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隋唐風雲:他自幼被認做低能兒,不料成中興之主,十分崇拜李世民

唐朝有這樣一位皇帝,10來歲時患了重病,身體越發下降,平常不愛與人說話,人們一度認為他是個低能兒,很多王爺都調侃他以此當作樂趣,他叫李忱,原名為李怡,是唐憲宗李純的第13個兒子,在李純駕崩後,宦官馬元贽扶持李怡登基,并且改名為李忱,當時馬元贽扶持他上位的原因是就是覺得他十分懦弱好掌控,讓皇上聽他的話,可不料的是,在他即位後,一改原來的秉性,将國家治理的井然有序,大施改革,使國家一度發展到中興的狀态,百姓稱他為小太宗。

隋唐風雲:他自幼被認做低能兒,不料成中興之主,十分崇拜李世民

李忱劇照

在他上位後,十分勤政,關愛百姓,減少了很多地方的稅收,一度打壓了宦官勢力的膨脹,十分注重對人才的重用,而且還收複回來很多被占領出去的土地,使百姓的生活逐漸變得富裕,本已經有些衰敗的國家在他的治理下日漸變得有起色起來。

他是被宦官馬元贽扶持起來的,也就可想而知當時宦官的權力有多大,宦官幹政李忱也非常警惕這一點,皇帝是絕對不允許宦官參與到政事裡來,是以李忱在日後也十分警惕馬元贽的行為,不料他沒有收斂然而還更加放肆,和一位叫馬植的宰相拉幫結派起來,馬植還竟然為了拉攏馬元贽,因為他們都姓馬進而和他認祖歸宗,還把皇上賜予他的禮物送給了馬元贽,這完全是不把皇帝放在眼裡,這一下就激怒了李忱,但他也深知還不是動馬元贽的時候,是以就殺雞給猴看,立即将馬植奪取了他的宰相爵位,進而也是給了馬元贽一個警惕。這一點來看,李忱并未是大家認為的低能兒,他聰明決斷,而且還有着深謀遠慮,給人們呈現出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印象。

隋唐風雲:他自幼被認做低能兒,不料成中興之主,十分崇拜李世民

馬元贽劇照

他也有十分嚴厲的一面,和他以往軟弱的狀态相比完全是兩個人,他能軟能硬,平常對待身邊的人都很柔和,但一旦觸碰到他的底線,那就不言而喻了,有一位大臣祝漢貞平時喜歡開玩笑,也經常逗得皇帝開懷大笑,可有一次玩笑開得有點過了頭,在說笑時無意當中提起了政事,這一下使李忱大怒,當場給了他難堪。這人後來也因為A錢受賄被皇帝流放在外。可以看到李忱的兩面性,在涉及到國家事務的時候,李忱是絕不含糊的。但也正是因為的他嚴厲,導緻了很多賢臣為了不觸犯皇帝,行事十分小心甚微,甯願沒有功勞,也不願意多向皇上進言,害怕一不小心說錯話就給自己引來禍端。

隋唐風雲:他自幼被認做低能兒,不料成中興之主,十分崇拜李世民

李世明劇照

但他也有十分柔情和可愛的一面,他十分崇拜李世明,視為自己的偶像,每天都要讀《貞觀之治》,還将這本書寫在屏風上,每天都要拱手拜讀,學習李世明的執政方式,想進一步将國家管理得好一些,每當大臣送上來的奏折,他都會洗手焚香後才接過奏折來看,以表誠心,這也是古人留下的一種在做事之前淨化身心的習慣。

隋唐風雲:他自幼被認做低能兒,不料成中興之主,十分崇拜李世民

因為他從小的性格,是以導緻很多人都願意開他的玩笑,視他為弱者,武宗李炎是個十分豪氣的人,他就經常在宴會上逼着他說話,以此為樂趣欺負他,而且還十分的不尊重他,因為他從小有着這樣的經曆,是以在他即位後,就傾向于保護弱小。有一次他派使者前去邊關地區宣讀诏旨,因為路途很遙遠就在半路的驿站停下來歇歇腳,那裡十分貧困,驿吏給他端上來一個大餅吃,但因餅太過粗糙他竟然對驿吏大打出手,李忱得知後,十分生氣,随即就将他發配前去守陵。

隋唐風雲:他自幼被認做低能兒,不料成中興之主,十分崇拜李世民

李忱畫像

具有兩面性格的他,無疑在治理國家方面是有很多好處的,不僅保護了弱者還抑制住了有不良企圖的臣子,在面對國家問題上他絕不怠慢,在他的勤政治理下國家也發展得很好,達到中興的狀态。859年,李忱因服用長生藥中毒病逝,享年50歲。

參考文獻:《舊唐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