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抗日戰争,腦中就不斷湧現出衆多的抗日英雄,還記得那個被寫在國小課本中的少年抗日英雄王二小。
抗日戰争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是以經常受到日軍的“掃蕩”,年僅13歲的王二小,經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觀察周圍環境給八路軍放哨。
在1942年10月25日,日軍又在附近出沒但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此時他們看到正在山坡上放牛的王二小,就威脅其帶路。年幼的王二小并沒有被大批的日本鬼子而吓到,反而冷靜的假裝為他們帶路,并躲離附近躲藏的鄉親,将他們帶到了八路軍的埋伏圈。
在他們進入埋伏圈之後,周圍便響起了槍聲,衆多的敵軍倒地而死,面對突如其來的襲擊,敵人知道進入了埋伏圈,便兇狠的刺死了王二小,之後日軍也沒有逃過八路軍的埋伏便全軍覆沒。

王二小用自己的生命間接殺死了衆多敵軍,為我國的抗日戰争做出了貢獻,但同時也對這位年幼的抗日英雄産生了同情和敬畏之心。
像王二小這樣的英雄在抗日戰争中不計其數,其中也有一位年幼便加入了抗戰隊伍,他就是曾美,他曾下令活埋15名拒降日軍,建國後任北京衛戍司令,活到了2015年。
為國奉獻的人生
曾昭泰是曾美的原名,1914年出生于江西省興國縣茶園鄉的一戶農民家庭。16歲參加紅軍,18歲加入中國共産黨。在土地革命時期從普通的戰士晉升到班長,後也作為公略學校測繪員和總司令部作戰參謀。
跟随紅軍進行過反“圍剿“作戰和兩萬五千裡長征。為著名的遵義會議標明會址,也是會議的參謀之一。1937年入抗日軍政大學提升自我。
在1941年任團長,三年内參加多次抗日敵後遊擊戰争。1944年10月,擔任冀晉軍區二分區司令員,成功收複多個據點并參加正太線戰役,接受敵軍投降。
1945年冬,曾美率領解放軍攻下大郭村機場,使敵軍失去了空軍的援助,為解放石家莊戰争做出了巨大貢獻,獲得了“首功”。後也參加了平津戰役、太原戰役。
1948年8月,曾美獲得了67軍參謀長的職位。建國後,也在我國軍區司令部擔任過衆多重要職位。
曾美同志于1955年被授予少将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獎章,并多次任全國代表大會代表。1981年因高齡離休,2015因病逝世,享年101歲。
成名之戰
1940年3月11日,曾美所在的十九團接受指令,攔截五台城日僞軍九百餘人進攻耿鎮地區。團長李和輝和曾美集結隊伍,于第二天拂曉前,到達王城阻攔敵軍繼續前侵。
剛到達王城的十九團就和敵人發生了激戰,面對十九團的猛烈攻勢敵人試圖逃脫。曾美率領的二營,正在後方做作戰準備,曾美也不斷的登高觀察敵情,發現敵軍氣勢逐漸不足,并有向回退的趨勢。
有豐富作戰經驗的曾美,急忙指揮二營搶占左側高地,堵截敵人。由于敵軍物資充沛且人數衆多,這場戰争一直從黃昏打到清晨。在長期不斷的交戰中,我軍的槍支彈藥供給逐漸不足,為了顧全大局、減少損失,李團長做出撤出戰鬥的決定。
但在組織撤退時李團長不幸遭遇槍彈襲擊,身負重傷,此時李團長便委任曾美一定将隊伍安全撤退,曾美立即冷靜下來,向軍隊宣布接下來暫聽他指揮。
在當時的環境中曾美并沒有手忙腳亂,他同樣也觀察了敵軍的戰況,敵軍的勢力也漸弱,也在慌忙地後撤。曾美便指令部隊上刺刀 ,居高臨下向敵人發起沖刺。
也在撤退的敵軍一時沒反應過來,本以為我軍會撤退,是以面對突如其來的猛烈攻勢敵軍措手不及,但由于他們的物資也已不足,除少數還在堅持,多數見況逃走,敵人全線崩潰。曾美也乘勝追擊最後大獲全勝。
在曾美的指揮下這場戰役反敗為勝并繳獲一批軍用物資,他也在這場戰争中一戰成名。
巧除拒降日軍
1943年,是抗戰的第六年,當時為了紀念抗戰第六年以及慶祝曾美在宏道鎮所取得的勝利,崞縣縣委決定在“七·七抗戰”紀念日當天在西頭村召開勝利會議。
西頭村位置比較特殊,據上莊偉軍據點和朱東社日據點都不遠,是以為了保證會議的順利召開和群衆安全,曾美在村中和村外都派人監督。
在會議召開期間,村東傳來了一聲槍聲,曾美立即冷靜下來,并派人前去觀察,同時也安撫群衆慌亂的情緒。
根據前去觀察的人員彙報,前來的僞軍并不多,已派出到村外巡邏的隊伍足以對抗。曾美也迅速判斷出這股敵人是從朱東社據點出來的,人數也不會多。曾美和當時的縣委不謀而合,決定消滅前來的敵人。
曾美後來就組織群衆有序安全地離開,并迅速做出了作戰方案,對敵人形成腹背夾擊之勢,打算将敵人一舉殲滅!
在布局好作戰方案之後便行動了起來,敵人也察覺到自己被包圍,開始向後撤退,此時曾美下令猛攻,敵人所剩無幾,隻剩下的十五名日軍和幾個僞軍躲到一孔窯洞裡企圖繼續頑抗。
但是部隊早已把洞穴包圍,由于洞穴内易守難攻,曾美為了減少部隊的傷亡,決定采取說服其投降的方式。
在通過翻譯給洞内的日軍傳達我軍的俘獲政策之後,日軍拒不投降,但其中的幾個僞軍投降了,剩餘的15名日軍還不斷向外開槍,态度十分惡劣。曾美考慮到如果強勢攻擊損害必然極大,但如果繼續耗下去,可能會等來援兵到時候損失會更大。
于是決定盡快結束戰鬥,便向縣委提議封住洞穴活埋日軍。活埋日軍的消息傳到了村裡,有很多村民自發地拿起工具前來。在曾美的指揮下,村民順着坡兩側攀上坡頂,随着一鏟一鏟的土落下,最後洞洞窯被封的嚴嚴實實,洞内的日軍也必将死亡。
也許會有人評論說這種方式太過殘忍,但回顧衆多的抗日戰争中日軍對我軍的俘虜從來都是更加殘忍,我軍先是和平勸解無效才會采取特殊的方式,而敵軍呢?對于我軍的俘虜從來都不會手軟。
小結:
回顧曾美同志八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不難發現其不僅具有極高的軍政素質,還有超強的運籌謀劃、軍事指揮和開展政治工作的能力。在思想上始終忠于黨、忠于人民、始終對革命前途充滿信心。在行動上不斷為共産主義事業奉獻自己、以身作則、清正廉潔始終诠釋着一個共産黨員的先進本色。
時光荏苒,距離抗戰勝利已經七十多年,那些慘烈的戰争已經與我們漸行漸遠,隻留下那些英雄事迹和值得我們學習的英雄精神。曾經那位下令活埋15名拒降日軍的曾美英雄,也已在2015年與我們永别,但他那為祖國奮鬥的一生 ,那崇高思想、高尚的品德和優秀的革命業績将永載史冊,後人将永遠會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