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000億,雷軍宣布向蘋果學習,其實華為才是小米的老師

一、導讀

12月30日訊,就手機領域而言,蘋果依靠全球領先的IOS系統和A系列晶片,成為了全球首個市值超3萬億美元的科技公司,雖然近幾年受到了三星、華為等品牌的技術沖擊,但依然無法阻擋蘋果擴張的步伐,不僅市場佔有率上升到全球第二,而且手機市場的利潤甚至提升到80%以上,為何蘋果iPhone如此受歡迎?除了系統和性能強大之外,iPhone遠超行業的工藝水準和全球領先的隐私安全,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1000億,雷軍宣布向蘋果學習,其實華為才是小米的老師

二、1000億,雷軍宣布向蘋果學習

如此強大的蘋果,自然成了衆多科技公司學習的對象,尤其是國産科技企業,很多都以蘋果創始人喬布斯為榜樣,深度學習蘋果的操作模式,比如号稱國民品牌的小米和有着國産蘋果之稱的魅族,最終小米以科技發燒為主題,粉絲參與系統定制、網際網路銷售為手段,從第一代小米開始,雷軍就被網友稱為“雷布斯”,最終憑借成本效益和資本投資在國産手機市場擊敗魅族,不僅站穩了腳跟,而且越做越大。

1000億,雷軍宣布向蘋果學習,其實華為才是小米的老師

如今的小米,随着華為手機受到西方限制,小米在手機出貨量上已經和蘋果并駕齊驅,為此雷軍甚至制定了三年超越蘋果和三星,拿下全球第一的目标,12月28日,小米新品釋出會上,雷軍宣布了兩大新計劃,一個是将在未來五年拿出1000億元,投入科技研發之中;另一個是雷軍正式宣布,小米手機将在未來對标蘋果,并向蘋果學習。對于釋出的新品小米12系列,雷軍從工藝水準到隐私安全,直接對标蘋果iPhone13,可見雷軍對這款小米12非常認可。

1000億,雷軍宣布向蘋果學習,其實華為才是小米的老師

三、雷軍到底從蘋果身上學習到了什麼?

從2010年小米成立開始,整整十一年時間,以蘋果喬布斯為學習榜樣的雷軍,到底從蘋果身上學習到了什麼呢?筆者認為隻有數量卻沒有品質,簡單來說,小米通過十一年時間,僅僅在産品數量和種類上追平了蘋果,在産品品質和産品核心技術方面,與蘋果差距依然巨大。首先,在産品數量和種類方面,小米手機、小米平闆、小米手表手環等,得益于華為市場受限,小米終于在産品銷量上趕上了蘋果。

1000億,雷軍宣布向蘋果學習,其實華為才是小米的老師

其次,在産品品質和産品核心技術方面,小米根本沒有多少能拿得出手的産品,除了系統優化方面值得市場認可外,其他核心技術方面,幾乎都來自供應鍊,我們從前不久公布的國産半導體百強就可見一二,國内非常出名的小米、聯想、oppo、vivo等科技巨頭根本就沒有進入該榜單,要知道該榜單的入門門檻僅僅3億元營收而已,也就是說小米這十一年時間裡,對核心科技尤其是半導體領域的研發投入并不大。

1000億,雷軍宣布向蘋果學習,其實華為才是小米的老師

四、華為才是小米的老師,四大領域一目了然

小米要想追上并超越蘋果,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畢竟蘋果品牌全球隻有一個,要說國産科技企業中,誰最有機會超越蘋果,筆者認為華為最有可能,如今的華為,不僅學習到了蘋果的精髓,擁有自研的鴻蒙系統和海思晶片,而且還在通訊領域獨占鳌頭,引領未來十年的5G時代,即便蘋果、三星、高通等科技巨頭,也要向華為支付5G專利費,不僅如此,華為還在物聯網、智能汽車、雲計算、鲲鵬伺服器、昇騰人工智能等領域站住腳跟,這些都遠遠領先蘋果,是以筆者才會認為,華為實際上才是小米的老師。

1000億,雷軍宣布向蘋果學習,其實華為才是小米的老師

從小米的業務布局來看,至少在四大領域,不僅跟随華為,而且還向華為學習,第一,智能手機領域,小米的雙品牌戰略,打造高端品牌,主攻手機相機技術等,幾乎所有國産手機品牌都受到了華為的影響;第二,智能汽車領域,小米也跟随華為之後,花費100多億元成立了兩家汽車公司,而華為首款智能汽車已經在今年上市銷售;第三,物聯網領域,小米也在華為鴻蒙之後,推出了物聯網系統vela;第四,半導體領域,華為海思受到限制之後,小米終于開始了自研晶片之路,今年已經推出了兩款小晶片,影像晶片澎湃C1以及充電晶片澎湃P1。

1000億,雷軍宣布向蘋果學習,其實華為才是小米的老師

五、結語

不管是學習蘋果還是華為,小米與它們的差距都非常大,即便雷軍宣布未來五年投入1000億元的研發費用,核心技術的差距也不是短時間可以追上的,況且華為和蘋果每年的研發費用比小米還高得多,比如華為去年的研發投入就高達1419億元,遠遠高于小米五年研發投入,而蘋果也不低,去年的研發投入也高達1200億元,是以小米的科技研發之路依然漫長。

好了,1000億,雷軍宣布向蘋果學習,其實華為才是小米的老師,你怎麼看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