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雙腿無殘疾,為什麼打仗時要坐輪椅呢?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應該沒有腿疾,不但沒有,還是一個很高大強壯能文能武的人。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雙腿無殘疾,為什麼打仗時要坐輪椅呢?

據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諸葛亮“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時人異焉。”“亮性長于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陳(陣)圖,鹹得其要雲。”“先主自葭萌還攻璋,亮與張飛、趙雲等率衆溯江,分定郡縣,與先主共圍成都。”從這裡可見,諸葛亮高大魁梧,跟随劉備,也是能征慣戰的角色,如果諸葛亮腿有殘疾的話,陳壽應該不會把諸葛亮的形象描寫得那麼完美。

那麼諸葛亮會不會武藝呢?南北朝時期著名的文學家、醫學家陶弘景在《古今刀劍錄》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諸葛亮定黔中,從青石祠過,遂抽刀刺山,投刀不拔而去,行人莫測。”意思是說,諸葛亮平定黔中地區之時,經過青石祠,抽出随身佩戴的刀,将刀刺入山石之中,沒有拔出來就離開了,當時路人都對諸葛亮的行為感到神秘莫測。由此可見,諸葛亮身有佩刀,而且力氣很大,能以刀入石。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雙腿無殘疾,為什麼打仗時要坐輪椅呢?

我們知道,在宋朝以前的讀書人,都是文武兼修,正是提筆能文,上馬能武。諸葛亮修的是儒家學問,儒家特别提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儒士們要達到修齊治平,隻學文不學武是不行的。據說孔子不但是儒家的至聖先師,還是騎馬射箭的高手;子路就是耍劍的高手,經常劍不離身。

不然,孔子帶着弟子們周遊列國,如果個個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在荒郊野外,一但遇上歹人,遇上想害他們的人,那可真的就要任人宰割了。是以,有一定的防衛能力,能很好保護自己,才是更好的行世之道。儒家要求儒士們學好“六藝”,“六藝”包括禮、樂、射、禦、書、數六種學問,其中的“射”就是射箭,“禦”就是駕禦車馬。諸葛亮作為儒士,自然也要學習“六藝”了。如此推測,諸葛亮和關羽、張飛的武藝應該不相上下了。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雙腿無殘疾,為什麼打仗時要坐輪椅呢?

但諸葛亮為什麼南征北戰時不騎馬,卻總愛坐四輪車呢?據晉朝史學家王隐的《蜀記》中有這樣一段記載:“諸葛武侯與宣王(司馬懿)在渭濱,将戰,宣王戎服莅事,使人視武侯,乘素輿,葛巾毛扇,指麾三軍,皆随其進止。宣王聞而歎曰:‘可真謂名士矣。’”至于乘素與是不是四輪車,就很不好說了。有這樣一個傳說,據說諸葛亮的前世是戰國時期齊國的軍師孫膑,孫膑學成下山找自己的師兄龐涓。龐涓這時在魏國做大将軍,很有權力,也很受國君的寵愛。孫膑也想憑師兄之勢在魏國謀個好差事,好一展才華。

誰知這龐涓嫉妒孫膑的才能比自己高,又想讓孫膑将他祖父孫武的《孫子兵法十三篇》背寫下來,于是他就讓别人找了孫膑一個錯,按刑該斬,在龐涓假惺惺的說情下,免了孫膑的死刑,但活罪難饒,就給孫膑施以膑刑和黥刑,砍去了孫膑的雙足并在他臉上刺了字。孫膑沒法走路沒法出去,就隻能整天在屋子裡寫書。後來孫膑知道了是龐涓在害自己,就裝瘋賣傻,設法逃到了齊國,做了齊國的軍師。由于無法行走,孫膑就隻能坐四輪車,讓别人推着走了。

桂陵之戰、馬陵之戰,孫膑設計在馬陵道射殺了龐涓,總算為自己報了仇。由于孫膑終生都坐四輪車出行,四輪車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東西,就是死後,按他的遺願,齊王還為他特别陪葬了一輛四輪車在墓中。後來孫膑托生成諸葛亮,盡管自己身強力壯,騎馬射箭駕車都行,但這一坐四輪車的習慣卻依然沒改,統兵打仗,仍然愛坐着四輪車出場。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雙腿無殘疾,為什麼打仗時要坐輪椅呢?

這當然隻是個迷信的傳說,不可當真。但諸葛亮統兵出征,為何不騎馬卻要乘與呢?很可能有這些原因:

其一,友善随時批閱公文。要知道,自從劉備死後,蜀漢軍國大事“鹹決于亮”,諸葛亮成了蜀漢實際的掌權人。是以不僅是軍事,還有朝政大事,都需要諸葛亮審批拿主意,更何況諸葛亮舉輕若重,二十軍棍以上的賞罰他都要親自過問呢?日理萬機,繁忙異常,如果騎在馬上,那是很不友善批閱文書的,而乘與而行,在與上批閱,那就友善多了。

其二,為表士人風度。魏晉時期,士人出行,很講究氣度,越潇灑越好,越倜傥風流越好。諸葛亮作為士人,自然也很喜歡羽扇綸巾的談笑風度,飄逸灑脫,趕趕社會時髦。

其三,穩定軍心的需要。諸葛亮統領着千軍萬馬,他一向善治軍,軍紀嚴明。當與敵軍相對時,為了消除将士們的畏懼心理,他“乘與而行”,是何等自信,何等穩重,讓将士們看了,都感到丞相一定有錦囊妙計,有必勝的把握,不然的話他是不會乘與而行的,于是就心中踏實,更堅定了必勝的信心。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雙腿無殘疾,為什麼打仗時要坐輪椅呢?

其四,有誘敵進攻的功效。諸葛亮乘與而行,行動笨拙,讓敵方将士看了,都有一種馬上發動進攻,活捉諸葛村夫的沖動。常言道:“沖動是魔鬼。”而諸葛亮早已弓驽齊備,暗布埋伏,就等敵方的沖動來攻了。為什麼司馬懿一看到諸葛亮端坐四輪車就害怕,以緻有了“死諸葛亮走活仲達”的笑話,自然是司馬懿在這上吃了不少虧上了不少當的緣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