習慣;恥,羞恥,人是為人的底線,明羞知恥的覺悟;勇,勇敢,自強不息的氣慨,持節不恐的肩膀。

人之為人,正是因為踐行了這“十德”。如果一個人“十德”欠缺,那麼這個人真難稱得上是一個真正的人。“十德”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其并沒有随着曆史進步而翻篇,變得陳舊過時,恰恰相反,經過時代的檢驗,其像日月星辰一樣,照耀着曆史和當下的天空,永放光芒。用其來指導我們人生德行的修煉,依然富有成效。

德行通常映射于人的道德品質上,而道德品質又以教養表現出來。德行好的人往往也是富有教養的人。一個人的教養正是他德行的外化。是以,從這一角度來看,德行,其實是一個人言行中的分寸,是交往中包容;是舉止間的溫柔;是心底裡的善良;是藏不住的靈魂的深度,是裝不出的生命的高度。

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有其自身的追求。無論是榮華富貴,還是恬淡自由;不管是安于當下,還是追求不止。無論哪一種人生,終極的希望一定是平安順遂,無禍少災。沒有福氣不可怕,平凡普通皆可。沒有富貴不生愁,少災無禍也是福。人的追求靠自己,人的命運很大程度上也靠自己。可以說,每個人都是他自身德性修為的直接受益者或受害者。人的福祿壽喜雖不直接由德行決定,但其間的關聯度非常之大。因為壽命和福報都是能量,人本身就是一個能量體。大多數情況下,人都因為自己的低劣而受苦,是以,向外尋求依賴和占有終歸是徒勞的,唯有提升自己的德行,才是解救之道。

人的禍褔與人的德行有直接的關聯。《周易·系辭下》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意思是說,德行不比對位置,肯定有災禍誕生;德行淺薄而位置尊貴,智力低下而謀劃大事,力量弱小而責任重大,這樣很少有不闖禍的。明代學者王船山,在讀通了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後,寫了一本名為《讀通鑒論》的書,在書裡,他反複用易經裡的一句爻詞,“負且乘,緻寇至”來說明我國古代從魏晉時代到五代十國皇帝的命運。從中我們也可印證“德位不配,必有災殃”真理性。從古到今,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古代西晉的司馬家族是這樣,現代的郭美美也是如此。

人的才能發揮與人的德行不能完全分開。評價人時,最常用的兩個标準是才能與人品,看起來兩者似乎是分開的,但在最深的層次上兩者卻有密切的聯系。當代哲學家周國平在《論道德》中說“人品和才能不可截然分開。人品不僅有好壞優劣之分,而且有高低寬窄之分,後者與才能有關。才能大緻限定了一個人為善為惡的風格和容量。有德無才者,其善多為小善,謂之平庸。無德無才者,其惡多為小惡,謂之猥瑣。有才有德者,其善多為大善,謂之高尚。有才無德者,其惡多為大惡,謂之邪惡。”上天賦予我們才能,我們更應修煉自己的德行,隻有德才相配,我們才有可能變得高尚。

人的财富與人的德行密切相聯。《禮記·大學》曰:“君子先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德為本,财為末說明了财與德的關系,财能緻财,财由德有。一個人先有德而後有财。個人的财富通常與他的德行密切相關。商道是人道,生意即人藝。沒有悟通人性,服務群眾的境界,沒有“人聚财散,财聚人散”的聚财之道的德行,恐怕難與财富相遇,更談不上财富的積累。财富其實是自己的德行長養出來的。

隻有内聖才能外王,隻有厚德才能載物。财富、地位、名利都是人們渴望的福報,其本質上屬于“物”,而人的能力、素質、品德、修養、眼光、胸懷、格局則是“德”。人隻有不斷修養自己的善果,才能承載得住人生所擁有的福報。倘若德行不夠,即使暫時獲得了财富和幸福,也難以善終。人有多大的“德”才可承載多大的“物”,這是人生的天規。面對生活,我們切不可急功近利,重财輕德,想掙錢沒有錯,但首先要讓自己值錢,才能賺到錢。

一個人永遠不能享受和他不相配的東西。得到一件東西最好的方式,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力求讓自己配得上它,否則,不是妄想,就是災難。是以,人們總結概括了人生的“四大天規”,即:名聲不能大于才華、财富不能大于功德、地位不能大于貢獻、職位不能大于能力。我們一生之中,切不可違反天規,自食其苦果。

如果把人生比着一條船,德行就是水,沒有江河湖海的水,船就無法航行;如果把人生比着一盤棋,德行就是棋盤,沒有棋盤,就不會有棋局;如果把人生比着一座大廈,德行就是地下的基石,沒有牢固的基礎,大廈就會轟然倒塌。德行,是人生最硬的軟實力;德行是生命最好的通行證。俗話說:“人無品,不成人。人無德,不成器”。德行是做人的根本。

是以,一個人的德行,決定着他的人生高度。一個人,可以不優秀,可以不富有,但不能沒有善良,不能沒有智慧,更不能沒有德行。人最高的智慧終歸是德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