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八路軍最頑強的一戰,兵力損失過半,兩個傷兵後來都成為中将

八路軍最頑強的一戰,兵力損失過半,兩個傷兵後來都成為中将!

大宗家,位于山東陵縣,是八路軍115師開辟根據地活躍的地區,也是日軍重兵掃蕩的重地。日軍在攻占武漢後,對冀魯邊區展開了瘋狂的掃蕩,但都被八路軍多次粉碎,而當時八路軍打得最為慘烈、頑強的一戰,當屬大宗家突圍戰。

八路軍在取得多次反掃蕩勝利後,第115師東進抗日挺進縱隊第5支隊一部在開辟德平、陵縣一帶地區,駐防于大宗家時,消滅了千餘人的漢奸隊,建立政權之後在此長期駐紮,久未移動,由于情報阻塞,部隊遭到日軍突襲,一度陷入重重包圍,一場惡戰由此開始。

八路軍最頑強的一戰,兵力損失過半,兩個傷兵後來都成為中将

支隊長曾國華率領的5支隊部及所屬5團(欠第2營)于1939年3月27日到達陵縣東部大宗家一帶做短期休整,一連住了3天。第3天晚上搭台唱戲,軍民共慶勝利。5支隊的這一舉動,被德縣日軍派出的情報人員偵知。

日軍判斷,出現在大宗家地區部隊的番号是“八路軍特别縱隊及其所屬第5支隊”,其兵力達數千人馬,而且是曾經在平型關大戰中擊敗不可一世日軍的隊伍,日軍對此十分惱恨,決定進行報複,可謂冤家路窄,狹路相逢。

為了徹底地偵察八路軍第5支隊的動向,日軍第5師團的騎兵大隊,配屬步兵某聯隊的半個小隊、野戰炮兵第5聯隊第8中隊的一個小隊以及兵站汽車某中隊的一個分隊,後又調集了德縣、商河、臨邑、東光、鹽山、平原等地的警備部隊800餘人進行後續增援,大宗家附近的日軍時傾巢出動,逐漸合圍大宗家。

八路軍最頑強的一戰,兵力損失過半,兩個傷兵後來都成為中将

敵步兵分兩路縱隊直插大宗家和侯家之間,然後又左右分開,像兩條毒蟒将兩村緊緊圍住,并逐漸縮小包圍圈,并向各當面遭遇之八路軍展開攻擊。日軍來得相當迅速突然,完全出乎八路軍的意料。駐大宗家的哨兵首先發現敵情,5團團長龍書金立即組織部隊奮力抗擊,團政委曾慶洪馬上向支隊報告敵情。

當支隊長曾國華聽到槍聲,接到報告時,敵人已将大宗家和侯家分别包圍,電話線也被切斷。此時求援已不可能,隻能各自獨立應戰。曾國華一面組織支隊機關和警衛、通信分隊阻擊敵人,一面派通信員立即通知大宗家的5團團部和趙玉枝家的5團1營,要沉着應戰。

4天之後,大宗家戰鬥仍在緊張地進行,日軍的援軍陸續趕到,局勢對我愈加不利。團長龍書金、政委曾慶洪以及特派員謝甲樹分頭率領戰士占據有利地形抗擊日軍的進攻。我軍雖然創造了攻防戰史上的奇迹,但部隊傷亡很重,敵我雙方短兵相接,展開了逐房逐屋争奪的肉搏戰。日軍兇悍野蠻,八路軍更是勇猛頑強。

八路軍最頑強的一戰,兵力損失過半,兩個傷兵後來都成為中将

1連5班為掩護主力轉移,與前來追擊的日軍浴血奮戰,一直打到晚上,最後全部壯烈犧牲,與敵鏖戰一整天的5團特務連也損失殆盡。與此同時,在其他村子裡的部隊也都突圍成功。

為了防止敵人再次合圍,曾國華帶支隊部和5團餘部經趙玉枝家東北的高家莊,跨過大宗家旱河,轉移到德平縣義渡口休整。大宗家戰鬥随着如血晚霞的到來,緩緩落下了帷幕。

戰後統計,敵酋山田大佐被擊斃,而八路軍5團團長龍書金負傷緻殘、團政委曾慶洪、政治處主任朱挺先、團特派員謝甲樹犧牲,防守大宗家的八路軍兵力損失過半,尤其是5團這個主力團,是整個抗戰時期打得最慘烈、犧牲最大的一次戰鬥。

戰後不久,5支隊就将4團編入5團,以恢複5團的元氣和實力。從鄉親們收屍及部隊整編看,大宗家戰鬥中我軍1700餘人,傷亡當在半數甚至更多一些。

八路軍最頑強的一戰,兵力損失過半,兩個傷兵後來都成為中将

值得一提的是,參加這次戰鬥的有兩位來自通遼的兄弟,哥哥叫劉存智,生于1924年,弟弟叫劉存信,生于1926年,他們村參加八路軍的有7個人,隻有他們最終活了下來。而他們兄弟倆都參加了大宗家戰鬥,兩人也在此次戰役中受了重傷,傷好後又都雙雙加入了中國共産黨。

在之後的戰争中,劉存智和劉存信兩兄弟都是越戰越勇,屢立戰功,劉存智先後參加了解放南澳島、南澎島等戰役戰鬥,參加了抗美援朝,劉存信則先後參加了參加了遼沈、平津、衡寶等戰役,1988年,當年大宗家突圍戰中的兩個傷兵兄弟劉存智和劉存信又都被授予了中将軍銜,一門出了兩位中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