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實作碳中和的技術難度在哪?必須是産品生命周期綠色轉型

文 | Zinc

用碳中和領軍者來形容目前的大衆汽車集團很合适。

碳中和能多快實作,全世界都在看中國。中國提出的2060年之前碳中和目标,遠遠超出了《巴黎協定》中2℃溫控目标下全球2065-2070年左右實作碳中和的要求。

這讓衆多車企倍感壓力的目标,大衆汽車集團卻選擇了進一步加碼。他們在2019年宣布,到2050年實作集團的碳中和目标。

作為減碳大戶,汽車行業實作碳中和并非易事。

打個比方,造一輛汽車的工序堪比做一桌滿漢全席,它的生産鍊龐大且複雜,而在這條生産鍊上就遍布着碳排放。這還是汽車傳遞到你手上之前,汽車使用過程也會不斷制造碳排放。是以想要實作碳中和,要在一輛車從無到使用的各個環節都實作綠色轉型。那麼,實作碳中和的技術難度在哪裡呢?

接下來我會用“倒叙”的方式,從我們熟悉的電動出行開始,逐漸深入到汽車制造環節,直至汽車零部件供應鍊的綠色轉型,看看大衆中國是怎麼踐行碳中和目标的。

産品端,

加速推進電動出行戰略

加速電動化轉型是行業内普遍共識。按照國家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目标,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新車銷售量占銷售總量的比例)至少達到20%。

對此新能源行業發展目标的回應,2021年3月15日,大衆汽車集團在其首個“Power Day”活動上展示了針對未來10年的電池及充電技術路線,該路線旨在顯著降低電池的生産工藝複雜性并大幅削減成本。

實作碳中和的技術難度在哪?必須是産品生命周期綠色轉型

大衆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赫伯特·迪斯

為了實作這一目标在中國市場的加速落地。大衆汽車集團于今年7月與國軒高科達成協定,國軒高科将開發第一代标準電芯,用于集團正常量産車型。緊接着又在9月,在安徽設立電池系統工廠,該工廠是它們在中國全資控股的第一家電池系統工廠,初始年産能可達到15-18萬組高壓電池系統,将全部用于大衆安徽MEB工廠生産的純電動車型。

實作碳中和的技術難度在哪?必須是産品生命周期綠色轉型

随着ID.4、ID.6以及ID.3産品銷量逐月提升,安徽合肥的電池系統工廠将會起到非常關鍵的支撐作用

為了進一步提升服務體驗,消除大家對電動汽車的裡程焦慮。大衆汽車集團通過在華合資企業開邁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不斷拓展充電網絡,打造無憂充電體驗。根據規劃,2021年,在中國已建成6000多個充電終端,覆寫77座城市。這一資料接下來還會持續提升,到2025年将達到17000個充電終端。

實作碳中和的技術難度在哪?必須是産品生命周期綠色轉型

開邁斯可為使用者提供定制化的充電産品和一站式解決方案,公共充電領域快速充電站輸出功率達360 kW,最快可實作充電15 分鐘,車輛續航達400公裡

回看2021年大衆汽車集團在華推進電動化出行戰略的相關工作,無論戰略層面,還是産品或者執行層面,都在加速。這釋放的是一個很積極的信号,他們作為一個龐大的汽車集團,如今已經針對電動出行的目标,實打實拿出了具體落實方案。

生産端,将能源轉為綠色電能

生産端合理的利用綠色電能是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手段之一。大衆中國多個生産基地已采用可再生電力并實作能效提升,同時積極推動整個供應鍊采取有效措施減少碳排放,實作可持續發展。

以一輛純電車型ID.3為例,通過将工廠和電池生産的能源轉為綠色電能,生産過程以及供應鍊環節造成的碳排放,可以從14.4噸降低到13.1噸。

實作碳中和的技術難度在哪?必須是産品生命周期綠色轉型

上汽大衆安亭MEB工廠

實作碳中和的技術難度在哪?必須是産品生命周期綠色轉型

一汽-大衆佛山MEB工廠

今年以來,大衆中國大力推進脫碳工作,并在生産端,擴大可再生電力的使用。集團位于安亭和佛山的兩家MEB工廠已認證分布式光伏、直購電、可再生電力證書等方式實作100%采用可再生電力,并通過多種節能裝置降低生産能耗。最新的大衆安徽MEB 工廠計劃在投産之初即使用可再生電力,同時采取系列節能措施以減少整體碳排放。

就轉用可再生電力來說,大衆中國并不是首創,行業内新一代的主機廠都在積極探索光伏發電的模式,但在執行力和推行速度上,大衆中國排在很靠前。

實作碳中和的技術難度在哪?必須是産品生命周期綠色轉型

大衆汽車集團(中國)執行副總裁,零部件、物流與質保部負責人英格爾

比如他們是業内少有明确提及可再生電力覆寫率發展目标的企業。大衆汽車集團(中國)執行副總裁,零部件、物流與質保部負責人英格爾先生有提到:“2022年,在華工廠的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将達到200兆瓦,其發電量預計約占集團所有在華工廠電力消耗總量的10%。”

從一輛汽車的全生命周期來看,大約有一半的碳排放是在消費者拿到它之前就發生的,是以生産和供應鍊環節的碳排放控制極為關鍵。回顧過去一年,大衆汽車集團作為一家老牌車企,在生産和供應鍊環節也在下苦功,我想這正是一家領先企業應該表現出的擔當。

供應鍊端,推動可持續發展

評價一家車企的綜合能力,對供應商的管控尤為關鍵。很多時候,即便是同一家供應商生産的零件,但供貨的主機廠不同,實際的零部件産品表現也會不同,這與主機廠的價值導向、技術指導和精準管理密切相關。

實作碳中和的技術難度在哪?必須是産品生命周期綠色轉型

大衆汽車集團(中國)執行副總裁,采購部負責人貝銘傑

大衆中國作為行業領先企業,在此方面起到了示範作用。用大衆汽車集團(中國)執行副總裁,采購部負責人貝銘傑先生的話說:“得益于集團的供應鍊可持續管理舉措,供應商對于可持續發展以及碳減排重要性的認識明顯提高。目前,多家一級供應商已經制定目标,到2030年将與生産相關的碳排放減半,到2040年針對所有排放全面實作氣候中和。”

我們知道電動汽車碳排放的重要源頭之一是電池,是以集團對電池的碳排放尤為關注。大衆安徽在電池供應鍊方面設定了更高的目标,第一款新能源車型在2023年下半年投産起所搭載的電池将100%使用可再生電力生産,比整個供應鍊2030年完全使用可再生電力的目标提前了七年。

實作碳中和的技術難度在哪?必須是産品生命周期綠色轉型

ID.家族的電池系統

大衆中國的嚴格名額也并不是拍腦袋而來,得益于多年的供應商管理經驗,通過多種方式強化對采購系統可持續發展的管理。2021年,集團加快推進可持續發展績效評級,從工作環境、職業健康和安全等多個次元對供應商的可持續發展管理系統和實踐進行了強制性評級。

截至2021年底,可持續發展績效評級已覆寫1050家中國供應商,電動汽車生産供應商均已被納入該評級體系。從實際表現看,大衆安徽首款新能源車型的所有200餘家供應商都獲得了正向評級,這也說明了這套管理模式切實可行且得到有效的落地實施。

大衆中國通過推動供應商采用可再生電力實作碳減排,同時加強供應鍊可持續管理,是實作碳中和,促進供應鍊長遠發展的重要方式。也隻有在此環節實作綠色轉型,才能真正實作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目标。

總結

何謂碳中和全生命周期減排,是指從供應鍊、生産制造、産品使用直至産品生命周期結束,都踐行綠色轉型。時光轉瞬即逝,2050離我們其實并不遙遠,是以要跟上時代發展腳步,也必須要鎖定全生命周期碳中和這一行業發展趨勢。

大衆汽車集團作為碳中和領軍者,在過去一年給我們展現了很多具體的碳中和方案,你是不是像我一樣,也吃了一顆定心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