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蜀漢将被曹魏所滅時,約定攻守同盟的東吳在忙啥?

《三國演義》的故事扣人心弦,激動人心,263年,最後代表漢族正統的蜀國被魏國覆滅,讓人不由得不感到歎息,公元265年,司馬家族取代了曹魏政權,建立了晉朝,随後公元280年消滅了處于江南之地的東吳政權,三國時期從此結束。

實際上,三國中魏國的實力是最為強大的,不論是地盤資源,還是人口,都遠遠要高過蜀國東吳,這迫使吳國蜀國采取聯合戰術,抱團抵制魏國。盡管在三國的幾十年間,蜀國的諸葛亮和姜維一直進行伐魏,發動了幾十次戰争,但是都始終撼動不了魏國的筋骨。

蜀漢将被曹魏所滅時,約定攻守同盟的東吳在忙啥?

反倒是蜀國,在連年征戰中元氣大傷被迫修生養息,無力在發動大的戰役,而根本沒有被撼動根本的魏國,瞅準時機,263年8月,十八萬魏國軍隊分三路南下分别由鄧艾鐘會等人率領,從斜谷、駱谷、子午谷進軍漢中。

蜀後主劉禅得到消息後,急忙讓将軍廖化支援在沓中的姜維,并派蜀将張翼和董厥出兵陽安關口防守鐘會大軍。9月份魏國人三路發動攻勢,很快蜀國軍隊就失守了漢中。

蜀漢将被曹魏所滅時,約定攻守同盟的東吳在忙啥?

面對擁有着天險的四川,魏将鄧艾提出兵貴神速的概念,他們從小道偷渡陰平,由于這裡地勢太過艱險,蜀國人并沒有在這裡設定防線,283年十月份,鄧艾率領軍隊攀登小道,鑿山開路,在折損兩萬五千人後通過陰平到達江油。

蜀國人從來沒有想到江油會出現敵軍,江油太守馬邈直接投降,鄧艾率軍直接進攻成都,此時的蜀國已經将全兵力放投入了前線的防禦當中,後方空虛,劉禅隻能投降。

蜀漢将被曹魏所滅時,約定攻守同盟的東吳在忙啥?

随着劉禅的投降,在前方苦苦支撐的蜀國将領也就失去了抵抗的意義,紛紛投降。那麼有讀者會問,和蜀國約定了攻守同盟的吳國在幹什麼呢?作為唇齒相依的盟國,吳國有派兵援救嗎?

實際上在魏國進攻蜀地之後,劉禅很快就發去了給吳國的求援信,請求援助,這被記載在了《三國志·吳書·三嗣主傳》。吳國看見這次魏國并不是想攻城掠地,而是直接沖着滅蜀國去了,自然全力相救。

蜀漢将被曹魏所滅時,約定攻守同盟的東吳在忙啥?

當時的吳國君主也調兵遣将,首先讓吳國大将丁奉率軍逼近魏國重鎮壽春,此為圍魏救趙的意思,其次,指派吳将留平帶兵從南郡出發,前往永安救援,吳國人還不放心,後又再派了一隊人馬,由丁孫異率領,從漢水沿江而上,救援漢中。

但是誰知道蜀國才僅僅支撐了三個月,就直接投降了,吳國的援軍也才行駛到半路,隻好傳回。

蜀漢将被曹魏所滅時,約定攻守同盟的東吳在忙啥?

是以魏國軍隊亡蜀時,吳國也在盡自己的力去救援,無奈的是沒想到蜀國這個豬隊友太弱,壓根就沒支撐太久。在蜀國滅亡之後,局勢已經奠定,徹底倒向了北方政權,吳國在苟存十多年之後很快就步入了蜀國的後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