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式動力,對于了解新能源市場的消費者來說,其實是不太陌生的,在筆者看來這其實就是插混動力中的一種分支。隻是這種在純電動車型上增加一個内燃機來給電機發電的模式,在許多消費者看來,為“多此一舉”,是以自從誕生以來,增程式動力都是一種具有争議性的技術路線。

其中最值得一說的争議事件,就是去年9月份,大衆中國區CEO馮思翰,在媒體交談會上當衆吐槽了增程式動力,并且認為這是“最糟糕的方案”。然而,随着時間的驗證,實際情況卻和馮思翰先生的觀點相反,增程式動力不僅沒有在國内市場混不下去,反而有了逐漸擴充增大的趨勢,至少近幾年的市場變化是這樣!
縱觀新能源市場,咱們就能夠發現,目前采用增程式動力的車型或者是主打增程式動力的品牌,可是越來越多。自主品牌部分,我們就有岚圖、自遊家、塞力斯等;合資品牌中,東風日産如今也是推出了軒逸E-POWER這樣的增程式車型,日産增程式MPV(Serena)也在路上。前幾天,華為和AITO聯合打造的問界M5,除了采用鴻蒙智能座艙以外,它的增程式動力也同樣是一大産品亮點。
而從大衆CEO吐槽,再到問界M5誕生,我們可以發現,增程式動力在新能源市場中的認可度越來越高。是以看到這,想必不少人也會産生疑問,那就是增程式動力又有什麼優勢呢?其實在接觸過理想ONE之後,筆者也是慢慢地了解到了其中緣由,因為相比于傳統的純電車,采用了增程式動力的車型,往往是要更加貼合我們消費者的真實用車需求。
以理想ONE為例,在采用了增程式動力的情況下,能夠擁有零百加速6.5秒的強勁性能,并且它還有着“可油可電”的補能優勢。日常城市通勤使用,理想ONE就可以用純電模式來驅動,如果充電頻繁,還不用燒油,經濟性得到保障;如果是要出遠門,或者是去旅行,那麼理想ONE就可以切換為發電模式,可以通過加油補給,NEDC總續航達1080公裡,這樣也就不缺續航了,畢竟加油站的密度可不是供電設施一朝一夕能達到的。是以,相較于純電車在充電、續航方面的困擾來說,顯然采用增程式動力的理想ONE,應用場景要更為廣泛,并且有着更省心的用車體驗。
總結:是以通過理想ONE的實際表現,我們就能夠看出,增程式動力要比純電動力,應用場景是更廣泛且全面的,最主要是沒有純電車型在“續航焦慮”方面的擔憂。在目前這個電池技術還不完善的新能源市場中,顯然是一種“最佳方案”。是以也不難了解,憑借着增程式動力,加之深受家庭高端使用者青睐的産品力,理想ONE能夠在11月份創造出13438輛的優異成績,甚至比大衆全系中大型SUV加起來都要賣得好。可以說,理想ONE是用真實實力成績回擊了大衆CEO馮思翰此前的吐槽,為理想汽車第二款增程式新車X01,掃平了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