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軍為什麼後來特别能打?#
新四軍第7師本來就是新四軍中人數最少的師,還不怎麼愛打仗,為什麼會成為新四軍和毛澤東的“掌上明珠”呢?
新四軍第7師的定位:從“刺刀”到“印鈔機”
皖南事變後不久,1941年5月,第7師正式成立,當時全師總兵力隻有0.19萬人。因為第7師根據地是皖江地區,地理位置優越,華中局書記兼
新四軍政委劉少奇,對第7師的定位是“戰略機動部隊”,是“插在華中日軍的心髒地帶的刺刀”
,并且任命很硬氣的張鼎丞老将軍作為第7師的師長,準備大幹一場。
1942年3月,劉少奇去了延安,饒漱石接任劉少奇,成為新的華中局書記兼新四軍政委。饒漱石曾是毛澤東的“優秀學生”、“錢袋子”和“救火隊員”。除了不懂指揮打仗外,
饒漱石是一個非常全能的進階人才,是毛澤東麾下能力最強的外交專家
,也是中央為數不多的談判專家、情報專家、管理專家和經濟專家。

高崗和饒漱石,都是毛澤東早期重點培養的人才
抗戰前期,饒漱石和王明在蘇聯共同起草了著名的《八一宣言》,也就是國内所說的《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之後
饒漱石奉毛澤東的指令,經常穿梭于法國、英國、加拿大和美國等發達國家
,發動海外愛國華僑,為八路軍和新四軍募集了大量錢物(相當于孫中山早期的主要工作)。很多愛國華僑青年,包括加拿大的白求恩等外國專家,都是饒漱石帶到延安的。
饒漱石主持新四軍大局後不久,
毛澤東和中央70%以上的經費,都來自新四軍
,這其中第7師的貢獻最大,
饒漱石把第7師的定位從“刺刀”,改為“印鈔機”和新四軍情報中心之一
。
饒漱石在新四軍雷厲風行的改革
新四軍初期“又窮又弱”,“山頭林立”,軍長葉挺被政委項英完全架空,而且還需要八路軍經常從經費和人員上進行援助,情況非危急和複雜。饒漱石被毛澤東空降到新四軍“救火”,但也遭到政委項英無情打壓。
饒漱石主持大局後,雷厲風行,對新四軍實行從頭到腳的改革,徹底清除前任政委項英一派的影響,由于陳毅“同情項英一派”,
饒漱石大怒,直接給陳毅安上“十大罪狀”和“隻會下幾盤臭棋,不會打仗”的“罪名”
,對陳毅進行像犯人一樣的批判,當時新四軍的所有進階将領和幹部,已經沒人再敢和陳毅接觸,
用陳毅自己的話說是:别說人,“鬼都不上門”
陳毅元帥
“一個軍長,竟然不會打仗”,新四軍情況依然不容樂觀,毛澤東不敢冒險支援陳毅,隻能選擇信任和支援自己的學生饒漱石,結果把陳毅調到延安修養。直到新四軍番号取消,陳毅也沒再回新四軍總部。
饒漱石給新四軍的上司施加很大的“業績壓力”,奉行“要麼能幹,要麼滾蛋”的粗暴政策。連軍長都被整得那麼慘,整個新四軍高層将領和幹部,都籠罩在“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政委來談話
”的陰影之下。
為了讓最快出業績,饒漱石也開始包庇部下,新四軍發生不好的事情,對毛澤東也有所隐瞞。新四軍的情報機構開始踩在紅線的邊緣,和汪精衛和汪僞特務有點“暧昧”。新四軍的7個主力師,
“要麼能打,要麼能賺,要麼能擴大地盤”,饒漱石是不給沒能力的新四軍幹部留位置的
“印鈔機”第7師有多富?能養20個甲級師
新四軍成立于1937年,1946年6月國共徹底撕破臉,全面内戰開打,新四軍和其下轄的部隊番号也陸續取消,到1947年春,新四軍的“青天白日”帽徽和部隊番号全部取消,完成改編。
根據新四軍參謀長賴傳珠的日記記載,從1942年底,到1947年初,在這短短4年多時間,
第七師上繳給新四軍總部和饒漱石的現金和物資(包括黃金、資金、銀行存款、藥品和工廠裝置等),折合總計超過
100多萬兩黃金
而在這4年多時間,
新四軍和饒漱石上繳給毛澤東和中央的現金和物資,折合有70多萬兩黃金,在“賺錢”方面,新四軍比八路軍強很多
,毛澤東對新四軍從操碎了心到非常滿意,這其中第7師的貢獻師很大的。
根據新四軍的規定,第7師隻需上繳三分之一的财政總收入,三分之一留第7師,三分之一留根據地。僅僅4年多時間,
第7師的财政總收入折合高達300萬兩黃金
,在所有新四軍和八路軍中,絕對是最富的一個。
賴傳珠的日記中,還記載了這樣一個細節:1944年1月到1945年1月的一年間,不算其他物資,隻算第7師上繳的現款和黃金,就折合超過20多萬兩黃金。
20萬兩黃金,按照當時國軍的最高供給标準,可以供養20個甲級師一年
國軍的甲級師是1.8萬人左右,乙級師是1.3萬人左右,丙級師是1萬人左右
。如果賴傳珠的日記沒錯的話,平均算下來,第7師年均上繳給新四軍總部的現金和物資,折合是20萬到25萬兩黃金,可以養三四十萬“國軍甲級師”的主力野戰軍。
“印鈔機”第7師是怎麼練成的?
新四軍後期,7個主力師都變得很富了,每個主力師都有不少自己的“産業”,其中第7師就是最富的那個。饒漱石是個工作狂,經常下部隊視察,饒漱石在新四軍兼任20多個核心職位,給每個師都派去了不少生産建設人員、稅務人員、财務人員和情報人員等精幹人才。
第7師一開始也是一窮二白,
第7師的崛起,蔡輝和葉進明的貢獻很大
。葉進明原來是新四軍總部的總兵站站長和供給部副部長,蔡輝是第6師的一個辦事處主任。饒漱石為了把第7師打造成“印鈔機”,把很能打仗的第7師師長張鼎丞,一直留在自己身邊指揮打仗,而把蔡輝和葉進明送去第7師搞經濟貿易。
1942年,饒漱石把葉進明派到第7師去做供給部的部長和财經處的處長,把蔡輝送去第7師當财經處的副處長和皖江貿易管理總局的局長
第7師打大戰不太行,但畢竟是野戰主力師,打打僞軍和大漢奸,還是綽綽有餘的。皖江地區的這些僞軍和大漢奸如果不配合第7師做貿易,就一粒糧食也買不到,如果完不成日軍的征糧任務,就會被日軍打死。這些僞軍和大漢奸不僅不敢得罪第7師,而且還要幫第7師“幹活”:打通并保護貿易通道、掩護運送新四軍的傷員和暴露的地下黨、打探日軍情報等。
第7師的優勢是:對貨物隻征一次稅,提供當時最可靠的安全貿易通道。由于第7師的信譽很好,皖江地區很快成為江南最大的貿易交易市場,
很多重慶方面的政商和日軍的政商,也來這裡做生意
。很快第7師的野戰部隊從0.19萬人翻10倍多,達到兩萬多人,
兩萬多人全部裝備了日式最先進的武器裝備
,财政稅收更是達到“驚人的數目”,可以幫助新四軍富養幾十萬野戰軍和近百萬的民兵。
繁榮上海經濟:原新四軍的經濟“土專家”團,完勝國民黨的經濟專家團
上海解放後,“華東王”饒漱石兼任上海的第一任市委書記,陳毅兼任第一任上海市長。
饒漱石在建設上海期間,仍然重用了原新四軍的經濟“土專家”團和情報系統。
在國民黨手中的上海,物價飛漲,在經濟“土專家”團的手中,上海經濟卻穩定且繁榮。當時連蘇美歐的媒體都不得不誇贊:新上海的經濟繁榮是一個奇迹。喜歡“鮮曆史”的文章,就快關注我吧,多多支援“鮮曆史”的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