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八一廠山東選角演《苦菜花》,看了一圈,導演:演田嫂的演員呢?

八一廠山東選角演《苦菜花》,看了一圈,導演:演田嫂的演員呢?

楊雅琴

“楊雅琴是真的很漂亮。”

漂亮,敬業、認真、刻苦,是許多與其工作過的同僚形容楊雅琴最多的詞彙。

富有年代感的照片隻能原樣還原七分貌、三分神,我們遺憾,在現有的資料中,難以尋得曾經那個女子全部的過往。

60年,相較恒河沙數的鬥轉星移,滄海桑田般的物種消亡,甚至比起中華民族的5000年文明史,都算不得什麼。

但是,若說起科技進步的日新月異,社會發展的一日千裡,一個女人53年的生命旅途,60年,太長了。

60年前的楊雅琴,第一次出現在《地雷戰》簡陋的電影幕布上。

八一廠山東選角演《苦菜花》,看了一圈,導演:演田嫂的演員呢?

右楊雅琴

那時的她不過19歲,不過是濟南軍區前衛話劇團一名不起眼的服裝管理者。

楊雅琴不會知道,在不久的将來,她會成為無數人心目中的偶像,她的照片剪影,會四處張貼在還不甚寬闊的大街小巷中。

命運像個淘氣的孩子,大多數人都經曆過,與希冀截然相反的大氣饋贈,豐富且讓人哭笑不得。

性格内斂的楊雅琴或許會有疑問,向來悲慘的命運怎會給予她這樣的選擇。

八一廠山東選角演《苦菜花》,看了一圈,導演:演田嫂的演員呢?

楊雅琴生活照

1944年出生的楊雅琴是楊家最小的女兒,新中國成立那年,她不過5歲。

這讓楊雅琴不了解,就在幾年前,她的父母兄姐還需要小心翼翼地活在一個随時可能喪命的年代裡。

活着,隻不過是他們最基礎的訴求,可惜,有時候這也是一種奢望。

當國民政府那密集的、帶着“火星兒”的槍子兒從哥哥鼻尖劃過時,想要避難的一家人被吓得趕緊躲回了城裡。

于是山東濟南,變成了楊雅琴的原籍,她的故鄉。

在這裡,她受到了齊魯大地水土的滋養,骨子裡便有了豁出去一切的大氣豪邁。

八一廠山東選角演《苦菜花》,看了一圈,導演:演田嫂的演員呢?

楊雅琴年輕照

可是,正如楊雅琴不經曆、也不了解父母曾經的苦難一樣,她同樣不了解為什麼家中長輩隻能陪伴她短短幾年。

2歲那年,還沒親眼看看新時代的母親不幸去世,7歲,已經有了記憶的楊雅琴卻親眼看到了父親的逝去。

盡管家中遺留了些許封建朽規,生為女兒身的她吃食待遇總是遜色于哥哥們不少,但是對父親的去世,楊雅琴依舊悲傷。

小小年紀的她似乎意識到了,從那時起,她的直系親人中,隻剩下了兄姐。

八一廠山東選角演《苦菜花》,看了一圈,導演:演田嫂的演員呢?

實打實長在春風裡的楊雅琴并不缺吃少穿,盡管家境貧寒,但是作為家中最小的妹妹,比她大的哥哥姐姐依舊很稱職的承擔了父母的責任。

可惜,父母在子女的生命中,怎能被輕易替代。

母親的溫情,父親的嚴厲,以一種摧枯拉朽、不可抵抗的方式缺席了楊雅琴的成長,于是,她的性格,逐漸變得内向且深沉。

這讓她對“家庭”,有了近乎偏執般的追求。

1959年,山東濟南軍區前衛話劇團稱要招收文藝兵。

生性腼腆的楊雅琴本無心“湊熱鬧”,但是在姐姐的鼓勵下,加上要好的小夥伴也要參選,她選擇邁出了人生中相當重要的一步。

八一廠山東選角演《苦菜花》,看了一圈,導演:演田嫂的演員呢?

楊雅琴定妝照

那時其不過15歲,容貌還未完全長開,卻早已有了标緻模樣,妥妥的一個小美人胚子。

楊雅琴的美并非矯揉造作的傳統之美,而是濃眉大眼、五官精緻的大氣之美。

一眼便能看出這是個美人,豔如火焰之烈,而非玫瑰之姿。

為了給考官們留下一個好印象,也為了将妹妹的最大優勢顯露出來,楊雅琴已經成婚的姐姐給予了她相當大的支援。

不僅将自己結婚時隻穿過一次的皮鞋慷慨奉上,還特意扯了塊布,給她做了一身新衣裳。

盡管麻布粗糙簡陋,也改變不了當時它作為生活用品中奢侈品的佼佼地位。

八一廠山東選角演《苦菜花》,看了一圈,導演:演田嫂的演員呢?

于是,在全新“裝備”的加持下,散發着青春氣息的楊雅琴就這樣走進了考官的眼中,也成功走進了前衛話劇團的大門。

可惜,那位同行的夥伴卻不幸落選。

剛剛進入劇團的她被分進了後勤組,職位是服裝管理。

“後勤”,幾乎每個文職兵都工作過的地方,鯉魚躍龍門的不少,默默無聞得更多,楊雅琴以為自己是後者。

1961年,《地雷戰》立項,因為在山東拍攝,濟南前衛話劇團成了八一制片廠的重點選角地點。

此時距離楊雅琴進入劇團不過兩年,按理說,才剛剛18歲的她,并沒有任何相關經驗,是不具備“被選”的資格的。

八一廠山東選角演《苦菜花》,看了一圈,導演:演田嫂的演員呢?

但或許是天意,《地雷戰》要啟用的演員規模相當龐大,于是在服裝科兢兢業業兩年的楊雅琴被拉去湊數了。

誰曾想,這一湊,就湊出個明星來。

楊雅琴雖然年齡小,但是個子可不低,在一衆女團員中,身形相當顯眼。

那時候演戲還隻是一份職業,不摻雜過多規則的操縱下,外形條件出色的楊雅琴竟然被配置設定到了《地雷戰》中的“田嫂二嫚”一角。

她也成為了此部電影中,最出挑的一個角色。

除卻那渾然天成的演技,楊雅琴陌生且倩麗的外貌也成為了觀衆津津樂道的話題。

這種情況,雖不至于讓她成為大街小巷人盡皆知的電影明星,卻也讓八一制片廠的導演制片人們記住了這個年輕靓麗的女孩兒。

八一廠山東選角演《苦菜花》,看了一圈,導演:演田嫂的演員呢?

《地雷戰》楊雅琴扮演的田嫂

後來,《苦菜花》劇組開始在全國範圍内尋找演員,導演組最先選角的地區,是北京。

這部被打上“經典”的電影如何出色無需多言,從選角開始便精挑細選的工作讓這二字當之無愧。

《苦菜花》主要的時間線被放在了1937年,抗戰剛剛開始時,以山東某地的抗日活動為主要劇情,主演是八一場的女演員——曲雲。

曲雲在其中扮演“馮大娘”,從本分傳統的中國女人到懷揣抗日激情的巾帼戰士,電影拍攝在如今看來雖粗糙,但勝在激勵人心。

軍戰片需要嚴密的邏輯,馮大娘在身份轉化過程中,除了在村中地主的迫害下,不幸喪命的丈夫,以及遠走他鄉的兒子,還需一位重要角色的加持。

八一廠山東選角演《苦菜花》,看了一圈,導演:演田嫂的演員呢?

左娟子,楊雅琴飾

這個人,就是娟子,馮大娘的女兒。

而劇外,這個角色的重要性自然不必贅述。

主要出品方——八一制片廠,有個人盡皆知的習慣,一部電影在哪拍,他們就找哪裡的演員。

而這部電影的背景是山東,于是他們便把角色的選擇再一次放在了濟南軍區前衛話劇團之中。

大劇組來選角,劇團團長欣喜不已,更是全力支援,将劇團中出色的女演員挑出來,供劇組從業人員選擇。

可這次,便沒有楊雅琴的份兒了。

因為她還是那個小小的服裝管理者。

已經小有名氣的電影演員在結束拍攝後,再次回到了往日默默無聞的本職之上,這在如今簡直不可置信。

八一廠山東選角演《苦菜花》,看了一圈,導演:演田嫂的演員呢?

部隊倉儲貨架

而從導演組後來的言行來看,他們此次的目标,已經相當明确了。

因為在考察完全部的女演員之後,導演默默問了一句:

“你們演田嫂的那個演員呢?”

劇團上司恍然大悟,疊聲解釋那位女演員不過是劇團中一個小小的服裝管理者,如果需要,可以立馬把她叫來。

迷迷糊糊,還不知事情全貌的楊雅琴就這樣被推了出來,她平日裡素來低調内向,此時面對導演組的質詢不知所措,顯得有些緊張。

“可能是工作性質不一樣,她有點緊張,但我們心中有數了”,日後,導演韋林玉在采訪中這樣說道。

而《苦菜花》的主演集齊之後,大家發現除了八一制片廠的北京籍演員,主角曲雲、袁霞,包括楊雅琴,都是山東籍。

八一廠山東選角演《苦菜花》,看了一圈,導演:演田嫂的演員呢?

《苦菜花》劇照

同為山東大妞的曲雲曾這樣形容初出茅廬的年輕演員楊雅琴:

“不太會演戲,但是教她怎麼做她就怎麼做。”

楊雅琴是個演藝界的“新兵蛋子”,沒有經驗的她也曾被導演組質疑能否擔得起主角的擔子,卻沒想到,這個少言寡語的女孩用實際行動令他們刮目相看。

不過二十多歲的少女還帶着點圓潤的嬰兒肥,生活中,這可看做嬌憨的證明,在攝像頭下竟是個大問題。

于是,作為拍攝場地的昆嵛山,第一次被這個劇組的演員開發出了其他的性質——爬山。

從半山腰爬到山頂,從山頂再回到半山腰,這段路程被楊雅琴走了百八十遍,身上多餘的能量被她用食宿時間等價交換了出去。

八一廠山東選角演《苦菜花》,看了一圈,導演:演田嫂的演員呢?

作為她生命中無可取代的存在,楊雅琴為《苦菜花》付出了無數的辛酸血淚,取得的成功自然也與之相比對。

1965年,《苦菜花》公映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了20世紀60年代現象級的電影作品。

其中主角——楊雅琴,也成為了當時國民度最高的電影明星之一。

她被調入了八一制片廠,成為了其中鼎鼎大名的當家花旦。

在那個即便是專業演員出身也可能無戲可拍的年代,楊雅琴年年挑大梁、次次擔任女主角,足見其能力之優,名氣之盛。

八一廠山東選角演《苦菜花》,看了一圈,導演:演田嫂的演員呢?

楊雅琴《苦菜花》劇照

變故發生在一年後。

21歲,一個女演員最好的年紀,剛剛取得巨大成功的楊雅琴躊躇滿志,心中必然也想做出一番大事業。

可惜,在八一制片廠雖然能保全其身,卻無法豐富其經曆。

即便在層層嚴格苛刻的政審下能夠進組拍攝,電影也随時都有可能因各種原因停拍、延遲放映、甚至被直接下架。

八一廠山東選角演《苦菜花》,看了一圈,導演:演田嫂的演員呢?

楊雅琴(左)

作為當代著名的電影演員,楊雅琴無疑錯過了最好的一段年華歲月,但是幸運的是,情況稍微好轉一些後,她的努力并未付諸東流。

1975年,拍攝《青春似火》時,全組演員被告知要去鋼鐵工廠進行為期6天的考察。

楊雅琴對自己的工作向來認真負責,對自己未曾涉足過的領域,她懷揣着敬畏,也保持着膽怯。

在她看來,短短幾天的體驗完全不足以讓她與電影中的軋鋼廠女工梁東霞共情,她甚至與友人直言:

“導演憑什麼對我有信心......我恐怕會辜負了大家的厚望。”

“我講的是真心話,我沒有在工廠生活過,不知道鋼鐵廠女工的生活狀況,這幾天雖然下廠,不過是蜻蜓點水,再過幾天就要進場回攝影棚了,你說我急不急。”

謹小慎微的個性實在不适合出現在這個“潑辣”的女子身上,對演戲向來熱情大膽的楊雅琴向來是最容易被自己纏繞住的女人。

八一廠山東選角演《苦菜花》,看了一圈,導演:演田嫂的演員呢?

電影《青春似火》宣傳照

20世紀70年代後期,楊雅琴主演的作品呈井噴式爆發,《偵察兵》、《青春似火》、《蒙根花》等作品将她推向了另一個高峰。

而與事業上的一帆風順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楊雅琴的感情生活。

“我姑姑這一生總想追求一種真情的東西,但是我覺得她這一生都沒有追求到。”

這是楊雅琴的侄子——楊軍,毫不避諱地對姑姑做出的評價。

對感情的極緻追求來自于家庭缺少的溫度與關愛,終其一生,她都在追尋自己曾經失去的一切。

可惜,世事怎會皆如所願。

她的第一任丈夫是一位部隊的戰士,二人經由友人介紹,本身并無多深厚的感情基礎。

雖然共同生育了女兒楊小潔,但是這段婚姻後的争吵、冷戰與降溫,無疑踩在了楊雅琴的痛點之上。

八一廠山東選角演《苦菜花》,看了一圈,導演:演田嫂的演員呢?

楊小潔

她最讨厭的,或者說最害怕的,就是脫離溫情的親密關系,這讓二人的婚姻很快便走到了盡頭。

向往自由戀愛的楊雅琴在30歲之後緩慢失去了自己的事業心,否則她不會因為第二段感情的升溫,毅然決然辭去八一廠的工作。

無數影迷為此傷心至極,可那個車馬慢的年代,就連挽留,都顯得那樣緩慢,追不上離人的腳步。

20世紀90年代,中國的娛樂文化産業開始蓬勃發展,影視行業煥發了新生機,娛樂圈雛形初步形成。

可這些,與楊雅琴再也沒有多大關系了。

八一廠山東選角演《苦菜花》,看了一圈,導演:演田嫂的演員呢?

上個世紀的香港

1992年,她跟随第二任丈夫去了香港。

她以為,人生終于可以享受了。

她覺得,這就是她夢想中的愛情。

可這段婚姻也不過是第一段感情的複制粘貼罷了。

婚後無數次的争吵,與日漸冰冷的房子,讓那個曾經如花般的腼腆少女變成了一個每日酗酒抽煙的落魄女人。

這一切,都被女兒楊小潔看在了眼中。

年輕時的楊小潔有些叛逆,但是她心疼母親,更痛心這些情感糾葛間接奪去了母親的生命。

八一廠山東選角演《苦菜花》,看了一圈,導演:演田嫂的演員呢?

《第二個春天》劇照

盡管生老病死世人無法控制,但是不可否認,那些年的郁結于心與糟糕的生活規律是讓她患上肺癌的主要“兇手”。

1997年9月29日,楊雅琴在北京的一所醫院逝世,終年53歲。

在生命的最後一年,她從香港回到了内陸,在北京,她開始積極治療自己的疾病。

金銀珠寶、愛恨情仇,在生死面前都成了外強中幹的紙兵草矛,可惜,醫生不是神,醫院的牆面承受了人世間最多的眼淚。

楊雅琴彌留之際,病痛讓她對守在病床前的女兒無力歎息:

“媽媽真想再好好看看你。”

八一廠山東選角演《苦菜花》,看了一圈,導演:演田嫂的演員呢?

楊雅琴在《西子姑娘》中

不再叛逆的楊小潔日後提到此事時,依舊忍不住哽咽。

最後的最後,留在她病床前的,不是她為之付諸半生心血的榮譽成就,不是曾經朝夕相處的同僚夥伴,更不是她午夜夢回望眼欲穿的愛情對象。

隻有慘白的牆面,與泣不成聲的女兒。

曾經合作過的導演演員在提起楊雅琴時,贊揚中總是摻雜着怅然的歎息,這不禁讓我們感慨:

究竟是該遺憾她的紅顔薄命,還是敬仰她如流星般璀璨的一生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