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16年某日,一條帆船在拜裡尤斯港靠岸,船上跳下幾個人來,穿過港口市區和長牆,來到雅典城。這幾個人是西西裡的阿基斯泰的使者,他們的國家正在受着叙拉古的盟友梄來西那的進攻,危在旦夕,因而派他們請雅典出兵援助。

一、雅典決定出兵西西裡
這幾個人的到來,在雅典引起了激烈的争論。原來在伯羅奔尼撒戰争爆發之初,西西裡的多數城邦,包括叙拉古在内,都加入了斯巴達的同盟。盡管這些城邦實際上并未參戰,但從公元前427年起,雅典經常在那裡派駐艦隊,進行騷擾。
公元前424年,西西裡各邦議和,下了逐客令,請雅典艦撤回本國。對這件事,雅典一直耿耿于懷。現在阿基斯泰上門求援,這自然是個重新插足西西裡的好時機。但是雅典進行這場戰争,卻還有很多困難。
第一,在那手搖木船的時代,雅典人要去跟千裡之外的敵國作戰,談何容易。
第二,叙拉古在希波戰争後實力強大,同雅典、斯巴達一樣,被稱為希臘世界的三強之一。要打敗這樣的國家,相當困難。
第三,在叙拉古的身後,還站着一個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雅典出兵西西裡以後,如果斯巴達在後邊動起手來,雅典将難以招架。
因而,尼西阿斯将軍堅決反對出兵西西裡。但是,當時的雅典人頭腦發熱,不知道自已力量到底有多大,似乎不管什麼事情,隻要決心去做,都可以做成。亞西比得的言行,正是代表了這種傾向。他說,我們的父輩就是把敵人留在後邊而戰勝了波斯,并且建立了一個帝國。誰也難以斷定我們的帝國應該有多大,曆史要求我們征服新的土地。
根據這些理由,他積極主張出兵西西裡。說拿下西西裡,我們“就可能利用這一勝利變為希臘的主人”。在公民大會上進行表決時,亞西比得的意見獲得通過。
二、三位指揮官的分歧
公元前415年夏季某天,100艘雅典戰艦離開拜裡尤斯港,繞過伯羅奔尼撒半島,抵達科西拉,同等在那裡的盟軍彙合。這支軍隊相當龐大,它擁有戰艦134艘,重裝步兵5000人,輕裝步兵1300人,加上面包師、石工、木工等輔助人員,總數不下3萬人。此外,還有無數想發戰争财的商人,為了賣軍需品、戰利品和俘虜,乘船尾随于艦隊之後。這支軍隊從科西拉西渡,浩浩蕩蕩,來到意大利南端的利吉姆。
在利吉姆,雅典将軍對下一步行動發生分歧。統帥這支艦隊的雅典将軍有3位。一位是亞西比得,足智多謀,但反複無常;一位是尼西阿斯,謹鎮冷靜,但優柔寡斷;還有一位是拉馬卡斯,膽大果敢,但影響較小。
尼西阿斯主張,這支艦隊開往栖來西那,迫使它與阿基斯泰和解,然後在西西島沿岸炫耀一番武力,凱旋回國。觀其實質,仍是一個“和”字。這一主張遭到另外兩個将軍的反對。他們認為,雅典這麼遠跑來是為了“戰”,不是為了“和”。但是怎樣戰法,兩人又有了分歧。亞西比得主張,先争取麥散那(在西西裡的西北角)等城邦,待有了同盟者,有了根據地,再圖叙拉古。
拉馬卡斯認為,應當利用雅典人初來造成敵人驚慌的時機,馬上向叙拉古進攻。這樣不但宜于取勝,而且叙拉古的糧食、财産來不及搬入城中,将會落入雅典人手中。那時,叙拉古的鄰邦也将見機行事,倒向雅典。
本來,要和,就應當采取尼西阿斯的主張。要戰,就應當接受拉馬卡斯的意見。曆來入侵者隻宜速戰速決,否則将會自陷泥潭。但是在3位将軍當中,亞西比得權勢最大,其他兩人隻好服從他的意見。
三、亞西比得回國受審
計劃決定下來,雅典艦隊就開往西西裡去争取同盟者。雅典人跑了幾個城邦,人家不但不同它結盟,甚至拒絕他入城。後來,雅典人通過玩弄陰謀詭計,才奪得了卡塔那,并把大學營從利吉姆移到這裡。
就在這時,雅典戰艦“薩拉明尼亞”号突然開到卡塔那,船上人員奉雅典公民大會的指令,要亞西比得和其他幾個人回國受審。
原來在雅典艦隊出發之前,街上的很多赫爾美神像(希臘手工業和商業之神)在夜間被人搗毀。亞西比得的政敵說,這件事是亞西比得指使人幹的。亞西比得知道,政敵的用意不是讓他回國接受公平的審判,而是要從政治舞合上除掉他。于是他假裝要接受審判,交出兵權,乘船随“薩拉明尼亞”号戰艦回國。當船行至意大利南部的條立愛時,他設法逃胞了。雅典人得知這一情況,缺席判了他死刑。
四、雅典人的調虎離山計
現在,遠征軍隻剩下尼西麗斯和拉馬卡所兩個将軍了。他們把軍隊分為兩部分。用抽簽辦法,确定了各自應指揮的軍隊。這時已到冬至,再不采取行動,雅典人将更加被動。是以他們決定對叙拉古展開進攻。
一天,一個卡塔那人來到叙拉古,自稱是親叙拉古的。他告訴叙拉古的将軍說,雅典人在卡塔那睡覺時離開自己的武器很遠,如果叙拉古夜襲卡塔那,他們從内部加以響應定能擊敗雅典人。叙拉古将軍信以為真,當下與來人約定了行動日期。等到日期一到,他們在黎明時分到達卡塔那。但是在這裡,他們沒有發現一個雅典士兵。原來這是雅典人設的調虎離山計。
就在叙拉古人踏上通向卡塔那的道路時,卡塔那的雅典人便全部登上戰艦,繞過叙拉古城,于該城南面的大港西岸登陸。在奧林匹昂一帶占領一塊地方,安營紮賽。但是雅典人占領這塊地方并非上策,沒有給叙拉古帶來緻命打擊。不久,他們又放棄這塊地方,回到卡塔那和拿克索斯(卡塔那北的一個城邦)。他們在那裡補充給養、配備騎兵,準備來年再戰。
五、雅典圍困叙拉古
公元前414年夏天,雅典人開始進攻叙拉古城。這座城市建在一塊突入大海的陸地上,形狀好象一隻鴨子,由内城、外城兩部分組成。内城在南面,好似鴨頭。外城在北面,好似鴨背。内城西南面有個海港,叫做大港。内城東面與外城之間,有個海港,稱為小港。整個城市東、南、北三面城牆緊海岸,城牆堅固,海岸陡峭,無法攀登。隻有外城的西與陸地相連。城西有塊高地,叫做厄庇波利,俯視着叙拉古城。要奪取叙拉古城,隻能從這裡下手。
一天早晨,叙拉古人在城西南阿那配斯河畔檢閱重裝兵,雅典人偷偷從西北角爬上厄庇波利。叙拉古人得知這消息,立即前去迎敵,但因缺乏秩序,吃了敗仗,300人被殺,其餘的人退入城中。雅典人乗勝追擊,進至厄底波利中部的塞歧(意為栽有無花果樹的地方),在那裡建立了一個環形要塞,名為環塞。然後又以環塞為起點,同時向南、北兩個方向修建城牆。雅典人打算從北海岸的特洛基拉斯,一直修到南面的大港,并且把牆修為平行的兩道,中間駐兵防守。
隻要這條城牆一修好,就會完全切斷叙拉古同西西裡其他地區的陸上聯系。為了對抗雅典人的包圍,叙拉古人先後兩次修建從本城開始的與封鎖城牆相垂直的防禦城牆,都因雅典人的進攻而失敗(雅典将軍拉馬卡斯在毀牆戰鬥中被殺)。最後,雅典的封鎖城牆基本修好(北邊一小段未修好,但有重兵把守),叙拉古成了一座孤城。叙拉古人已經絕望了,開與尼西阿斯讨論投降條件。但是,就在這個危急關頭,斯巴達的援軍開到西西裡。
六、斯巴達援軍到來
斯巴達早就想出兵西西裡,亞西比得的到來使它下了最後的決心。當亞西比得聽到雅典對他缺席判處死刑時,憤怒地說了這樣一句話:“我要讓他們知道我還活着。”當他應邀到斯巴達時,他在那裡添油加醋地描繪了雅典遠征西西裡的野心:先征服西西裡,再征服意大利,進而征服迦太基。然後帶上3個地區的軍隊,回師進攻伯羅奔尼撒。戰勝斯巴達以後,雅典就成了“希臘世界的主人”。
亞西比得曾是雅典的将軍,遠征西西裡的司令官之一,對雅典這次遠征的目的當然清楚。他這一席話,真使斯巴達人不寒而栗。趁此機會,亞西比得又提出兩條建議,一是請斯巴達出兵西西裡,二是斯巴達在雅典城北面的狄西裡亞建築要塞,長期駐軍。斯巴達人接受了這兩項建議,并任命吉利普斯為司令員,立即帶兵支援西西裡。
由于時間緊迫,吉利普斯隻帶4條戰艦(上載700名戰士)先行,讓科林斯的12條戰艦随後出發。吉利普斯到西西裡以後,在那裡召集了3000名土兵,從西面攻上厄庇波利高地。
叙拉古人見援兵到來,中止了同尼西阿斯的談判,重新投入戰鬥。他們一方面配合斯巴達人作戰,一方面修建一條從叙拉古城向西穿過厄庇波利和雅典封鎖城牆的單牆。尼西阿斯看到,隻要叙拉古的單牆一修好,牆北就成了叙拉古的天下,雅典将失去通過北面和外界的聯系,因而派兵占了大港南岸的普利密裡昂地區,以給雅典人準備一條後退之路。
七、雅典由“圍城者”變成“被圍者”
不久,科林斯人帶領的12條戰艦開到,他們幫助叙拉人和吉利普斯的部隊修好了防禦城牆。進而,尼西阿斯封鎖叙拉古城的計劃徹底破産。
敵人援兵到來,戰争失利,封鎖失敗,一次又一次的打擊相繼而來,尼西阿斯的心情異常沉重。在這樣困難的條件下,他的腎髒病越來越重,使他更感痛苦,他左思右想,沒有出路,不得不懷着沉痛的心情,向雅典發出一封求援信。
信中說,雅典人在西西裡的處境很不好,現在整個西西裡已經聯合起來反對雅典人。自從伯羅奔尼撒援兵來到西西裡,雅典已由圍攻者變為被圍者。下一步,敵人将利用陸軍的優勢奪取雅典人的要塞,同時将出動海軍同雅典人作戰。可是,雅典的戰艦由于得不到晾曬,船骨已朽,船上的奴隸和外邦人逃亡甚多,留下來的水手們由于饑餓和戰争的折磨已經疲憊不堪,因而海軍的戰鬥力大減;這裡的同盟國見機行事也不再支援雅典。因而雅典軍隊無法與敵人相抗衡。最後,尼西阿斯請求雅典撤回這支軍隊,或者再派一支遠征軍來,并要求免除自己的職務,另行任命一位司令官。
雅典人看了這封信,不想撤兵。而決定再派一支大軍開往西西裡,并派德谟斯提尼和攸利密頓前去同尼西阿斯一起指揮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