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那些年,馬斯克“吹過的牛”

中原標準時間3月2日淩晨5點28分,在特斯拉投資者日活動中,特斯拉公布了公司的最新進展,包括墨西哥新工廠、特斯拉未來目标年産量要達到2000萬台;使用新的汽車制造技術,使得成本降低一半等。

在今年的投資者日中,特斯拉沒有釋出新車,隻以示範圖檔的方式預告了兩款神秘汽車。這可能會讓很多特斯拉粉絲感到失望,而且特斯拉盤後股價也下跌超5%。

不過,活動的重頭戲其實是馬斯克宣布了其“宏圖計劃”的第三篇章——可持續能源文明計劃。這會不會又是馬斯克吹下最新的“牛”?而他以前又吹過哪些“牛”?哪些實作了?哪些沒實作?

今天,三言就帶大家簡單聊聊這個話題。

“宏圖計劃”是不是“吹牛”?

既然先提到馬斯克的“宏圖計劃”,那麼就先從它開始。

2006年,馬斯克提出宏圖計劃第一篇章,該篇章計劃打造一款超級跑車,再研發出大衆買得起的轎車,之後再開發出更便宜的轎車,同時要提供太陽能電力産品。

Roaster

現在回頭看,馬斯克宏圖計劃第一篇章完成度實際上是最高的。過去十幾年間,特斯拉先後推出并釋出Roadster小型跑車、Model S、Model X、Model 3以及Model Y等車型,涵蓋各消費階層。

太陽能電力方面,特斯拉于2016年收購光伏發電項目公司SolarCity,之後推出太陽能屋頂SolarRoof,可為家庭提供清潔能源。

目前,特斯拉宏圖計劃第一篇章中的規劃已基本全部實作,各項業務正有序發展中。

2016年,馬斯克公布了宏圖計劃第二篇章:開發出更高效的太陽能電池闆、開拓電動汽車細分市場、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促成汽車共享。

相比宏圖計劃第一篇章,第二篇章的完成度相對要打些折扣。太陽能電池闆方面,特斯拉目前已推出多種太陽能屋頂産品。

特斯拉太陽能屋頂

2020年初,特斯拉宣布要将光伏作為主要業務,在國際實施太陽能屋頂布局。同年,特斯拉在中國招聘網站上釋出招聘資訊,目前其國内官網已有太陽能電池屋頂相關産品介紹。

Semi電動卡車

電動汽車細分市場方面,近年來,特斯拉先後推出Cybertruck皮卡和Semi電動卡車。不過,前者目前尚未量産商用,而Semi卡車被很多車主指出存在脫離實際使用場景,缺點很多等問題。

自動駕駛技術方面,特斯拉此前推出了售價1.5萬美元的全自動駕駛測試版套件FSD。但是,根據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一份檔案顯示,特斯拉FSD Beta系統可能會增加車輛碰撞風險。特斯拉是以不得不召回近36.3萬輛汽車。

目前,特斯拉已經在全美停售該系統。

而有關其汽車共享項目,則鮮有報道。

在第二篇章還沒有完全實作的前提下,馬斯克宏圖計劃第三篇章看上去則更像“吹牛”,甚至不着邊際。

宏圖計劃第三篇章中提到,目前80%的能源消耗來自化學燃料,但化學燃料的能效非常低,隻有30%左右。此外,化學燃料産生的大量散逸熱能也未能有效利用。是以,電氣化是人類未來發展方向。

具體而言,就是為現有電網增加可再生能源、生産更多電動汽車、在家庭和建築物中安裝熱泵、将高溫熱輸送和氫氣用于工業,以及建造可持續燃料飛機和船隻。

馬斯克稱,要實作該願景,需要将全球儲能容量擴大至240TWh,計劃投資10萬億美元。同時,特斯拉計劃在2030年将年産量提高至2000萬輛。

宏圖計劃第三篇章有多“離譜”呢?

2022年5月,根據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資料顯示,未來十年,全球锂離子電池産能可達到6Twh以上;2022年12月,高工産業研究院預計,2023年國内锂電池市場出貨量将超過1TWh。

此外,據媒體報道,2022年特斯拉儲能部署同比增長64%,達到6.5GWh,相當于0.0065TWh。

是以,馬斯克要實作240TWh的目标,至少需要數十年甚至上百年。

産量方面,要在2030年實作年産2000萬輛車的目标,也是任重而道遠。

目前,特斯拉全球工廠年産能約為190萬輛,一共有六家工廠,不過其中隻有4家生産汽車。那麼,即使以年産200萬輛估算,達到2000萬産能至少需要40家工廠。這還不考慮整個電動汽車産業鍊問題。

今年是2023年,距離2030年隻有7年,要在7年内建成數十家工廠并投産,可能性能有多大呢?

最後,10萬億美元的投資也絕不是小數目。要知道,2022年美國GDP為25.46萬億美元,投資10萬億美元,即使是最富有的公司也很難很快實作。

是以,馬斯克宏圖計劃第三篇章,怎麼看怎麼像“吹牛”。

那些年馬斯克吹過的“牛”

縱觀馬斯克宏圖計劃,看上去前兩個篇章在某些程度上都實作了。但是如果将計劃中的規劃拆分來看,很多并沒有完全實作。

1. 生産一款面向大衆市場的汽車

3.5萬美元(約合人民币22.6萬元)的Model 3是标志着特斯拉走向大衆化的車型。但實際上很長一段時間Model 3的售價都在4萬美元以上,如果算上稅以及附加功能費後,則能達到5萬美元。

2. Roadster

特斯拉Roadster是其最早推出的小型跑車,按照宏圖計劃第一篇章規劃,該車銷售獲得的收入将用于研發更大衆化的後續車型。

但實際上Roadster推出後遲遲未能上市,一度因Model S上市停止生産。直到2017年11月17日,特斯拉才正式釋出,并于2020年正式傳遞。

3. 完全無人駕駛

2016年10月,馬斯克表示完全自動駕駛功能将在兩到三年内實作。但直到今天,7年過去,這項功能因諸多起事故陷入較大争議,離全面實作還有時日。

4. 特斯拉Robotaxi網絡

2019年10月,馬斯克表示到2020年底,将會有超過100萬輛Robotaxi上路。屆時,特斯拉車主可以通過提供自動駕駛、按需駕駛服務賺錢。不過,這個“設想”顯然并沒有發生。

5. 下一代電池

2020年9月,馬斯克介紹了一款4680锂電池,他宣傳稱該電池約有啤酒罐大小,成本降低56%,能量是現有電池的5倍。

當時,馬斯克稱公司在矽谷的實驗室正在進行小批量試産,可能将會在未來一兩年内大規模、大批量生産。但生産時間尚不清楚。

目前,4680锂電池仍然沒有進一步消息。

6. 太陽能産業

特斯拉收購SolarCity後,一直表示對太陽能産業高度重視。2016年,特斯拉稱計劃每年生産1千兆瓦時的太陽能電池闆。

但2020年,特斯拉送出的報告顯示,隻傳遞了205兆瓦的太陽能電池闆,是SolarCity在2016年裝機容量的四分之一。

7. 不堵車的地下隧道堵車了

為了解決堵車問題,馬斯克的“無聊公司”(The Boring Comany)提出了使用地下隧道進行點對點行駛,并且宣傳行駛時速能達到250km/h,将“徹底解決堵車問題”。

不過,2022年,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國際消費電子展上,很多觀衆選擇體驗無聊公司的LVCC Loop地下隧道,卻發現這個宣傳“不堵車”的隧道竟然也堵車了。

據報道,當時很多觀衆不得不在隧道中排隊等待前方車輛行進,這相比地面堵車甚至更加難以忍耐。

此外,2021年5月LVCC地下隧道開啟運作時,最高時速僅64km/h,遠低于宣傳的250km/h。而且并不是自動駕駛,仍需要司機提供服務。

其實馬斯克這個地下隧道項目,好像就是地鐵嘛。

8. 送8萬人火星移民

2012年,馬斯克宣布利用15至20年時間,送8萬人去火星移民。

目前距離2027年隻剩4年,火星環境改造尚未開啟,也沒有載人航天器飛往火星,不知馬斯克移民火星計劃能否實作。

9. 4.2萬顆星鍊衛星

馬斯克曾經于2015年表示,“星鍊”項目将于2019年至2023年發射4.2萬顆衛星。但截止2022年,僅有3000餘顆衛星在軌飛行。

10. 送人類到太空繞月飛行

2017年,馬斯克表示将在2018年送兩名人類到太空進行繞月飛行,但直到今天該計劃仍未成行。

11. 2025年建成月球基地

2018年,馬斯克曾回應網友關于月球基地建造時間問題時表示,月球基地将于2025年完工。但目前,美國再次登月計劃還沒有實施。

12. 實作“龍飛船”動力着陸

2015年,馬斯克表示SpaceX“龍飛船”将實作動力着陸,但又于2017年宣布放棄該計劃。

13. 二級火箭回收

2016年,馬斯克宣布要完成二級火箭回收計劃;2018年11月宣布放棄。

14. 載人登月

2018年,馬斯克豪言壯語表示将于2020年實作星艦入軌,2022年實作載貨登月,2023年實作載人登月。

顯然,這次可能又是一次“畫餅”。

馬斯克“吹過的牛”,有些是的确能夠通過努力短期内實作的, 但有些卻也多少有些天馬行空的想象。

對此,有人認為馬斯克是靠不斷“畫餅”擷取融資;有人則對馬斯克崇拜佩服的五體投地,相信他的“吹牛”也遲早會實作。

出品|三言Pro 作者|DorAemon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