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市場規模破100億!年輕女性更熱衷減糖産品,縣城農村假冒産品較多

市場規模破100億!年輕女性更熱衷減糖産品,縣城農村假冒産品較多

#戒糖#、#30天戒糖挑戰#、#最快樂的戒糖方式#、#當代年輕人戒糖有多難#……在微網誌話題區,相關話題多達數十個。其中,就#當代年輕人戒糖有多難#單個話題閱讀量已超2.8億,不少網友為堅持“戒糖”每日打卡。

近年來,随着公衆健康意識的提升,人們越來越注意到過量攝入糖分的危害,控糖、戒糖成為新潮流。國家衛健委釋出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提出,将開展15個重大專項行動,促進以治病為中心向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其中,檔案提倡,到2030年人均每日添加糖攝入量不高于25克。

不過,12月27日,元氣森林對外釋出《減糖使用者消費行為報告(2021)》(以下簡稱《報告》)顯示,目前,我國人均每日添加糖的攝入量約為30克,仍超過世界衛生組織和國家衛健委《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明确提出的25克攝入量。

在全民關注養生情況下,為何相關資料還是居高不下?“能量攝入和能量支出不平衡是導緻個體超重肥胖的直接原因。現代人的飲食越來越精細化,再加上作息不規律、缺乏運動,這些因素共同影響,造成了慢性病趨向年輕化。”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臨床營養科臨床營養師李世陽表示。

市場規模破100億!年輕女性更熱衷減糖産品,縣城農村假冒産品較多

年輕人成控糖主力軍

在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都市年輕人加入減糖飲食隊伍。

前述《報告》顯示,從年齡看,30歲-39歲之間的人群減糖意識更強,占比36.7%。其次為18歲-29歲使用者,占比31.3%。這兩個年輕群體加起來占比接近七成,是減糖使用者的主力軍。而在這其中,年輕女性更熱衷減糖。在被調研的減糖使用者中,65%的女性會在日常生活中選擇減糖産品,而主動減糖的男性隻有35%。

與此同時,從地域分布來看,《報告》援引相關資料表示,在人均食糖消費量TOP5中,西藏、重慶、四川、甘肅等西部省市獨占4席。其中,西藏居民人均食糖消費量為全國各省最高,2020年人均消費量為4千克。

有意思的是,以嗜辣著稱的重慶地區居民則緊随其後,人均食糖消費量為2.7千克,而唯一不屬于西部地區的黑龍江,則以1.8千克人均消費量位列第三。

此外,《報告》調查也顯示,相比發達地區,縣城及農村居民更愛吃含糖零食和飲料,他們對過量攝入糖的危害認知較少,是以對減糖概念食品感覺度較低。從市場看,縣城和農村地區的無糖飲料供應較少,且各類假冒産品較多。

無糖飲料市場破百億

減糖趨勢下,飲料行業積極響應,無糖飲料也成為新的風口。

國金證券此前在一份研報中表示,“百事公司宣布減糖目标為2025年全球2/3飲料産品提供的能量每12盎司小于 100 卡;元氣森林2020年銷售增長309%,中國迎來減糖大時代。”

就在今年11月中旬,中科院釋出《2021中國無糖飲料市場趨勢洞察報告》報告也指出,随着2030健康中國計劃的推進以及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國内無糖飲料的市場規模将進一步保持增長勢頭。2020年市場規模達117.8億元,較2014年翻了7 倍。2025年,該市場将增至227.4億元,5年内實作規模翻番。2027年,該市場将繼續攀升至276億元規模。

中科院報告還指出,除特定需求人群,許多普通消費者也成為了無糖飲料的追捧者,“近80%的消費者選擇無糖飲料的原因是認為‘更健康’,而非有明确控糖需求。” 另一方面,随着無糖飲料産品的增多,也讓消費者的選擇标準變得更為嚴苛。很多細心的消費者,已養成了關注産品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的習慣。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農産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長表示,吃糖需懂“糖”,“作為缺乏專業知識的消費者,首先,應明确日常生活中做到完全不食用任何糖分的食物是根本不可能的。日常生活中的食物的糖能夠提供人類所需的能量。我們應該做的是減少或避免攝入單一的高糖食品。其次,0糖食品飲料雖好,但超量攝入也有一定危害。”(中原標準時間财經 吳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