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皮定均62歲因空難去世,遺骨葬在八寶山,為何15年後将其一分為二

放眼全球,中國應該是對身後事最為看重的一個國家了,受過去傳統文化和思想的影響,中國人普遍有着“死者為重”的思想,對于逝者的後事也會十分重視。

在中國的喪葬禮儀中,過去對死者的尊重展現在棺木與陪葬品的價值,近現代流行火葬後則展現在墓地的位置,比如許多革命先烈的骨灰就被安葬在八寶山公墓,

象征着一種榮譽與褒獎。

01

但無論是土葬還是火葬,都需要保證死者屍身或是骨灰的完整,這是對死者的尊重。然而在1991年,中央卻曾經收到一個讓人意外的請求,開國将軍皮定均的夫人張烽提出,希望組織上能同意将丈夫的骨灰遷出八寶山,一分為二安葬在兩個不同的地方。

張鋒會提出這樣的要求當然是事出有因,而原因要追溯到皮定均将軍去世之前了。

皮定均62歲因空難去世,遺骨葬在八寶山,為何15年後将其一分為二

1976年皮定均将軍因眼疾住院,即将接受眼部手術,但七月份的時候我軍即将進行三軍演習,他之前聽說自己沒到場,将士們就士氣低迷,于是他決定這次不管怎樣都要出席。

醫生出于對他身體情況的擔憂,多次拒絕他的出院邀請,

但皮将軍心意已決,依舊堅持出院。

誰也沒想到在乘坐直升機前往演習地點的時候會發生空難,皮定均将軍就這樣犧牲了,年僅62歲,之後組織上按照相關的規定,尋回皮定均的屍骨後,将其火化并且安葬在八寶山公墓。

皮定均62歲因空難去世,遺骨葬在八寶山,為何15年後将其一分為二

作為一個死後有資格被葬在八寶山公墓的人,皮定均的前半生可謂是轟轟烈烈,河南淪陷後他被派往豫西地區,1944年左右這裡處于國民黨的管控之下,他們不留餘力地在民間诋毀共産黨的形象,導緻群眾對我軍将士毫無信任,是以我軍初入豫西的時候也遇到了很多困難。

但皮定均沒有絲毫畏懼,迎難而上,先後從日軍手上奪取了施工中的飛機場和鐵路,将數萬名被奴役的民工解救出來,用行動證明了八路軍保衛人民的決心,讓一切難題迎刃而解。

02

在當地建立了根據地之後,皮定均時刻注意與群衆聯絡,他經常告訴部下,人民群衆很多時候就是部隊的制勝關鍵,老百姓雖然手無寸鐵,

但卻能夠提供八路軍最需要的物資和情報,隻有密切聯系群衆,才可能走得長遠。

皮定均62歲因空難去世,遺骨葬在八寶山,為何15年後将其一分為二

在他的正确上司下,豫西根據地逐漸發展壯大,人民的日子也越來越好。最終皮定均也實作了自己的諾言,将當地的日軍以及日僞軍部隊全部殲滅,讓當地的老百姓重新拿回了自己的土地。

豫西當地的人民革命鬥志也十分高漲,這不僅僅是因為共黨的政策激勵,與皮定均本人的人格魅力也有很大的關系,

他們的熱情在戰争時期對我軍的抗日事業起到了極大的助力。

皮定均62歲因空難去世,遺骨葬在八寶山,為何15年後将其一分為二

皮定均與豫西人民有着很深的感情,多年後當地人民已經過上了安定的生活,皮将軍也前往其他地方工作,但當地人民卻從未忘記他的恩情。是以在得知皮定均去世之後,當地群衆派出幾個代表找到張鋒,希望能夠将皮定均将軍的骨灰安葬在豫西,

讓大家能有機會去緬懷祭拜。

03

當地群衆的這種心情是可以了解的,畢竟皮定均對于他們來說可謂是再生父母,而皮定均本人對于豫西也有着别樣的感情。

于是在見完了豫西老鄉之後,皮定均的夫人張烽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最終提出,希望能夠将丈夫原本安葬在八寶山中的公墓一分為二,一份送到豫西去安葬,

讓當地人民有祭拜他的機會,另一份則就安葬在竈山上,這裡就是皮定均發生空難的地方。

皮定均62歲因空難去世,遺骨葬在八寶山,為何15年後将其一分為二

組織上經過慎重考慮,最終決定尊重家屬的意願,取出了皮将軍的骨灰,并且按照張烽的要求送往兩個不同的地方安葬。安置好了丈夫的骨灰之後,張烽回憶起丈夫曲折的一生,心中也是感慨萬千。

最後她親自為皮定均書寫了碑文,用“九死一生”概括總結了皮将軍的革命生涯,這也是最貼切的形容,畢竟皮将軍直到死前還一心想為國家群組織做貢獻,這樣的老革命家值得我們敬佩和銘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