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模範督撫”李衛,為清廷做了很多功績,為何死後神像被乾隆燒毀

徐峥主演的電視劇《李衛當官》,讓我們知道雍正時期的一位好官,這個學識不高,靠着金錢當官的人,卻是雍正手下最得力的幹将,他雖然不是一品大員,但他所做的實事,則讓雍正也刮目相看。

一朝天子一朝臣,李衛到了乾隆時期,卻遭到了差別對待,最終郁郁而終,百姓為李衛建立的神像也被乾隆燒毀,那麼為何乾隆要如此針對李衛?

“模範督撫”李衛,為清廷做了很多功績,為何死後神像被乾隆燒毀

李衛當官

在古代,科舉是普通人唯一的出路,隻有通過科舉當官才能實作人生的逆襲,但科舉制度的難度,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克服的,如果拿現在的聯考來對比,那就是全國學子參加同一場考試,非天縱之才,很難得到名次。

李衛自然不屬于天縱之才,事實上,他連一個讀書人都算不上,勉強認識一些字,對曆史的了解全部來自于街邊的說書先生,像這樣的人,自然與科舉和當官兩不相幹,但李衛也遇到了自己的機遇。

在平三藩之後,收複台灣、征服噶爾丹等,不斷在對國庫進行消耗,這份消耗是賦稅所完全無法彌補的,為了填補這份消耗,清朝開設了最大的收入項目:賣官,普通人不管學識如何,隻要花錢就能當官。李衛就是抓住了這個機遇,成為了一名小官。

“模範督撫”李衛,為清廷做了很多功績,為何死後神像被乾隆燒毀

按照常理,這些人在當官之後會立刻搜刮平民,不但要收回自己當官的本錢,還要變本加厲地掙錢,但李衛不同,從當官的第一天開始,他就立志要做一個好官,恰巧雍正需要的,正是這種實幹的大臣。

李衛與雍正

雍正上位前,李衛就表現出了自己剛正不阿的一面,無論是怎樣的達官貴族,李衛都敢秉公執法。在他當官生涯的前期,與李衛發生沖突的達官貴族數不勝數,雖然當時的李衛并沒有得到升遷,但這一切全部都被雍正看在眼裡。

雍正元年,李衛被委派了一份十分尴尬的差事,管理雲南鹽運,鹽是國家重要的戰略物資,受到國家管控,但是因為裡面的巨大利潤,私鹽始終得不到有效的管理,不但影響到了國家的稅收,也影響到當地的治安。

“模範督撫”李衛,為清廷做了很多功績,為何死後神像被乾隆燒毀

這一次任命,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給了李衛一個爛攤子,同時也是對李衛的一次檢測,如果李衛能夠處理好,意味着李衛很有能力,也可以擔任更高的職位,如果李衛處理不好,當一個小官就是他最好的歸宿。

事實證明,李衛并沒有讓乾隆失望,沒過幾年,整個雲南地區的鹽運就回到了正軌,讓雍正對李衛刮目相看。随後,李衛的升遷之路變得非常平穩,憑借優秀的政績,李衛被雍正授予了“模範督撫”的名号,将他升為了直隸總督,堪稱一方大員。

在很多小說和野史當中,李衛與雍正的關系非常好,兩人在私下裡不以主仆相稱,而是以兄弟相稱,雍正甚至還對李衛的兒子表現出強烈的關懷,這在整個清朝的曆史上也絕無僅有。

“模範督撫”李衛,為清廷做了很多功績,為何死後神像被乾隆燒毀

雍正對李衛非常的關懷,甚至在雍正的彌留之際,他還對李衛做了非常妥善的安排,要知道在雍正臨終時,得到安排的除了李衛,都是張廷玉那樣的三朝元老,由此可見李衛在雍正心目中的地位,但雍正沒有想到,乾隆卻對他的任命反其道而行之。

乾隆與李衛

乾隆上位後,不但無視父親雍正的遺言,對于當初雍正重用的官員全部進行打壓,像李衛這種地方官員,自然打壓得更加厲害,乾隆三年,李衛便郁郁而終。

對于李衛的去世,乾隆表面上表示惋惜,對他加官進爵,予以厚葬,可這份表面功夫并沒有堅持多久。三年之後,乾隆收回了對李衛的所有賞賜,公開诋毀李衛不說,還燒毀了杭州百姓為李衛建造的神像,一代清官就這樣成為了乾隆口中的“無德于民”。

“模範督撫”李衛,為清廷做了很多功績,為何死後神像被乾隆燒毀

對于他的父親雍正,乾隆有無數個不滿意,而這種不滿意漸漸就變成了反對,乾隆幾乎會反對雍正的一切。從審美到做事方式,是以雍正當初重用的官員,乾隆無一例外地全部棄用,無論他多麼的有能力,再加上李衛本來就是靠着買官進入朝廷,自然會被乾隆所嫌棄。

李衛是在去世三年後,遭到了乾隆幾乎毀滅性的惡意,這一切主要源于乾隆的一次南巡。

在浙江地區,李衛的影響力甚至一度要超過雍正皇帝,李衛不僅在浙江地區打擊了大量的私鹽販賣商,還順便打擊了很多浙江地區的黑惡勢力,讓整個浙江地區的治安水準達到了頂峰。

“模範督撫”李衛,為清廷做了很多功績,為何死後神像被乾隆燒毀

除此之外,在擔任浙江總督期間,李衛對老百姓的關愛無微不至,海潮來襲,李衛在一線與平民共患難,還自己和朝廷争取補貼,多次為錢塘江修築堤壩,在當時,任何事都可以找李衛,他會盡可能的去解決。

李衛的這種表現,讓當地老白皙對李衛從信任,再到崇拜,最後百姓自發地為李衛建造神像,号稱湖山神,每日接受當地人的祭拜,俨然位列仙班。

乾隆到達浙江後,按道理需要對當地的神明進行祭拜,對此乾隆從未反駁,但當乾隆看到,他祭拜的神竟然是自己曾經的臣子,讓乾隆十分的生氣。

“模範督撫”李衛,為清廷做了很多功績,為何死後神像被乾隆燒毀

他顧不得什麼禮義廉恥,當場就将李衛的神像銷毀,并開始诋毀李衛,如果不是大量的史料記載了李衛的功績,一個優秀的大臣就會淹沒在曆史當中。

其實對于李衛,乾隆也曾有過公正的判斷,他明白李衛是一個好官,但種種原因之下,乾隆自然是不會重用李衛的,再加上有和珅這樣的優秀人才,李衛自然無法進入乾隆的法眼。

不過乾隆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兒子也走了自己的老路,在乾隆去世不過三天的時間裡,乾隆最信任的大臣和珅就被賜死,手段之殘暴,比乾隆更甚。可遺憾的是,在嘉慶的身邊,卻沒有人能夠接替和珅的位置,自此清朝開始漸漸地走向了低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