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海州舊事|從海州走出來的中國現代軍樂之父

作者:市橋人家
海州舊事|從海州走出來的中國現代軍樂之父

音樂很早以前就在軍隊生活中出現了,十七世紀末和十八世紀初,軍樂隊受到各國的重視,正式組織起來。1678年,英國皇家近衛隊成立了第一支軍樂隊,使用銅管樂器和鼓,是為現代軍樂的象征。中國古代也有軍樂,炎黃的涿鹿大戰擊鼓吹号角、韓信十面埋伏唱楚歌,中國古代軍樂在戰争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海州舊事|從海州走出來的中國現代軍樂之父

到了唐代的《秦王破陣樂》,使中國古代的軍樂逐漸完善。現代軍樂的銅管吹奏,發聲高亢嘹亮,喧嚣的效果更為明顯,氣勢恢宏壯觀,樂曲渾厚流暢,給人以強烈感染和鼓舞。遠比之竹、木等材料制成的排蕭,竹笛、唢呐強許多倍,因而被各國認可。

海州舊事|從海州走出來的中國現代軍樂之父

我國現代軍樂創始者為海州人李映庚,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李映庚出生在闆浦(現連雲港市海州區)一個商人家庭。李映庚,字嘯溪,又字躍西。清末,蘇北地區流行昆曲,李映庚自幼喜愛音律,且善彈琵琶,谙熟昆曲、平劇、聲樂。

海州舊事|從海州走出來的中國現代軍樂之父

他和其弟李燕卿經常相聚一堂,彈唱切磋技藝,時常聚集票友在他家演唱昆曲,自娛自樂。長年的演練,他的昆曲演唱水準不斷提高,在北方昆曲界頗有名氣。梅蘭芳的老師“老夫子”陳德霖、四大名旦的老師“平劇通天教主”王瑤卿都曾跟他學過昆曲。

海州舊事|從海州走出來的中國現代軍樂之父

光緒十五年,李映庚44歲考中進士,在直隸省遷安縣任知縣,不久升知府,後在正定、大名、天津、保定等府任職。一次他去大名府上任,途中投宿一家客棧。李映庚穿着樸素,輕裝簡從,店家以普通客人安排在偏室,讓他與小童住在一起。晚間客棧正房内燈燭輝煌,熱鬧非凡,派小童暗中打聽,知是本地新上任知縣在此大擺筵席。

海州舊事|從海州走出來的中國現代軍樂之父

李映庚讓店主請知縣來見,這位知縣不知道李映庚是何人?态度傲慢。對李映庚的勸說不屑一顧,竟狂言道:“為官一任,吃點喝點有何值得大驚小怪的,笑話!”當李映庚告知他是新來的上司時,吓得慌忙跪地請罪。李映庚說道:“此方地瘠民貧,實在供應不了你這樣的豪華生活,你不需要接任,回去聽參。”後知縣暗中托人求情,給李映庚送了一筆厚重禮金,李映庚拒收,呈文參掉他的官職。

海州舊事|從海州走出來的中國現代軍樂之父

李映庚在直隸任上時,正是西方列強侵略中國之時,國内反帝愛國熱潮湧起,變法圖強思潮對他産生了強烈的影響。他在《都門感事》五首七言律詩中痛斥八國聯軍是“妖蛇”、“豺狼”;對祖國“山河寸寸刳”、“蒼黎凄怆無家别”的悲慘遭遇,痛心疾首。後日俄在東北發生戰争,李映庚奉調北上守邊,未到任俄國已戰敗,遂回天津任知府。(市橋人家 原創:馬鑒堯 。)

海州舊事|從海州走出來的中國現代軍樂之父

此時袁世凱正在天津小站訓練新式軍隊,跟洋人的關系不錯,軍中教官請的是洋人,袁世凱欲仿效外國陸軍建制,建立一支北洋軍樂隊。袁世凱深知李映庚精通音律,便請他為新軍教育訓練軍樂隊。李映庚從西歐購買了一批銅管樂器,參照國外陸軍建制,為新軍建立了一支軍樂隊,并成立軍樂傳習所,自己兼任所長,親授軍樂。

海州舊事|從海州走出來的中國現代軍樂之父

新軍軍樂隊成立後,袁世凱請慈禧來小站檢閱,李映庚的軍樂隊演奏了《馬賽曲》。慈禧聽後甚感新奇,正在準備對法國等夷邦開戰的她,還不知道這演奏的正是法國革命歌曲。慈禧聽得是喜滋滋的,當即獎賞了李映庚,他全部分發給樂隊隊員,以鼓勵他們更加刻苦訓練。

海州舊事|從海州走出來的中國現代軍樂之父

新軍軍樂隊的演出成功,遭到新軍雇用的西洋樂隊忌恨,他們集體離去。李映庚決心自己創作中國的軍樂,他先創作軍歌歌詞,報經袁世凱同意,又根據歌詞譜寫樂曲。李映庚對昆曲的曲牌進行改編,按進行曲的節奏,曆經3個月修改,完成了十餘首軍歌傳遞樂隊演練。他曾在《上袁尚書第二禀》中,闡述了他對軍樂創作及音律特征的見解,成為我國很有見地的音樂學論文。

海州舊事|從海州走出來的中國現代軍樂之父

光緒三十四年(1908),李映庚任保定知府,空睱時整理自己創作的軍樂譜,共4卷《軍樂稿》,于宣統元年(1909)春,拓印出版,今藏北京圖書館。李映庚在自叙中,簡要評述了中國音樂發展史,附錄的兩篇為上袁世凱書,一篇說明創作意圖,一篇答客難,讨論樂理。

海州舊事|從海州走出來的中國現代軍樂之父

《軍樂稿》一卷本内容是研究比較中西音樂的異同;二卷本為頌歌,旋律舒緩莊重,用于各種慶典;三卷本為軍中散曲,乃《軍樂稿》之精華,包括“兵歌”21 阙,“将歌”8阙,“得勝歌”4阙,“軍挽歌”4段7阙等4部分,作者在曲中大聲疾呼全國軍民團結抗戰,打倒列強,保衛國家;四卷本是“練音北調”和“練音南調”,為軍樂隊平時練習的曲譜。《軍樂稿》是我國現代第一部軍樂專著,李映庚因而成為我國現代軍樂之父。

海州舊事|從海州走出來的中國現代軍樂之父

民國四年(1915),袁世凱複辟稱帝,李映庚以言官身份上書谏止,因無法阻止袁世凱的皇帝夢,遂與袁氏決絕,憤然辭官,回歸海州故裡。一生清廉的他,地無一壟,房無半間,生活極度艱難。李映庚的莫逆之交,曾任山西省省長的金水,得知他的困境,饋贈銀洋數百,助他暮年生活。李映庚用銀洋買了幾間草房栖身,餘錢均用于家鄉,第二年初,李映庚在貧病中辭世,終年71歲。

(市橋人家 原創:馬鑒堯 。)

圖檔選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