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孫之所自分;“姓氏者,标示家族血緣之符号也”。
中國有着悠久的曆史,在這漫漫的曆史長河中,出現了許多的姓氏。而姓氏文化,也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世界文化的組成部分。每一個姓氏的後面,都是一種文化的傳承,都是一種曆史的變遷。雖然,姓名隻是一種代号,但是,姓氏的傳承卻是一種永恒的記憶。

關注國際新聞的人,都知道一些南韓的總統的名字,比如:樸槿惠、李明博、金大中、金泳三、樸正熙、李承晚等。不過,世人在看到關于南韓總統新聞的時候,就會有一種特别的想法,那就是:南韓的總統是不是世襲制的。因為,從南韓總統的姓氏中就可以看出,好像除了這三個姓氏之外,很少再有其他姓氏的總統了。
然而,事實卻不是這樣的,隻是這三個姓氏在南韓比較常見罷了,算是南韓的大姓。以至于,在南韓有這樣的傳說,那就是:從山頂往首爾扔一塊石頭,一定會砸到姓金、姓李或是姓樸的人。根據一個資料來看,在南韓,每五個人中就有一個是金姓的人,而南韓的總人口也不過五千萬多一點點。除此之外,一些耳熟能詳的南韓明星,基本上,都是姓金或姓樸的。
不過,讓人感到奇怪的是,中國有百家姓,還不算少數民族的姓氏和一些小姓。而在日本,人們的姓氏就更多了,受明治維新的影響,很多日本人都有了自己的姓氏跟名字。由于,日本人取名字的随機性,導緻這個國家的姓氏,達到了二十八萬之多。
那麼,為什麼都是亞洲國家,南韓的姓氏卻這麼少呢?
這就要追根溯源到南韓人特殊的曆史文化上了,這也是南韓姓氏單調的根本原因。在中國,曆朝曆代都有皇帝賜姓的做法。而這種現象,在南韓也是存在的。無可厚非,在全世界各國文明當中,都有賜姓的做法存在。處于上層階級,特别是皇帝,會把自己的姓氏賜給有功之人。
在古代,還是北韓的時候,人們的姓氏就是非常稀有的,當時的許多人都沒有自己的姓氏。因為,那時候姓氏隻是上層人的獨有特權,像:勞工、商人、妓女,他們就不能有自己的姓氏。
更甚者,在高句麗統治時期,當時的國王,都是通過賜予姓氏,來表達對某個臣子的寵信。這對于一個臣子來說,既是提高自己身份的方法,也是彰顯自己功勞的勳章。并且,在那個時候,隻要參加科舉考試,就必須記錄自己的名字,是以,擁有姓氏的人,就擁有了一條進入社會上層的綠牌,也隻有上層的貴族,才有資格得到姓氏。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許多原本從階級底層上升到階級高層的人,隻能夠通過改姓的方式,來提高自己的出身,提高自己的檔次,這也算是一種洗白的手段。那麼,姓氏要怎麼改呢?不管是賜姓,還是走後門;不管是塞錢,還是其他方法,隻要把自己的姓氏改掉就好了。
特别是到了十八世紀末期,這種改姓氏的交易更加放肆,簡直到了明目張膽的地步,很多人還順勢改變了自家的族譜。比如:某個姓氏在後繼無人的時候,就通過收錢來擴充自己的族人,把他們寫到自己的族譜當中。是以,就算是一個陌生人,也能夠獲得高貴的姓氏。
而金姓和李姓比較多,就是因為他們是古代北韓皇族才能夠擁有的姓氏。如果,某個血統在後繼無人的時候,就收錢把沒有血緣關系的人寫進族譜。
這樣一來,這個陌生人就能獲得一個高貴的姓氏。
直到十八世紀末,北韓的普通人才能擁有自己的姓氏,而這些人大多則是選擇大姓或者是貴姓來命名自己。而這些姓氏原本的擁有者,也并不在意那些使用自己姓氏的人究竟是什麼身份。畢竟,這是一種另類的承認方式,并且,還可以擴充自己的族員,何樂而不為呢?
除此之外,古代的北韓與中國臨近,并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内,都是中國的一個附屬國。這也導緻,北韓的文化會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甚至,連北韓的國名,都是明朝的皇帝朱元璋賜名的。更何況,直到十九世紀,北韓半島還沒有自己的文字,也隻能效仿中國的文字。
有研究,北韓民族的安、卞、邊、蔡、曹、陳、池、丁、範、方、房、洪、康、吉、蔣、康、孔、廉、盧、明、南、潘、千、秦、秋、任、沈、慎、石、宋、魏、閻、閻、嚴、楊、殷、印、禹、朱、洪、辛等姓氏據傳完全來自漢唐直至明朝時期的中國,但是,并無充分的考證。
而林、魯、柳、車、羅、呂、南宮、芮、王、吳等姓氏,則在族譜中相傳始祖是戰國、秦朝、漢朝時期進入北韓半島的中國人。
并且,那些所謂的貴族姓氏,也是在七世紀時期才引入北韓的。
在南韓,許多的姓氏都隻選取了一個漢字,是以,為了區分不同姓氏人的血緣關系,一個氏族的祖籍就會被加到姓名上。南韓姓氏通常由三個音節組成,即:由北韓諺文發音的三個中國字組成。姓在前,名字中有一個字通常就代表着“輩分”。
但是,就如同金這個姓氏,因為,有将近三百個不同的本貫,是以,也就導緻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哪些人才是與自己在血緣上有關系的人。是以,在北韓王朝末期的時候,皇帝就頒布了一個關于同一個姓氏不能通婚的指令,這一指令,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才被廢除。
不過,在廢除前夕,有很多人都擠破頭跳到了高層姓氏,這也導緻高層階級的姓氏的人口越來越多了。直到現在,許多加入南韓國籍的人,也會選擇這三個姓氏。
參考資料:
【《中國姓氏大辭典》、《忠州金氏世系》、《密陽樸氏世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