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蘭州蘭蘭軟梨"東方冰淇淋"

新甘肅 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于淑紅

初夏,記者走進玉蘭縣石川鎮"世界第一古梨園",萬畝梨園的人參梨樹像"綠龍"一樣盤繞在黃河岸邊。茶園位于梨園内,熱鬧非凡,座無虛席。一杯三泡桌,一個柔軟的梨,已經成為遊客的必備品。

"要是幾年前,夏天在茶園裡吃軟梨就很難了。十川鎮汽車村分店書陶世偉說,現在做軟梨行業大品牌,建冷庫,變為過去隻有冬春銷售的局限,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美味的軟梨。

梨的栽培曆史悠久,軟梨曆史悠久,100多年的梨樹約有9000株,許多梨樹已經生長了400年。秋季,果實呈綠色和黃色,味道微酸,隐藏到冬末和早春,柔軟而黑色,肉變成果肉,甜如蜜。把"褐蛾"放進水中,要從水果中除去融化,一包像蜜汁一樣進水,喝出的香味無與倫比,暖心,堪稱"東方冰淇淋"。就是所謂的"皮薄一包水,肉薄一團泥"。正如任先生在右文所寫,"冰雪軟梨,瓜果城第一奇。

玉蘭軟梨,2020年被選為"甜"特色農産品品牌。

"滿臉紅的人不拿,香味偏向泥濘。喝一碗軟果汁,不要要求醫生不要開處方。"2018年,上汽村桃園社的魏玉紅阿姨在央視用一首自編的歌曲演唱了軟梨品牌。從此,十川的"棕色"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成為水果的"特别"。

小軟,大行業。要做大軟梨産業,首先要保護古老的梨園。近年來,榆蘭縣加大對石川鎮梨園的保護開發力度,成立了專門機構,制定了保護古梨園的發展規劃和管理辦法,通過測繪、資訊采集、保護和修複,科學合理利用古梨樹資源,傳承古梨園耕作文化, 讓獨具特色的珍貴梨園煥發青春,年複一年,碩果累累,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柱産業。

在石川,有個叫魏永波的家夥,2011年回到村裡,與村裡105人共同贊助,籌得900萬元,在長坡村成立了玉蘭白桐果專業合作社,立志做大做強軟梨品牌。

如今,微永博的700噸冷庫解決了軟梨制冷和延長銷售的"瓶頸"。他圍繞軟梨,不斷翻新圖案,除了研究真空包裝罐,還開發了軟梨汁,大型水果産業鍊。

微永博注冊了"小偉哥"軟梨商标,南北進,參展,打通了南方的銷售管道。

"軟梨現在的銷量逐年好轉,尤其是在年銷售額達到1000萬元的南方城市。韋永博表示,軟梨成為"甜"品牌,知名度越來越高,國外客商紛紛報名。

在玉蘭,如"小維格"軟梨等衆多商标,如石川軟梨、德源果、恒谷、天基等。2015年,軟梨被農業部認證為農産品地理标志。

"推進生物病蟲害根除等新技術,加強古梨園核心區病蟲害綠色防治,推廣1000畝果袋技術,引導農民建立10個小型冷庫,繼續實施農業産業更新改造工程,提升軟梨品牌。榆蘭縣石川鄉黨委副書記徐曉紅說。

在做大做強軟梨品牌的同時,榆蘭縣從産品外觀包裝、曆史、人文、地理等方面挖掘潛力,開發三泡表、軟梨汁等産品,提升水果附加值;

去年,榆蘭縣石川工業園收購并出售了180萬斤軟梨,以每斤以上2元的價格購買,增加利潤360萬元,輻射帶動1500戶家庭均增加850多元。三家合作社開發了軟梨汁、軟梨三塔、梨茶、果糖等衍生物,收入約1200萬元。石川工業園冷庫年租金收入約72萬元,各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每年增加2.5萬多元,499戶戶戶設立檔案卡戶750元。

每年,玉蘭縣組織合作社參加各種全國性農産品推廣交易會和蘭潮博覽會、旅遊産品交易會、"一帶一路"文化旅遊交流活動等大型展覽,不斷提升産品影響力和市場意識。特别是一些農業專業合作社參與中央"星大道""遠家"、湖南衛視"天上向上"等節目,加大宣傳推廣力度,軟梨享譽海外。

玉蘭軟梨是"老中國人",被農業部評為"中國第一重要農業文化遺産"。2018年,榮獲"中國品牌商标博覽會"金獎。

目前,玉蘭軟梨走出省内,不僅在廣州、深圳、雲南麗江、西安、甯夏沙坡頭等地建立了銷售網點,還拓寬了線上銷售管道,建立了網店。玉蘭的軟梨成為玉蘭乃至甘肅的名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