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戴笠之死是意外還是謀殺?一把飛機失事現場找到的古劍給出了答案

據說戴笠一生最忌諱的數字是“13”,但戴笠飛機失事摔死那天,有一連串的“13”,出事時間是13時13分,機上共有13人。戴笠,字雨農,在濃霧大雨天,撞死于戴山。

戴笠撞死之後,他的心腹,軍統局總務處少将處長沈醉召集當地的縣長、保甲長開會,追查是否有人在飛機失事後私撿了散落的珍貴物品。

戴笠之死是意外還是謀殺?一把飛機失事現場找到的古劍給出了答案

經過一番威逼利誘,還真搜查出兩件寶物,一件一尺多高的宋代羊脂玉白九龍杯和一柄古劍。且說那柄古劍盡管已經被烈火焚燒,劍鞘和劍柄都毀了,但劍體依然寒光閃閃,鋒利無比。

事後證明,正是這把古劍鎖定了戴笠被害的真兇,由此看來在這件事上沈醉是有功勞的。

那我們就從這把劍開始說起吧。

劍的第一個主人是乾隆皇帝。這柄劍長5尺,長長的劍柄上雕9條紫金龍,象征“九九歸一”的至尊皇位。劍體寒光四射,不鏽不污,鋒利無比,據說能吹毛斷發,削鐵如泥。劍鞘用鲨魚皮制作,嵌滿紅藍寶石及金剛鑽。乾隆十八年春,新疆愛烏罕、馬達克山、霍罕、哈薩克各部派使節來京入朝時,獻給乾隆皇帝的寶物。

據說乾隆皇帝在龍位上配上此劍,頓時滿殿生輝,華光耀眼,滿朝文武莫不稱善。乾隆皇帝非常高興,特以“龍泉”來命名此劍。從此,乾隆對此劍愛不釋手,朝夕相伴,臨駕崩前還讓人将此劍陪葬,想與它永不分離。

不幸的是,這把劍在地下陪了乾隆129年(1799-1928)後,連同無數金銀财寶一起被軍閥孫殿英挖了出來,同時被挖的還有慈禧太後的無數珍貴陪葬品。就這樣,這把劍到了第二個主人——孫殿英手裡。

戴笠之死是意外還是謀殺?一把飛機失事現場找到的古劍給出了答案

30年代初,孫殿英奉命進軍甯夏,結果被“五馬”之一的馬鴻逵打敗,何應欽趁機免去了他的職務,孫殿英隻好閑居山西太原晉祠。“七七事變”後,孫殿英瞅到機會,東山再起。

他從北平29軍軍長宋哲元那裡弄到500支槍,接着從北平一路往南收容遊兵散勇,到石家莊時竟然收容了2000多人槍,有了一點的實力。孫殿英覺得光有這點實力還不行,他需要一個冠冕堂皇的名頭,才能進一步招兵買馬,擴充實力。有了實力才可以待價而沽,進可以與日軍一決雌雄,退可以與八路軍一較高下。

孫殿英的人生哲學是:騎馬要騎得巧,耍人要耍得好,撒錢要撒得呱呱叫。想辦事,拿錢開路,他的錢财自然來自于慈禧和乾隆。

1937年8月,孫殿英帶着大量價值連城的稀世之寶來到南京。因為戴笠是蔣介石身邊的紅人,他便找到戴笠,托戴笠給蔣介石、宋美齡、何應欽、宋子文等人送去寶貝。寶物中最名貴的是一顆從慈禧嘴裡掏出來的夜明珠,那珠分開是兩塊,透明無光,合攏是一個圓珠,則透出一道綠色寒光,夜間百步之内可照見頭發。這件寶物由戴笠轉送蔣夫人宋美齡,其餘寶物托戴笠分别轉送。

在點交完需轉送的寶物之後,孫殿英向戴笠道出了他的那柄“龍泉”寶劍。在介紹完劍的來龍去脈之後,孫殿英說這次行事匆忙,沒有帶來,下次一定奉上,請戴先生轉交蔣委員長或何應欽部長,一切由戴先生裁定。戴笠聽後,對此劍已是垂涎三尺,當即滿面笑容地應下此事。

孫殿英靠着“撒錢撒得呱呱叫”,在戴笠的引薦下,他順利地從蔣介石那裡謀了個“晉察遊擊司令”的頭銜。事情即成,他對戴笠自是感激不盡,但這隻是表面上的。他心裡清楚,帶着從東陵盜來的那些奇珍異寶,即便是沒有戴笠引薦,他同樣也可以謀個司令的頭銜,“錢能通神”嘛!

1939年1月,蔣介石将孫殿英部改編成新編第五軍,孫殿英任軍長。實際上蔣介石對這個他賣的“司令”是不放心的,因為他太了解孫殿英了。

孫殿英是個典型的以個人利益為中心的唯我主義者,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精緻利己主義者”。他拉部隊根本無所謂革命與反革命,進步與落後,誰對自己有利就為誰服務。

為防止孫殿英投共降日,蔣介石在孫殿英部整編後就讓戴笠加強對新五軍的控制,并讓他親自去安排。戴笠來到新五軍,除了完成蔣介石傳遞的差事,他還有一件心心念念的事——那柄“龍泉”寶劍。

孫、戴兩人在新五軍駐地河南林縣見面後,又是拈香拜把,又是校閱部隊。孫殿英就是不提寶劍那茬事,戴笠按捺不住,挑起東陵寶物的話題,孫殿英“一點就通”,馬上交出南京許諾的“龍泉寶劍”。

戴笠得劍後,細細把玩,确實是平生未見之稀世珍寶。一時心花怒放,喜笑顔開。孫殿英看在眼裡,就對戴笠說:“還請雨農老弟代為轉獻,在委員長面前多多美言。”戴笠的兩隻眼睛都沒舍得離開手中的劍,随口說道:“好說好說。”

因為他還要繼續往中原各部隊視察,怕帶着這把劍過于招搖,唯恐有什麼閃失。于是親自交待陝壩工作組組長大特務馬漢三,要他等陸路“保險”時将此劍帶交何應欽,再由他本人親自轉獻蔣介石。

戴笠之死是意外還是謀殺?一把飛機失事現場找到的古劍給出了答案

馬漢三

就這樣,這把劍到了第三位主人——馬漢三手裡。馬漢三,早年加入馮玉祥的西北軍,後投靠蔣介石,加入軍統組織。他原是軍統北平區張家口察綏站站長,剛被戴笠調任現職,專門負責内蒙古一帶的特工活動,并對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傅作義進行監視控制,防止其通共聯共。

當馬漢三接到這柄寶劍時,也被這稀世之寶震撼了,這個本就貪婪無比的大特務,也開始心動了。馬漢三拿到這把劍他既舍不得輕易把到手的異寶送到重慶,又擔心躲不過戴笠的嚴厲打擊。在這種忐忑中,他最終沒有抵擋住寶物的誘惑,決定暫不上交,靜觀時局變化。

恰逢日軍長驅直入,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大片國土淪喪。他覺得如果民族不保,軍統自然不複存在,這柄寶劍自然可以終身受用。萬一戴笠追問,随便找個理由然後再上交也不遲。

有人可能會有疑問,這寶劍是誰的啊,是戴笠的,是蔣介石的,馬漢三一個特務也敢打這寶貝的主意?實際上,當時的國民黨從上到下貪腐成風,連蔣介石都在賣官鬻爵,能不上行下效嗎?再說了,色膽都能包天,貪膽不也一樣。

戴笠巡視一圈傳回重慶後,未見馬漢三将劍送來,他并未急着追問。一來他覺得時局動蕩,路途遙遠,耽誤些時日也屬正常,再說他也并沒打算把這劍真的獻給蔣介石,是以他并不太着急。

就在戴笠遲疑疏忽之間,龍泉寶劍又到了第四個人手裡。這個人就是日本特務機關的大特務田中隆吉。

田中隆吉

1940年初,馬漢三以商人身份在張家口一帶活動時,誤入日本特務機關開設的“大隆洋行”。這“大隆洋行”用現在的話說,實際上就是日本人開設的集黃、賭、毒于一體的娛樂場所。馬漢三在此揮金如土、生活糜爛,這就引起了“大隆洋行”背景老闆田中隆吉的注意。田中隆吉是日本的老牌特務,20年代開始就在中國活動,策劃實施了一系列陰謀事件。

田中隆吉很快搞清了馬漢三的身份,馬上讓日本駐張家口特務機關長田中新一将馬漢三逮捕審訊。大凡貪财好色之人無不貪生怕死,馬漢三一看落入殺人不眨眼的日本特務機關手裡,知道情況不妙。為了活命,他投敵變節,并答應獻出龍泉寶劍,以求保命。

果然,田中隆吉得劍後,異常欣喜,不但沒有殺馬漢三,還把他放了,要求他暗中為日本特務機關做事。

之後不久,田中隆吉被日本東京大學營派充為日軍山西派遣軍少将參謀長。1940年12月,八路軍在百團大戰中獲勝,日軍失利,損失慘重。田中隆吉因指揮失誤而被調回國。回國前,自知平時因太過飛揚跋扈,得罪不少人,回國後可能結果不妙。于是在回國前他路經北平時找到川島芳子,将龍泉寶劍交給川島芳子妥善保管,以防回國後被迫上繳。

戴笠之死是意外還是謀殺?一把飛機失事現場找到的古劍給出了答案

川島芳子

早在20年代末期,田中隆吉任上海特務機關長期間,川島芳子就是他的下屬,那時候他們就雙宿雙飛,狼狽為奸,關系頗為深厚。

就這樣,龍泉寶劍又到了第五個主人手裡。

馬漢三被田中隆吉釋放後,對人隐瞞了這段黑曆史,是以他仍然能當他的陝壩工作組組長。

不久,戴笠因見馬漢三許久沒有送劍的動靜,就去電詢問。馬漢三看到電報心驚膽戰,苦覓對策無果。于是硬着頭皮給戴笠回電,謊稱是以劍珍貴,現時局風雲變幻,為了確定安全,古劍仍留在孫殿英處并未取走,容日後再做計議。

戴笠當然不死心,又去電孫殿英處詢問,孫殿英見戴笠又在問古劍的事,不知戴笠葫蘆裡買的什麼藥。而他恰好正在暗中和日本人接洽投降的事,心想一旦投了日本就和蔣介石、和戴笠沒有半毛錢關系,于是不再搭理戴笠。戴笠見孫殿英久未回電,懷疑孫殿英一時反悔,也不好再繼續追問。不久,孫殿英公開投敵,讨劍一事自然也就無從談起。

這事兒還真讓馬漢三給糊弄了過去,僥幸躲過一劫。

再後來,這個馬漢三居然步步高升,先後由陝壩工作組組長調任軍統蘭州站站長兼第八戰區調查室主任、甯夏緝私處處長、軍統局本部布置處處長等職。盡管官越升越高,但是他那塊“寶劍”的心病卻讓他時常噩夢。

于是他派出心腹調查田中隆吉歸國前都和什麼人接觸,最終他搞清了田中隆吉和川島芳子關系不一般,而川島芳子就住在北平。抗戰勝利後,他通過毛人鳳向戴笠活動,被任命為軍統北平辦事處主任兼平津地區肅奸委員會主任委員、北平行營軍警督查處處長。

馬漢三到北平後,第一件大事就是搶在肅奸行動開始之前,于1945年10月11日親自帶人将川島芳子逮捕。然後開始在川島芳子東四牌樓九條胡同34号的住處挖地三尺地搜查,最終用了整整兩個小時,終于在房後的地窖内找到了那把寶劍。

寶劍失而複得,馬漢三卻沒有能松口氣。因為,日本投降後,孫殿英又投靠了蔣介石,戴笠和孫殿英早晚要見面,這事遲早要穿幫。作為一個在軍統多年的大特務,他沒有打算坐以待斃,而是牙一咬,心一橫,決定如果形勢危急,就铤而走險,拼死一搏。

抗戰勝利後,為了加強東北的特務活動,戴笠于1945年3月初來到北平。在北平期間,他提審了川島芳子。因為川島芳子長期在華北地區活動,對蒙古方面的情況也比較熟悉,戴笠想從川島芳子這邊搞到一些有用情報。

當川島芳子知道坐在自己對面的這個黝黑馬臉、氣度不凡的人就是鼎鼎大名的戴笠時,她頓時來了精神。她不僅說出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關于共産黨的情況,還主動說了一個讓戴笠震驚的秘密。

戴笠之死是意外還是謀殺?一把飛機失事現場找到的古劍給出了答案

川島芳子告發,馬漢三在抗戰期間曾經叛變投日。在逮捕她的時候,還從他家裡搜走了一柄田中隆吉留下的九龍寶劍。川島芳子在說這柄寶劍時,隻是想佐證一下馬漢三确實叛變過,還用寶劍換了命,她哪裡知道這柄寶劍和戴笠的淵源。

戴笠一聽九龍寶劍,為之一震,就讓川島芳子詳細說了那柄劍的情況,川島芳子的描述跟孫殿英的那柄劍特征完全吻合,多年來萦繞在他心頭的疑團終于解開了。

當戴笠搞清楚自己朝思暮想的那柄九龍寶劍還在馬漢三處,而馬漢三竟然還是已經出賣國家的叛徒,恨不得啖其肉、飲其血,以解心頭之恨。但冷靜下來的戴笠覺得還是不宜魯莽行事。一來他覺得馬漢三之是以敢這樣做,必然已經想好了後路,撕破臉皮反而會讓他狗急跳牆,來個魚死網破;二來如果要辦他就必須要上報蔣介石,到時候九龍寶劍的事就會藏不住,他還沒打算把這把劍真獻給蔣介石。

于是,戴笠和自己的心腹軍統局秘書兼局本部人事處處長龔仙舫商議對策。最後決定,還是先拿回寶劍,其他的一概不提。一方面如果此劍即彼劍,就可以確定證據确鑿,知悉馬漢三真面目;另一方面戴笠實在是太想要這把劍了,他怕像上次一樣,夜長夢多。

當龔仙舫來找馬漢三提到寶劍一事,馬漢三就知道事情敗露了。大特務馬漢三是有膽量的,事已至此,他決定向“無人能敵”的老闆做一次較量,絕不引頸待割。他見龔仙舫僅僅提及寶劍,立即裝得很“識相”,馬上交出了寶劍,然後編了一套謊言,說他如何如何不顧生死保住了寶劍。戴笠和龔仙舫自然不會相信他的鬼話,這也隻能使他自己的破綻更大,也更加坐實了他“吞劍”、叛變的事實。

就這樣,龍泉寶劍第六次易手,終于到了戴笠手裡。

俗話講:“聰明過頭就是愚蠢”。但馬漢三這一着看似笨拙的險棋卻麻痹了戴笠,也給戴笠帶來了滅頂之災。

當然像鬼一樣精明的戴笠之是以沒有立即動馬漢三,而是他當時确實無暇顧及。1946年3月初,戴笠正面對的有這麼幾個大事。第一,他離開重慶前蔣介石就要求他3月中旬前趕回重慶,主持慶祝于3月18日召開的戰後第一次“四一”大會;第二,胡蝶已經在上海等他,戴笠要去幫她辦理跟前夫潘有聲離婚的手續,他準備正式和胡蝶結婚;第三,他還急于赴青島與美海軍第七艦隊司令柯克會晤,進一步洽談美國海軍援助中國的艦艇問題;第四,趕回重慶,參加新八人小組會議,對付黃埔系“三大哥”宣鐵吾、李士珍、黃珍吾的“端鍋”行動。

戴笠之死是意外還是謀殺?一把飛機失事現場找到的古劍給出了答案

胡蝶

更為重要的還是他還不想這麼早把寶劍的事抖出來。

馬漢三感覺他第一步已經蒙混過去,于是開始了第二步棋,他把自己在肅奸過程中從漢奸家裡搜刮各種文物古董、金銀财物、名人字畫裝了整整10大箱,親自送到戴笠居住的弓弦胡同什錦花園。戴笠含笑照收,在戴笠看來,馬漢三這樣做無非是想以這樣的方式“贖罪”和“堵嘴”,但他這樣做不正承認了自己犯下了大罪,又暴露了自己利用肅奸大貪特貪嗎?

戴笠也是太過自信了。他這樣想馬漢三,讓他再次犯下緻命錯誤。他還特意安排給馬漢三透露了一個消息,他下一步将重用馬漢三。他以為這樣就可以暫時穩住馬漢三。

馬漢三兩步棋得手,留給他的機會已經不多了。他找來心腹秘書劉玉珠準備實施第三步計劃。劉玉珠是馬漢三集團的最核心成員,馬漢三所有A錢索賄行為都由劉玉珠一手經辦,二人簡直就是一根繩上的螞蚱。

他們設法打聽到下一步戴笠将先赴天津,再去青島,然後到上海的大緻行程安排。馬漢三讓劉玉珠馬上趕到青島,提前安排部署,完成行動準備。為便于展開行動,馬漢三給了劉玉珠一個軍統局華北督導員的特殊身份。

3月13日,戴笠到天津,馬漢三陪同。到天津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整饬軍統特務中利用肅奸進行A錢腐化的問題;另一個是處理國民黨第九十四軍副軍長楊文泉在天津違規納妾一事。

戴笠本拟3月14日即飛青島,但是九十四軍的軍長牟廷芳、天津市市長張廷谔等人給楊文泉說情,再三挽留表達心意。于是戴笠就又延了一天,準備15日出發。

但在15日這天恰好軍統東北辦事處處長文強從東北發來急電,說是東北保安司令杜聿明在北平白塔寺中和醫院動左腎手術。為了讓杜聿明支援軍統在東北開展工作,建議戴笠去醫院探視一下。為此,戴笠又于3月15日晚隻帶秘書和警衛飛赴北平去醫院探視了一下杜聿明。

3月16日,戴笠又由北平傳回天津,帶上在天津等待的其他随員,飛赴青島,馬漢三等人在機場送行。

戴笠從天津起飛前,分别向軍統上海辦事處和重慶局本部發了兩份電報。發給上海的電報,要求軍統上海辦事處參謀長李崇詩于3月17日下午2時到上海龍華機場接他;發給重慶的電報,是要毛人鳳向蔣介石報告他的行程,并說他将于近日從上海返重慶,向蔣介石報告此行情況。

當日戴笠一行到達青島,軍統青島辦事處主任梁若節在滄口機場迎接,一見面他就向戴笠報告,柯克已于今日早上從青島飛上海,準備從上海乘機回國,并約定與戴笠在上海見面。

戴笠決定在青島休息一晚後,第二天上午飛上海。并要求所有随員下飛機,但行李、物品,包括馬漢三送給他的那10大箱禮物均不下機,由梁若節派人在機場看守。

3月17日上午,滄口機場聯系上海龍華機場了解天氣情況,上海龍華機場方面說,目前天氣晴好,下午可能有雨。當時,戴笠乘坐的這架DC47型222号專機,是美國提供的導航裝置,非常完善可靠,可以全天候飛行,可以說是40年代世界一流運輸機,相當安全可靠。

戴笠了解了天氣情況後,17日上午9時許決定,專機11時起飛,并告訴飛行員多加油料(達800加侖)。戴笠考慮,如果上海龍華機場天氣惡劣無法降落,就轉降南京機場,或者直飛重慶。

戴笠的起飛時間一确定,有一個人忙碌了起來,這人就是前兩天受馬漢三派遣,在青島秘密守候戴笠的劉玉珠。

劉玉珠到達青島後,以軍統局華北督導員的特殊身份,暗中與青島滄口機場的航空檢查人員和軍統青島辦事處的有關方面混得很熟。

以戴笠之狡猾,通常情況下他是不會輕易透露自己的行蹤的,經常臨時改變行動時間和路線,使手下人措手不及。但是,他畢竟不是一個人獨來獨往,帶着專機,帶着一幫随從,機場方面肯定要提前安排。這就給劉玉珠掌握情況提供了條件,他以自己的特殊身份,加上從北平帶來的大把鈔票,及時掌握了戴笠專機的起飛時間。俗話說:“錢能通神”,更何況還都是自己人之間呢。

戴笠之死是意外還是謀殺?一把飛機失事現場找到的古劍給出了答案

劉玉珠開始實施暗殺計劃,他于10時左右驅車到達機場,向警衛222号專機的特務提出登機檢查安全狀況,以確定飛機安全。以劉玉珠的軍統華北督導員身份,順利登機。在飛機上,他利用馬漢三給他事先準備好的鑰匙,打開其中一個禮品箱,放入經過僞裝的高爆定時炸彈。并将時間調整為13時13分起爆,這個時間恰好是飛機到達上海龍華機場上空的時間,這樣可以造成飛機在降落時失事的假象。

但是,上午11時已過,戴笠并沒有登機。他因為接見山東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王洪九等人,将出發時間一推再推。這一突然的變故使在暗中觀察的劉玉珠心驚肉跳,心急如焚,他搞不清戴笠到底葫蘆裡賣得什麼藥。心想如果戴笠一再推遲,定時炸彈在飛機沒起飛就提前爆炸,那他和馬漢三将死無葬身之地。

就在劉玉珠驚慌失措、六神無主之時,11時45分,戴笠終于登機,下令起飛。此時,一臉蠟黃色的劉玉珠癱坐在地,等他回過神來,匆匆趕回北平向馬漢三複命。

222号專機從青島起飛後,就遇到大霧。沒飛多久,經飛行員與龍華機場聯系,說是上海此時正大雨如注,天氣惡劣,飛機不能降落。于是戴笠決定直飛南京。飛機到達江淮地區後,也一樣在下大雨,雲層很低,能見度很差,飛機偏離了航線。

大約13時06分,飛機到達南京上空。13時13分,當飛機抵達南京郊縣江甯闆橋鎮上空時,劉玉珠設定的定時炸彈準時起爆,飛機失控,一頭栽向闆橋鎮以南一座不足200米的小土山——戴山的半山腰上。由于飛機上油料充足,墜毀後,飛機燃起的熊熊大火,足足燃燒了兩個多小時。機上的行李、物品,包括10箱禮品均被燃燒殆盡。機上13人無一生存。

這13人分别是:戴笠,國民黨軍委會調查統計局局長,陸軍少将領中将銜;龔仙舫,軍統局秘書兼局本部人事處長;徐焱,副官;馬佩衡,英文秘書;黃柏順,戴笠保釋的漢奸,戴笠本想用他到上海籌備軍統北洋保商銀行;曹紀華,衛士;何啟義,衛士;馮振忠,上尉飛行員,正飛機師;張遠仁,中尉飛行員,副飛機師;熊沖,少尉飛行員;李齊,通訊員;李開慈,機工長。

大火熄滅後,聽到動靜的附近居民一哄而至,翻搶機上散落的物品。當兩天後的19日上午,得到消息的軍統局大特務李人士帶着陸總調查室和軍統南京辦事處的特務冒雨趕到現場時,衆人看到現場的慘狀都驚呆了,隻見飛機殘骸成圓形散落在半山腰的泥濘中,被群眾翻攪過的燒焦人體殘骸、殘肢與飛機殘骸、泥水恐怖地與夾雜在一起,現狀慘不忍睹。

特務們将燒成黑碳棒的屍體集中在一起時,已經分不出誰是誰了。最終聞訊趕來的跟随戴笠10多年的副官賈金南(這次因故未随同,躲過一劫),通過戴笠左邊臼齒上下鑲的6顆金牙确定了戴笠的屍身(右手和小腿均已缺失)。

北平的馬漢三自16日在天津送走戴笠回北平後,幾乎是在驚慌、恐懼和焦慮中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他不敢想象戴笠這個無與倫比的暗殺大師會這樣死在自己手裡。當17日下午上海方面發出查詢戴笠失蹤座機的電報後,馬漢三仍不敢相信計劃已經成功,而随着事件的進一步發展,他意識到他成功了,一個無比強大的對手,終于被他幹翻在地,他極度不安又極度狂喜。

1946年3月21日,國民黨《中央日報》及其他媒體,刊登了戴笠222号專機在南京江甯縣上空因遇大雨,飛機撞山失事,戴笠及機上人員全部遇難的消息。戴笠死因就此定論,國民黨上下和軍統内外,基本都接受了這一結論,一場驚天陰謀就此被暫時掩蓋過去。

1947年3月17日,戴笠死後一周年,蔣介石在南京靈谷寺附近親自為戴笠選了一塊“風水寶地”,一代“魔王”就安葬于此。

戴笠之死是意外還是謀殺?一把飛機失事現場找到的古劍給出了答案

戴笠死後,軍統内争權奪利的鬥争大戲随之開演。毛人鳳、鄭介民、唐縱紛紛拉攏自己的集團,開始為搶奪戴笠留下的地盤和财物而争鬥。

1947年,在蔣介石授意下,軍統改組為國防部保密局,鄭介民任局長。

這時北平的馬漢三認為戴笠已死,他的陰謀天衣無縫,言語之間也不再處處設防,開始漸次張狂。

鄭介民掌權後,馬漢三認為毛人鳳已失去利用價值,逐漸疏毛人鳳,徹底倒向鄭介民。毛人鳳在感覺到馬漢三當初為了靠近戴笠,對他百般巴結,現在戴笠一死,又疏遠搪塞他,心中非常惱火。毛人鳳原本還等着馬漢三在北平肅奸時在漢奸那裡搜刮的财寶能夠孝敬他一些,現在一看馬漢三這個樣子,恨得牙癢。

戴笠之死是意外還是謀殺?一把飛機失事現場找到的古劍給出了答案

毛人鳳

1947年12月,毛人鳳運用手段将鄭介民擠走,自己上了保密局局長寶座,毛人鳳掌權之後決定給馬漢三顔色看。此時戴笠死前布的一個棋子開始發揮重要作用。這個棋子就是戴笠在當初任命馬漢三為北平軍統北平辦事處主任的同時,任命心腹王蒲臣為華北總督察,王蒲臣的主要任務就是監控馬漢三的貪腐和不軌行為。幾年下來,王蒲臣将馬派集團的貪腐内幕搞得清清楚楚,并報告了毛人鳳。

但是,單憑馬漢三的貪腐行為,還不能置馬漢三于死地。正在這個節骨眼上。1948年3月29日,國民黨于南京召開第一屆國民大會,主要議程就是選舉總統、副總統。總統一職沒有懸念,蔣介石囊中之物。副總統一職蔣介石授意孫科(孫中山之子)當選,豈料桂系大佬李宗仁出來力争。蔣介石極為不爽,他下令動員各方面力量,全力支援孫科。并給毛人鳳下令,除保密局要全體投孫科的票以外,還要利用特工手段為孫科拉票。

馬漢三當時是負責北平選舉工作的民政局局長,又是河北省“國大代表”。他在面上複電毛人鳳擁護“總裁”訓示,但是暗地裡卻為李宗仁排除孫科這個障礙支了一個狠招。

原來,孫科在當立法院院長時曾經和川島芳子有過一段醜聞。馬漢三讓李宗仁以懲治漢奸為借口,揭發孫科那段醜事。果然,馬漢三的這一招非常厲害,川島芳子在戴笠生前是保下的,準備利用他在内蒙古地區開展對付共産黨的活動。不料被馬漢三這一狠招一弄,川島芳子于國民大會前4天被槍決。

而孫科也因為這一醜聞徹底喪失了和李宗仁競争的資本,最終盡管有蔣介石的大力支援,孫科還是敗選。

據說,蔣介石在4月29日聽到競選結果時,一腳踢翻了收音機,坐上汽車,在中山陵、官邸、湯山之間發瘋似地來回狂駛,受刺激之深可見一斑。

恰在此時,王蒲臣在北平搜集到了馬漢三暗中幫助李宗仁的情報密送毛人鳳。毛人鳳知道,時機到了,馬漢三這次必死無疑。于是他把馬漢三A錢漢奸财産、組織小集團背叛領袖、投靠桂系等罪行,一起報送蔣介石,并簽請将馬漢三、劉玉珠一并逮捕,處以極刑。

蔣介石還是慎重的,他覺得馬漢三畢竟是北平民政局長,而且是“國大代表”,馬漢三支援李宗仁選舉的“罪名”畢竟上不了台面,如果以A錢群組織小集團的罪名殺他難免給人口實。于是,隻允許先行扣押。

毛人鳳得令,當即于6月30日親赴北平将馬漢三、劉玉珠秘密逮捕。并抄了他們的家,搜出黃金、珍珠及其他奇珍異玩不計其數,其估值市價約7000億元。

毛人鳳于7月6日将馬漢三等人用專機秘密押回南京,派保密局著名辦案專家、局本部司法處處長李希成到北平全面清查馬漢三的問題。李希成從馬漢三急于除掉川島芳子和清理戴笠的遺産,以及飛機失事時的遺物入手,很快發現那柄古劍的不同尋常之處,并順着古劍查下去,一步一步地将馬漢三私藏寶劍。投敵叛變、暗殺戴笠的彌天大罪清理出來。

當蔣介石聞報後,大驚失色。但考慮到戴笠死因已經向外界公布,再披露如此重大案情對國民黨、對軍統組織的政治聲譽都會産生嚴重損害。由此,蔣決定将此案保密,對馬漢三、劉玉珠以A錢漢奸财産罪槍決。

1948年9月27日,戴笠死後兩年半,馬漢三、劉玉珠在保密局南京甯海路看守所内被秘密處死。

這一曆史巨案被蔣介石出于曆史需要而掩蓋,并用重重的鐵幕将其塵封,使戴笠之死成為了謎案。而今,越來越多當初參與其中之人的回憶不斷披露,抽絲剝繭之後這一謎案逐漸浮出真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