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記得“小蘿蔔頭”嗎?1949年被兩人殺害,一人被槍斃,一人被釋放

作者:悠閑呆呆

你還記得國小課本裡的“小蘿蔔頭”嗎?八個月大的時候被捕,八歲被殺害,短短八年時光都在監獄内度過

記得“小蘿蔔頭”嗎?1949年被兩人殺害,一人被槍斃,一人被釋放

小蘿蔔頭本名宋振中,是革命烈士宋琦雲和徐林俠的兒子,1941年出生于江蘇邳州。1941年9月和父母被捕,那時才八個月大的小娃娃,在監獄裡,沒有條件,導緻了營養不良,個頭特别小,頭大身小,獄中同志們就親切地稱他為“小蘿蔔頭”。

記得“小蘿蔔頭”嗎?1949年被兩人殺害,一人被槍斃,一人被釋放

小蘿蔔頭年齡很小,監獄看守員們對他的看管并不是很嚴,懂事的小蘿蔔頭就承擔起了互相傳遞消息的重任,成為了當時監獄同志之間“小情報員”。

1949年,國軍大勢已去,開始殘害革命同志,小蘿蔔頭和他的父母也沒能幸免,

殺害小蘿蔔頭的有兩個人。一個叫楊進興,當時擔任看守所所長,解放後潛逃到四川,後來被村民舉報被抓,在1958年被槍決。

記得“小蘿蔔頭”嗎?1949年被兩人殺害,一人被槍斃,一人被釋放

還有一個叫楊欽典,當時擔任看守所班長。解放後回到老家務農,直到2007年11月去世。

同樣是參與殺害了小蘿蔔頭的倆人,楊進興被槍決,為什麼楊欽典沒有被槍斃呢?

這得從楊欽典的經曆說起,

1918年出生于河南郾城,1940年楊欽典考入了由胡宗南主辦的西安軍教導團。

楊欽典從軍校畢業,又被分到胡宗南部騎兵部隊,成為了一名騎,後來被蔣介石看重,調到他的警衛團,成了蔣介石的一名警衛員。沒多久楊欽典調到白公館看守所當班長,負責看守關押在白公館内的革命同志。

記得“小蘿蔔頭”嗎?1949年被兩人殺害,一人被槍斃,一人被釋放

當時小蘿蔔頭和他父母就被關押在這白公館。在剛到白公館的時候楊欽典也按照上面的要求,用殘忍的手段對待這些革命志士,沒有一絲的憐憫。随着接觸的時間長了,楊欽典開始發現這些革命同志都是個好人。楊欽典對于這些同志的看法發生了改變,在自己值班的時候給他們幫助,盡量讓他們好過些

當這些革命同志看到楊欽典的變化。在閑聊的時候知道楊欽典出身,世世代代都是農民,并未做過什麼壞事。感覺楊欽典是有可能會被感化,可以争取,經過他們努力,楊欽典思想開始轉變,幫助獄中革命同志交換情報,傳遞書信。

1949年4月,國民黨的氣數已盡。蔣介石氣急敗壞之下便下令對被捕的革命志士進行大屠殺,當時楊欽典的楊進興任務就是殺害小蘿蔔和其他革命烈士,楊欽典當時卡住了小蘿蔔頭的脖子不忍心去手,看到楊欽典這樣,楊進興狠心的拿着匕首捅了下去,結束了小蘿蔔頭年僅八歲的生命。

到1949年11月,蔣介石再次對囚禁在監獄内的同志進行最後的殺害。大屠殺的夜裡是楊欽典值班,當時隻有楊欽典和李育生倆人看守白公館,白公館内有19名革命同志即将被殘殺。楊欽典心裡十分沖突,自己手上已經沾染了小蘿蔔頭的鮮血,一旦解放軍來了,自己肯定會死。于是想到把白公館内的革命同志給放了,希望能将功贖,猶豫不決。牢内的同志看出了他的心思,于是趕緊勸說他,讓他争取生路。楊欽典當時說出了自己心中的顧慮,說解放軍能放過他嗎?革命同志們就和他解釋了隻要功大于過,絕對會從寬處理,楊欽典在關鍵時刻保全了19名革命同志的生命。1949年11月30日解放重慶。第二天楊欽典前往重慶市警察局自首。當時的革命同志等人替他作證,關鍵時刻拯救了19名革命同志的生命,請求從寬處理。

記得“小蘿蔔頭”嗎?1949年被兩人殺害,一人被槍斃,一人被釋放

經過慎重考慮,對他既往不咎,并給他安排了工作,但是他心裡對殺害小蘿蔔頭,深深自責,沒有接受黨的安排,回到了老家,于2007年去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