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宋滅亡時,楊家将為何不再出來救國?說出來你不一定信

提到楊家将,很多老年朋友可能會想到平劇《穆桂英挂帥》、《四郎探母》等等,經典的戲曲。然而對正史不了解的朋友,可能會誤會,曆史上真實的楊家将隻出現了三代,那麼北宋滅亡時,楊家将為何不再出來救國?說出來你不一定信。

北宋滅亡時,楊家将為何不再出來救國?說出來你不一定信

曆史上真實的第一代楊家将楊繼業(楊令公)、佘賽花(佘太君)

看楊業的一生,咱們可以從楊業名字的變化,來觀察他一生的情況。楊業出生的時候,父親楊信給他取名為楊崇貴,他的弟弟取名為楊崇訓。根據《續資治通鑒長編》記載:楊崇訓歸屬了後周,楊業追随北漢世祖劉崇。

當時楊崇貴為了避諱北漢世祖劉崇之名,改“崇”為“重”,就成了楊重貴。當時楊重貴跟随劉崇占據太原十二州,投靠了契丹。他的父親楊信在後周,這樣父子二人各在敵國,楊重貴在北漢效力29年,盡忠不能盡孝。

北宋滅亡時,楊家将為何不再出來救國?說出來你不一定信

在這29年的時間裡,北漢世祖皇帝劉崇為了拉攏人心,把楊重貴改成宗姓,于是變成了劉重貴。到了睿宗皇帝劉鈞時期,劉重貴又被改為劉繼業。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趙匡胤打到太原時,遭到劉繼業的奮力抵抗。

公元979年,宋太宗進攻北漢,北漢皇帝劉繼元在劉繼業與宋軍苦戰的時候投降,最終劉繼業也投降,歸宋以後,回複楊姓,單名業。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派三路大軍伐遼,蕭太後要求活捉楊業。

在半路中曹彬、田重進、潘美蔚戰敗,遼軍便于宋軍正面沖突。監軍又開始诋毀楊業,楊業便貿然出兵,結果楊業被包圍在陳家谷,最後楊業全軍覆沒戰死沙場,其子楊延玉也戰死沙場,第一代楊家将巨星隕落。

北宋滅亡時,楊家将為何不再出來救國?說出來你不一定信

第二代楊家将,代表人物楊延昭

真實的曆史上楊業确實有七個兒子,上面咱們提到了楊延玉和父親戰死在陳家谷。剩下的就是:楊延昭、楊延浦、楊延訓、楊延瓌、楊延貴、楊延彬。在正史上隻有楊延昭最有名,其他的五子并沒有任何戰功和成績。

楊延昭本名楊延朗,曆史上素有“六者大之謂也”的習慣,是以宋真宗稱楊延昭為“楊六郎”。楊延昭在“澶淵之盟”為宋朝換取了118年的和平。楊延昭為父仇未報,又感覺英雄無用武之地,最後積勞成疾,抑郁而終。

北宋滅亡時,楊家将為何不再出來救國?說出來你不一定信

第三代楊家将:楊文廣

在正史當中楊文廣是楊延昭的兒子,并不是戲曲當中楊宗保的兒子。楊文廣并沒有建立與父輩相提并論的功績,當時北宋與遼國議和,對西夏的政策也是和戰搖擺不定。但是楊文廣并沒有忘記楊家将世代忠心報國的傳統。但是宋朝積弊已深,楊文廣的理想很難實作。

北宋滅亡時,楊家将為何不再出來救國?說出來你不一定信

北宋滅亡時,楊家将為何不再出來救國?說出來你不一定信

在正史當中,除了楊業、楊延昭、楊文廣三代楊家将之外,并沒有其他的人才。楊家後續子孫也陸續搬出天波府,天波府也逐漸成為楊家祭拜祖先的祠堂。到了宋徽宗時期,楊家将的後人在軍中,也隻是一般的士兵。

北宋滅亡時,楊家将為何不再出來救國?說出來你不一定信

靖康之恥之後,楊家的後裔,有的去了貴州、四川、湖南、廣西等地。北宋這樣一個以兵變發家的王朝,自從建國開始對将領都有戒備之心,是以縱觀北宋一朝,幾乎沒有出名的将領。北宋滅亡時,楊家将更不可能來救國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