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帝國是如何建成的?腓力二世的峥嵘歲月:集權力+改貨币+融貿易

前言

古代馬其頓是處于巴爾幹半島,當時的馬其頓正位于古希臘的北部,在地理位置上雙方離得并不遠,并且還時常有一些交流。但是我們從兩個地區的發展道路和發現程序看,有些很大的不同。

馬其頓發展的速度要明顯滞後于古希臘諸城邦

正當雅典處于政治、經濟、文化以及軍事處于高度發展的黃金時期,馬其頓還停留在邁入文明的門檻之中。

我們将視野移到馬其頓内部,當時的馬其頓狀況也是衆多勢力混雜,由于還未到達國家的發展程度,當時的馬其頓内部隻是

部落林立

的局面。雖然馬其頓的國王掌握着政治、軍事權力,看似權力較為集中,但實際上整個馬其頓暗流湧動。

地方部落擁有着極大的自主權,他們在勢力還未擴大的時候尚且能夠聽命于國王,一旦他們突然強大,必然就會對國王産生抗拒心理

帝國是如何建成的?腓力二世的峥嵘歲月:集權力+改貨币+融貿易

馬其頓統一前

在公元前5世紀初期,馬其頓一度受到波斯帝國的統治,而當時希波戰争也正在進行,

是以馬其頓作為古希臘的鄰居,立馬成為了雙方互相争奪和拉攏的對象

。波斯由于對其一直處于強力的統治中,是以馬其頓在希波戰争期間向波斯提供了不少希臘城邦的軍事秘密,這令希臘諸城邦對其十分惱怒。而馬其頓在向博波斯進行軍事情報的傳輸中,也獲得了不少利益。

波斯戰敗後,希臘本能可以趁機消滅馬其頓,以解心中之憤,但是由于雅典在戰争中損失慘重,是以必須着手于城邦重建。等到實力恢複的差不多,伯羅奔尼撒戰争又随之爆發,此後希臘城邦根本就沒有足夠的精力去關注北部這個默默無名且暗自高速發展的馬其頓。

是以馬其頓的崛起并且逐漸成為日後的大帝國有其當時的曆史背景,當然也離不開一個關鍵人物,那就是腓力二世。

帝國是如何建成的?腓力二世的峥嵘歲月:集權力+改貨币+融貿易

希波戰争

腓力二世的上位

由于在希波戰争中,馬其頓作為旁觀者,在中間獲得了不少的軍事和經濟利益,是以馬其頓大發戰争财,逐漸開始崛起。

公元前4世紀,馬其頓已經一躍成為巴爾幹半島地區最為強大的國家,在政治、經濟以及軍事方面都發生了飛躍性的改變

。在此後的擴張道路中,馬其頓憑借自身強大的國家實力不斷發動兼并戰争,

統一了巴爾幹半島

馬其頓發展的黃金時期應當是在腓力二世執政階段,一開始腓力隻是國家的攝政,因為當時的國王尚且年幼,并且還是腓力的侄子,是以腓力自然而然變成了王國的實際執政者。腓力小的時候曾經以人質的身份在希臘城邦底比斯中度過多年,并且與當時底比斯名将伊帕密南達成為密友。

由此可知當時希臘繁榮民主政治對年輕的腓力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帝國是如何建成的?腓力二世的峥嵘歲月:集權力+改貨币+融貿易

腓力二世

多年後的腓力成為了馬其頓的執政

,但此時的馬其頓的王權政治十分不穩固,國王十分年幼,是以腓力的兄弟便開始觊觎王國的統治。腓力作為執政審時度勢,沉着應對,憑借自己高超的政治能力和軍事指揮能力迅速消滅的不法之徒。

随後在王國貴族的極力推薦下,腓力登上了王位,成為了馬其頓真正的權力掌控者。

腓力的上位成為了馬其頓曆史上的一件大事,此後的馬其頓在腓力的上司下開始了它不同凡響的崛起之路。

這條道路雖然充滿了血腥和不公,但是它對整個歐洲古典時期的曆史産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從此整個巴爾幹半島和希臘半島在腓力的經營下,逐漸展開了密切的接觸和博弈。

帝國是如何建成的?腓力二世的峥嵘歲月:集權力+改貨币+融貿易

巴爾幹半島與希臘半島

腓力上位後對内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腓力在一片支援聲中登上國王之位後,并沒有沉浸在這種

虛榮與驕傲

的心理中

,相反通過他對馬其頓之前存在的種種弊端的了解,開始着手建立自己的上司班子。腓力在底比斯期間目睹了希臘城邦政治發展的繁榮現象,并從自己的好友中學到了關于城邦政治和軍事建設的主要措施。

腓力并不是盲目地将希臘的模式直接運動到馬其頓身上,而是經過自己精心雕琢,将這種模式打造成最适合馬其頓發展的體系。

首先,

腓力對國内的政治進行全方位的變革

。他深刻意識到之前國王權力的不穩固性,是以便從中央集權入手。馬其頓内部部落衆多,腓力通過聯姻、優撫将這些外姓部落的上層進行拉攏,擴大自己的統治基礎。同時他對于同姓貴族進行經濟、軍事全方面地削弱,使他們再也不具備威脅國王統治的實力。

這樣國王才能夠成為國家名副其實的上司者,集諸多權力于一身的國王在國家治理和擴張中才能夠更權威性。

帝國是如何建成的?腓力二世的峥嵘歲月:集權力+改貨币+融貿易

馬其頓方陣

其次,

經濟是國家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是國家進行一切活動的重要前提。腓力針對當時馬其頓内部複雜混亂的貨币、市場以及各種經濟活動進行了整頓。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開發了潘革翁金礦,這對于馬其頓的經濟無疑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借此,

腓力抛棄了之前的波斯币制,改用了全新且穩定的色雷斯币制

。從此馬其頓的經濟進入了繁榮發展時期。

針對國内經濟的改革基本上就是這樣,

另外對于海外貿易方面,腓力也發現了需要改革和變通的必要

。當時的海外貿易基本上被希臘半島的城邦所壟斷,馬其頓作為後起之秀基本上插不上手,對此腓力積極與希臘城邦,尤其是雅典進行經濟談判,并取得了與希臘和海外的貿易之權。這讓馬其頓在海外的經濟利益攫取中更加具有話語權。

帝國是如何建成的?腓力二世的峥嵘歲月:集權力+改貨币+融貿易

馬其頓帝國遺址

最後就是針對國内的軍事進行了徹底的改革。腓力借鑒自己在底比斯時認識的将軍的建議,不斷進行軍事建設,許多的軍事作戰設施投入使用。在軍隊的選拔中,主要選擇那些年富力強且具有軍事指揮能力,作戰英勇之人。另外

腓力将軍隊的上司之權全部收回中央,確定國家的統治集團能夠有足夠的軍事力量穩固國内統治,同時進行海外擴張

腓力對于希臘半島的經營政策

希臘城邦這邊對于北方鄰居馬其頓的崛起也是看在眼裡的,雖然在希波戰争中希臘,

尤其是雅典對馬其頓充滿了仇恨,但是無奈自身實力有限,是以對于馬其頓的強大也就沒有能力顧及了

。但是希臘半島的這些城邦也并不是全都對馬其頓充滿了敵視,關于

對馬其頓的态度也是分為兩派的

,分别是親馬其頓派和反馬其頓派。兩派在對馬其頓的态度上進行了激烈的争論,各城邦政治由此也十分混亂。

本文我以雅典内部的派系分别來為大家做具體介紹。

雅典内部親馬其頓派的主要成員是奴隸主的上層

,他們鑒于雅典内部工商業階層在不斷壯大,且大有取代自己之勢,是以這些奴隸主上層寄希望于馬其頓,希望通過馬其頓的幫助來穩固雅典的奴隸主利益。而

工商業主們認為自己正處于權力上升階段,他們并不想外部力量對雅典進行幹涉。

帝國是如何建成的?腓力二世的峥嵘歲月:集權力+改貨币+融貿易

科林斯會議遺址

這兩個主要派系被馬其頓國王腓力看在眼裡,是以他認為對于希臘半島的内部沖突自己不能急于行動,要先讓他們内部進行政治上的傾軋消耗,自己漁翁得利。所

以腓力便将自己的戰略目标放在了巴爾幹半島上,他通過馬其頓的軍事打擊,很快就實作了巴爾幹半島的統一

。就在腓力統一之時,雅典内部的派系之争又更新了。而這種雅典内部對外态度的分歧為馬其頓侵入希臘提供了契機。

公元前350年,反馬其頓派領袖

德摩斯梯尼

發表了著名的

反馬其頓演講

,裡面表現了

反對馬其頓幹涉雅典的決心

,要求

雅典立刻出兵向馬其頓進攻

,以消後患。但是親馬其頓派表達了明确反對的态度,正是因為雅典内部的不統一,使得雅典在和馬其頓在前線作戰中屢吃敗仗,

最終逃避不了被馬其頓控制的命運

公元前337年的科林斯會議标志着馬其頓最終實作了對希臘的統治

帝國是如何建成的?腓力二世的峥嵘歲月:集權力+改貨币+融貿易

亞曆山大大帝

評價

前面我們具體介紹了

馬其頓崛起前的社會形态以及發展狀況、腓力的上位改革以及他對希臘半島的經營政策

,這充分展現了一個原始部落發展成為一個強大帝國的具體過程。而馬其頓的崛起不能說是曆史的必然,但一定程度上來講這是希臘半島諸城邦對其實力發展的漠視。當然這也是因為以雅典為首的希臘飽受内憂外困局面的困擾導緻的。

腓力即位之後采取的

對内改革和對外政策則充分顯示了馬其頓王國強大的必然性

。腓力實行的改革并不是空穴來風,也不是肆意為之。腓力在希臘的底比斯城邦生活過,他對外面的世界有着清楚的認識,并且是最為先進和輝煌的希臘城邦的認識,這在當時的馬其頓是難以想象的。

另外在腓力即位之前擔任執政,這為他之後能夠成功登上王位鋪墊了道路。

腓力在制定改革政策時,針對的都是當時馬其頓内部十分嚴重且最為緊迫的弊端進行的

。關乎國計民生的經濟基礎,關乎統治集團利益的政治基礎以及關乎國家日後帝國之路能否順暢的軍事基礎,都成為腓力改革的對象。

這些方面的改革是馬其頓如脫胎換骨一般,全國上下一心,各方面都在有序發展

,這和當時南部希臘半島的城邦混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而腓力正是看到了希臘半島的複雜沖突,是以他并沒有進行瘋狂的擴軍備戰,而是先将目标設定在自己的後院,即巴爾幹半島地區。等他實作統一之後,便開始利用雅典内部日漸更新的沖突之争進行了下一步計劃。而以雅典為首的反馬其頓軍隊在經過訓練有素的馬其頓軍團面前,真是小巫見大巫了,根本沒有抵抗之力。

随着前線戰場的失敗,馬其頓勢力已經完全侵入到希臘城邦,一個地跨亞歐非的龐大帝國即将出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