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閩南人的文化,其實就是濃縮版的西方航海文明?媽祖就是海神?

人類曆史長河中,西方人的航海文明,是比較獨樹一幟、光彩奪目的,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麥哲倫環球航行等等,全世界到處都被他們首先給“控制”了,于是大家隻好一窩蜂地崇拜羨慕他們,擁有開拓精神、冒險精神的航海文化。

閩南人的文化,其實就是濃縮版的西方航海文明?媽祖就是海神?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全世界羨慕西方

航海文明和冒險精神

客觀公正地說,西方人的航海文明還是比較悠久的,由于歐美文明實際上發端于古希臘文明和古羅馬文明,它們都位于地中海北岸,是以,從古希臘文明中找到這種航海文明的“身影”,是比較科學的,古希臘著名的文學巨著《荷馬史詩》中的内容,就是關于航海文明的,《荷馬史詩》中的兩本分冊《伊利亞特》和《奧特賽》,都有很多的航海文明故事情節。

閩南人的文化,其實就是濃縮版的西方航海文明?媽祖就是海神?

古希臘的《荷馬史詩》,很早就形象記載有航海文明

那麼喜歡種地、買房子的中國人,有沒有航海文明呢?答案是有的,就在閩南文化的這支中華文化分支上。

中國有個鄭和下西洋的曆史事件,出發地在福州太平港(今天的福州市長樂區一帶),正是屬于閩南文化的重要地點之一,鄭和率領的船隊所具有的開拓精神、冒險精神,是可以媲美于西方航海文明的,畢竟曾經到達過東非和紅海等遙遠的地區,在當時是屬于技術領先的航海文明。

閩南人的文化,其實就是濃縮版的西方航海文明?媽祖就是海神?

鄭和下西洋的曆史,展示了中國航海文明的光輝

如果追溯得久遠一些,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的群雄争霸時代,由于吳國和越國地處中國水系發達的南方地區,海上戰争的重要性凸顯出來了,于是開始在沿海一帶大量造船備用了,由于擔心造船基地被北方的軍事力量搗毀,是以選擇了南方當時相對于偏僻一些的福建浙江沿海一帶,作為大後方,這一帶就是後來閩南文化的主要發祥地。

閩南人的文化,其實就是濃縮版的西方航海文明?媽祖就是海神?

戰國時期,越國開始把閩南一帶作為水軍大後方基地

秦漢後來的三國時代,孫權割據南方,同樣也是面臨北方的軍事壓力問題,一直都在浙江、福建、廣東等地造船備戰,這樣算來,比西方的航海文明好像沒有晚多少吧。

閩南人的文化,其實就是濃縮版的西方航海文明?媽祖就是海神?

三國時期,閩南地區是吳國造船業很發達的基地

閩南文化裡面有一個著名的媽祖文化,這是大家都公認了的海洋文化!媽祖在中華文明中,是屬于護佑航海的專業神祇,常常被稱為“航海之神”或者“護航女神”,跟西方古希臘的海神波塞冬,還真是有得一比的,媽祖以仁愛慈祥的美女形象出現,但是波塞冬海神卻是以侵略好戰、野心勃勃的粗犷的漁夫形象出現,表現在東西方航海曆史上,好像還真有幾分文明映射吧。

閩南人的文化,其實就是濃縮版的西方航海文明?媽祖就是海神?

東方的海神媽祖和西方的波塞冬海神形象圖

還有航海緻富的問題,西方人希望通過航海貿易(當然也包括侵略)達到緻富的目标的文化,在中國有嗎?有的,典型代表就是閩南文化,閩南人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廣東、海南、台灣一帶,這些地方出現過很多的“華僑之鄉”,旅居國外成功創業緻富的商人更是比比皆是、不勝枚舉,東南亞乃至印度洋、非洲東部一帶,都有不少閩南人通過航海而到達,并且定居下來,非常類似于西方航海文明的殖民擴張,但是閩南人比西方人的方式要文明許多。

閩南人的文化,其實就是濃縮版的西方航海文明?媽祖就是海神?

東西方都有相通航海緻富意識,閩南文化更文明些?

航海文明同農耕文明、遊牧文明一樣,都是世界文明的主要分支之一,是以我認為:閩南文化就是一種濃縮版的西方航海文明,中國人應該學習閩南文化的有關優點。

閩南人的文化,其實就是濃縮版的西方航海文明?媽祖就是海神?

閩南航海文化值得我們繼承和發展

請問大家都同意我的這種看法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