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二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未來這個小小的趣頭條号會成為趣頭條裡面二戰資料最詳細的資料庫。
1940年,為了更好地實作自己向東侵略的戰略野心,納粹高層決定在東普魯士中部小鎮拉斯滕堡以東8公裡處的密林之中,建立一處高度機密的指揮基地,1941年,該指揮基地完工,希特勒也在1941年6月23日到達這裡,并将該處基地稱之為“狼穴”,為了保證納粹黨魁的安全,狼穴設定了多重防護屏障,内部核心區域由帝國安全局負責,而外圍的各層防線則由領袖護衛部隊所承擔。

(圖一:隐藏在今天波蘭北部肯琴縣的希特勒東線指揮部“狼穴”)
在編制上,負責狼穴外圍安全的部隊隸屬于國防軍的大德意志步兵團,伴随着大德意志步兵圖安一步步的擴充為師級組展機關,其下轄的各部隊也得到了建立的擴充。1943年4月,一支番号為領袖擲彈營(FührerGrenadierBrigade)的機關的已組建,成為了狼穴外圍的第二支護衛部隊。1944年巨大的戰争消耗使得納粹德國不得不進一步擴充自己的軍隊,7月10日該部隊在德國下薩克森州的巴特法靈博斯特爾進行重組,作為元首身邊護衛的部隊,自然是代表着門面的大事,最優秀的士兵和中層指揮人員由大德意志裝甲擲彈師挑選出來,一支旅級的精銳裝部隊很快的就組建完成。
(圖二:荷蘭街頭的領袖擲彈旅的摩托化車隊)
1944年10月,德國人在東線的戰局已經是風雨飄搖,蘇聯紅軍已經推進到了東普魯士的邊境地區,新組建的領袖擲彈旅被分賠給了第4集團軍第27軍,駐防在東普魯士的貢賓嫩地區第5裝甲師和赫爾曼·戈林師的連接配接部,并在10月21日至23日,頂住了蘇聯紅軍的鋼鐵狂潮暫時守住了德國東普魯士地區的大門。然而此時德國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東線殺紅了眼的東聯紅軍,在西線,滾滾而來的盟軍部隊,也在不斷的迫近德國本土。
(圖三:領袖擲彈旅額的袖标)
1944年12月11日至17日,該部隊由地獄般的東線戰場被替換了下來,還未來得及喘口氣,就作為第7集團軍的預備部隊,被押上了德國在西線最後一場大型的賭局“守望萊茵行動”。德國人的突然反擊在最一開始确實讓盟軍措手不及,甚至有了崩潰的迹象,但是德國人最終在沒有制空權、燃油和人力物力極度緊缺等不利因素的綜合作用之下,無功而返。作為預備部隊的領袖擲彈旅在1945年1月由戰場上拉了下來,作為獎勵,該部隊獲得了自己的袖标。伴随着第三帝國的逐漸崩塌,納粹高層也開始變的瘋狂起來,妄圖以整個德意志民族為陪葬品的代價,換取自己最後的苟延殘喘,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領袖擲彈旅在紙面上被擴充為了師級規模,配置設定給了維斯瓦集團軍群,部署在德國的東部地區,然而此時的德國已經無力抵禦蘇聯狂風暴雨般的兇猛進攻,維斯瓦集團軍群的防線很快就被蘇聯紅軍撕成了碎片,領袖擲彈旅也隻能無奈的放棄陣地,向西潰退。1945年5月,這支疲憊不堪的部隊最終在維也納向美國軍隊投降,就此湮沒于曆史長河之中。
歡迎大家持續關注二戰資料局的趣頭條号,更多二戰資料持續歸納、整理和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