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别再沉浸“點贊”而回避焦慮

别再沉浸“點贊”而回避焦慮

——本文系紅網第七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

近日,一位部落客“别太在意朋友圈他人的點贊”的言論獲得了廣泛網友的共鳴,不少人都陷入過朋友圈沒人點贊的焦慮裡,而且很羨慕那些獲贊多的朋友。的确别人的在意與關注令我們感到舒适,不知不覺沉浸其中,但這真的能消除焦慮感嗎?很遺憾,并不能。

網絡世界漸漸成了這個時代新的社交場所,無論是網絡遊戲還是各種社交媒體都為我們提供了扮演自我的舞台,還給我們提供了“第二人生”的空間。在 “我分享,故我在”的網絡世界,人們一邊在社交網絡上吐露自己的真實心聲,一邊塑造和展示一個理想化的自己。

在釋出朋友圈時,你會不會苦惱于應該展示自己在生活中的哪些事?你會不會在發表動态之前會再三斟酌,在貼出圖檔之前會仔細裁剪、修飾?在這個過程中,“真實的自我”早已偏離了原本的形象。有時候,維持“理想的自我”令人精疲力竭,并且容易讓人産生焦慮。

另一種焦慮來源于現實與網絡的雙重生活,使我們更容易與現實中的小夥伴“分開”,獨自呆在隻屬于個人的網絡“烏托邦”,不知不覺間疏遠了朋友與親人。各種社交APP把我們與現實生活中的朋友互相變成了“粉絲”,我們每天刷着朋友圈,互相展示加了濾鏡照片、精心編輯的狀态,然後再盡一點“點贊之誼”。

盡管活躍在社交媒體時我們感覺良好,但離開網絡之後,我們仍不能避免現實中因為缺乏與人交流而産生的空虛感。過度在意網上的朋友圈子會侵占我們現實生活,讓我們喪失了真正與朋友相處的寶貴時間,失去了自我反思、聆聽自己心聲的機會。

朋友圈的“點贊”,取代不了真實自我的肯定與面對面交流所産生的火花,也缺乏一絲“溫度”。是以,别再用熱鬧的“點贊”來欺騙自己,放下手機,多與家人和朋友相聚才更有意義。

文圖 鄭順順(重慶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