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汽車業年度十大話題:#手機廠商與汽車廠商的你來我往#

2021汽車業年度十大話題:#手機廠商與汽車廠商的你來我往#

引言:表面上手機廠商與汽車廠商間你來我往,實際上彼此都在更廣闊的次元上摩拳擦掌。

在ICT領域,前有小米後有華為,一個在年初的“米粉節”,用百億美元的造車預算刷屏汽車圈,另一個在年末通過一場年度新品釋出會,讓全國汽車媒體于深圳再次齊聚一堂。

2021汽車業年度十大話題:#手機廠商與汽車廠商的你來我往#

回到汽車圈,當特斯拉Model π手機的消息,被坊間傳得有鼻子有眼的時候,9月28日,吉利汽車正式宣布進軍手機領域,并将通過全球技術和資源整合,面向全球市場,推出高端智能手機。

2021汽車業年度十大話題:#手機廠商與汽車廠商的你來我往#

表面上看,這不過是手機廠商與汽車廠商在跨界領域裡的你來我往,而實際上,放在更廣闊的視角下,其實是彼此在新的次元上摩拳擦掌。

其實,早在小米宣布造車之前,有關蘋果造車的消息就已經開始頻繁更新,而索尼更是拿出了自己的樣車和全新品牌辨別。在視覺識别技術和人工智能算法等領域突飛猛進的近兩年,這樣的信号勢必會讓國内ICT廠商們緊張起來。

從另一個角度更容易看出這樣的心态變化。從今年小米折疊屏手機倉促上陣、OPPO智能眼鏡小批量媒體投放,就能明顯看出,在全球範圍内,頭部廠商的風向已經不再聚焦于智能手機本身,更多的個人移動計算裝置方案當中,勢必将從使用者的身上向路上轉移。

2021汽車業年度十大話題:#手機廠商與汽車廠商的你來我往#

是以,我們能看到12月23日的華為年度新品釋出會現場,智能手機、數位産品都淪為餐前甜點,半個多月前剛剛亮相的AITO品牌首款車型,在本次釋出會中,用幾乎大半的篇幅來公布更為豐富的産品資訊。

次日,“華為四小龍”股價全線下跌,其中在本次釋出會上,作為“深度合作夥伴”的小康股份股價更是大跌10%,釋出會當日跌幅則超過7%。而有意思的是,在宣布造手機後,吉利的股價在随後一個月接連上漲,漲幅高達約20%。

此時人們也逐漸發現,當初越傳越真的特斯拉Model π手機,不過是一位來自意大利的科技圈網紅,向特斯拉緻敬的一系列渲染圖而已。

從“中華酷聯”到“華米OV”,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在過去十年的疊代過程與汽車市場之間,在看似迥然不同的表面下,實則殊途同歸。

2021汽車業年度十大話題:#手機廠商與汽車廠商的你來我往#

盡管在全球市場,三星無論是出貨量還是市占率都保持第一,但在中國市場,2014年小米取代三星奪冠,次年華為又再次拿下了三星第二名的位置。再加上2018年note 7的事件影響,三星在2019年徹底關閉了在華的最後一家手機工廠。

前面提到全球占有率排名中,三星目前也已經被小米、vivo、realmi、OPPO等國産品牌圍剿,江湖地位岌岌可危。

2021汽車業年度十大話題:#手機廠商與汽車廠商的你來我往#

表面上看,中國汽車市場似乎仍然有大半份額被外資品牌掌握,據乘聯會公布的資料,2021年11月,自主品牌零售市場佔有率為46.3%,但卻實作了6.9%的同比增長。再加上自主品牌頭部企業更強的産業鍊韌性,在席卷全年的晶片短缺中變不利為有利,強勢奪回合資車企的市場佔有率。

2021汽車業年度十大話題:#手機廠商與汽車廠商的你來我往#

換句話說,國産手機廠商和蘋果,各自在中低端和高端市場形成合力,先是将三星擠出了中國市場,接下來又用類似的方式在全球領域向三星發起沖擊。

而在起步差距相對更大的汽車領域,合資車企、二線豪華品牌也在自主品牌和新勢力的聯合圍剿下節節敗退,而傳統豪華品牌們又在高端市場被特斯拉迎頭痛擊。

随着領克、蔚來等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再次揚帆出海,相信類似的情況也遲早将在全球市場發生。

2021汽車業年度十大話題:#手機廠商與汽車廠商的你來我往#

由此不難看出,在手機AIoT業務上有了裡程碑突破的小米,要想在全球市場擁有更多發展空間,下場造車勢在必行。

在大國博弈的大環境下,不得不小心翼翼的華為,也不得不在插手汽車行業的過程中“顧左右而言他”。

特别是在目前的國際和市場環境下,華為作為合作夥伴的身份,注定無法像當年谷歌推出nexus時那樣,既不能在産品上放肆施展拳腳,也無法輕而易舉讓合作的車型“點石成金”,當然,對合作夥伴的股價影響除外。

2021汽車業年度十大話題:#手機廠商與汽車廠商的你來我往#

在這樣的視角下,與其說吉利宣布造手機是李書福與雷軍的一場PK,不如說這其實更像是2021年中國在全球範圍的進階battle。表面上看,今天手機廠商與汽車廠商間的你來我往,在未來很可能成為載入史冊的一頁恢弘序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