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一個楔形建築物将在塔斯馬尼亞島的一處秘密地點拔地而起,這不是一個普通的建築物,而是一個“黑匣子”,一個記錄人類文明毀滅過程的地球黑匣子。
人類文明會毀滅嗎?這沒有人能夠回答得出來,但如果人類文明毀滅了,我們需要讓後續文明了解其中的原因,是以我們需要建造這樣一個黑匣子。在人類文明誕生之前,地球上是否曾經出現過其它的史前文明呢?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很多人對此津津樂道,但遺憾的是迄今為止都沒有任何史前文明存在的蛛絲馬迹被我們找到,不過人類仍舊沒有否認史前文明的存在,畢竟地球的曆史太過漫長了。

地球已經46億歲了,而即便從南方古猿時期算起,人類文明也隻有短短的300萬年,是以從時間跨度上來講,在人類之前出現過其它的史前文明是存在可能性的。
那麼我們為什麼找不到有關史前文明的證據呢?同樣也是因為地球的曆史太過漫長了,數十億年的時間跨度會把一切痕迹抹平。回過頭來想一想,如果有朝一日人類文明毀滅了,那麼後續文明是否也會像我們尋找史前文明那樣去尋找我們曾經存在過的痕迹呢?肯定會。既然如此,我們不妨讓他們的找尋過程變得簡單一些,給他們留下一個“黑匣子”,一個記錄了人類文明毀滅原因的“地球黑匣子”。
“黑匣子”一詞我們并不陌生,因為每一架客機的尾部都安裝有這樣一台裝置,用以記錄飛機的飛行資料,一旦發生墜機事故,除去人員搜救之外,最為重要的事情就是尋找這個“黑匣子”。
黑匣子學名電子飛行記錄儀,事實上它既不是黑色的,也不是個匣子,黑匣子中記錄了飛行員從起飛到墜毀之前的所有對話記錄,還有飛機在飛行過程中的各種性能及技術參數,通過對黑匣子内資料的分析,人們可以推斷出飛行事故發生的原因,并以此為依據在未來的飛行任務前排查故障隐患,避免故障發展為事故。既然飛機上可以安裝黑匣子來記錄飛機的墜毀原因,那麼我們也可以給地球打造一個黑匣子,讓後人了解人類文明的毀滅過程。
人類文明存在危機嗎?危機談不上,但的确存在一些問題。
根據資料顯示,自《巴黎協定》簽訂以來,地球生态環境并未得到改善,反而愈加惡劣,地球平均氣溫非但沒有下降,反而繼續升高,極地冰架也是以變得不太穩定。而從生物資料上來看,地球物種的滅絕也有加速的趨勢。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由塔斯馬尼亞大學主導,一個“地球黑匣子”将要開始建造。根據公布的資料顯示,這個“地球黑匣子”的大小約相當于一輛巴士,它會自動收集并記錄氣溫、海洋酸度、土地使用、軍備擴張、能源消耗以及人口增長的相關資料,還會儲存與這些資料相關的新聞、文章以及會議公告。
地球黑匣子的主體由7.5厘米厚的鋼闆制成,内部裝滿了用來記錄資料的硬碟,一旦人類文明毀滅,那麼後續文明可以通過黑匣子中的資料了解人類文明走向毀滅的整個過程。
這聽起來的确不錯,但是這個東西真的有用嗎?從目前公布的資料來看,這個東西的确很結實,但真的結實到能夠經得住上億年的腐蝕嗎?如果人類文明的所有痕迹都被時間所抹平,這個黑匣子似乎也難以獨自留存下來。即便它能夠留存下來,它真的能夠被後續文明所找到嗎?地殼運動,滄海桑田,數億年之後,它也許隐藏在地底深處,也許被淹沒在深海之下,被發現的可能微乎其微。
相比“無法被發現”,更可怕的是“過早地被發現”。
隻是被後續文明所發現并不夠,重要的是要保證後續文明在發現黑匣子之後,能夠認識到這個東西的價值。文明是一步一步發展而來的,試想一下,如果史前文明為我們留下了這樣一個黑匣子,而我們在商周時期就發現了它,結果會怎麼樣呢?我們根本無法了解這是個什麼東西,我們會把它當成一座“神殿”,請能工巧匠将這些硬碟拆解得七零八落,最終在反複的戰亂和朝代的更疊之中化為齑粉。是以,這個地球黑匣子真正的意義,與其說是給後續文明留下的資料庫,倒不如說是給我們自己樹立的警示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