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崇祯帝如果南遷,他會得到南方各派别、軍隊的擁護嗎?

崇祯帝如果南遷,他會得到南方各派别、軍隊的擁護嗎?

崇祯帝當皇帝後,手中有一手好牌,隻可惜什麼都沒撈到,落得一地雞毛。

崇祯帝登基初期,旁邊本有孫承宗、孫傳庭、盧象升、曹文诏、袁崇煥、洪承疇六位超級名将,本來用好這批人完全能輕松搞定李自成、張獻忠、皇太極等心腹大患,無奈崇祯帝性格上缺陷讓其接連出昏招,讓大好局面徹底喪失,最終落得一個吊死于煤山之上結局。

崇祯帝如果南遷,他會得到南方各派别、軍隊的擁護嗎?

北京在被李自成攻破前,崇祯帝本有機會将首都遷移到江南,但崇祯帝不願承擔相應責任,最終人生的機會從眼前流逝。

因為這個原因,無數人覺得崇祯帝如果選擇南遷,也許就不會有自缢煤山一事,陪都南京作為大明朝曾經的國都,南方官員忠誠度自然不用說,因而很多人覺得崇祯帝一旦南遷會不會和南宋一樣延續個百來年。

1644年,李自成農民軍距離北京城越來越近,崇祯帝很是擔憂,便和大臣們在朝堂上商讨南遷事宜,不少大臣均同意将國都遷往相對安全南京。

崇祯帝如果南遷,他會得到南方各派别、軍隊的擁護嗎?

不少忠于明王朝的大臣提出了自己計劃,天津巡撫馮元飏甚至準備了兩百船隻和五千騎兵,隻要崇祯帝決定南遷,他們就會迅速來到北京護送其去南京。這是個萬無一失的計劃,可崇祯帝始終沒能下定決定,最終錯失了最後機會。

按理說,崇祯帝應該南遷,畢竟南京城作為大明王朝的首都,相關配備很到位,崇祯帝到南京後可以立即辦公,畢竟大臣們也不敢反對他,畢竟他是大明王朝名正言順皇帝,威望依舊在。

崇祯帝之是以沒有南遷,在于朝中清流使壞,他們覺得崇祯帝應該按照祖訓“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時候南遷,會讓大明朝失去傳承和血性,實在不應該。

崇祯帝如果南遷,他會得到南方各派别、軍隊的擁護嗎?

在這群庸臣使壞下,崇祯帝喪失了最終機會,最終來到了生命終點煤山上吊而亡,崇祯帝走後,曾經勸說崇祯帝那股清流并沒有和他一樣選擇殉國,而是在李自成大軍進城後直接選擇投降。

崇祯帝猶豫不決讓他錯失了挽救大明朝的最後機會,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出,崇祯帝用人确實不足,而且能力和眼光不足以挽救大明朝。

換個角度來說,假設崇祯帝南遷,是否會讓大明朝如同南明一樣延續兩百來年。

崇祯帝如果南遷,他會得到南方各派别、軍隊的擁護嗎?

崇祯帝作為大明朝正統君主,在南京坐穩皇位完全沒懸念,可問題來了,崇祯帝在南京穩定後,是否有能力挽救危局?

想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崇祯帝是位血性帝王,确實沒錯,可實際上崇祯帝除了有些血性外,可他的能力完全不足以挽救危局,登基為帝後,先是除掉魏忠賢,接着孫承宗、孫傳庭、盧象升、曹文诏、袁崇煥、洪承疇六位頂級名将,在他神操作,相繼慘死,可謂一手好牌打到爛。

崇祯帝如果南遷,他會得到南方各派别、軍隊的擁護嗎?

這些人死後,大明朝再也沒有可用之才,面對如此艱難的背景,崇祯帝依舊神操作不斷,讓局勢一天天惡化,最終讓國祚已經延續276年大明朝徹底走向滅亡。

崇祯帝用人方面不敢恭維,有能力的人在其神操作下相繼死去,而那些沒能力隻會吹噓拍馬屁之人反而得到重用,這些人當政後,啥事不做整天瞎搞,最終讓大明朝徹底走向了滅亡。

2、崇祯帝除了用人上有大問題外,自身能力也難以拯救病入膏肓的大明朝,他登基後内有李自成、張獻忠起義,外有皇太極虎視眈眈,更為糟糕地是,朝中文武大臣還内鬥不斷。

朝中當權者東林黨人為了一己私利,壓根不顧大局,反對給商人收稅,将所有的壓力放在百姓身上,這讓百姓壓力很是沉重,最終忍無可忍無揭竿而起,可以說大明朝滅亡東林黨罪無可赦。這群不将國家利益放在首位的文官集團輔佐崇祯帝,大明朝還能長久,壓根不存在。

崇祯帝如果南遷,他會得到南方各派别、軍隊的擁護嗎?

文官上不靠譜,武将集團也是一群庸将,他們完全不顧國家利益,一直将擴大自身實力放在首位,才不管國家死活,崇祯帝面對這群人死後,很是無奈,可他沒辦法,隻能一步步屈服,讓他們得到想要利益。但這群武将獲得相關利益,壓根沒打算為國效忠,而是在關鍵時機,要不是跑路,要不就是儲存實力。

綜合所述:

崇祯帝能力本就不足,旁邊還有如此神隊友不願配合,因而我覺得就算崇祯帝去了南京,隻能延續一段時間,不太可能讓大明朝延續大百餘年,畢竟他身邊那群人壓根扶不上牆。

崇祯帝如果南遷,他會得到南方各派别、軍隊的擁護嗎?

對此,你們有什麼想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