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曆來就是軍事重鎮,曆史上更是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是以解放戰争一爆發,老蔣就指令劉峙指揮30萬大軍對中原解放區發動了全面進攻。當時中原軍區全部兵力加起來僅有6萬人,面對敵衆我寡的不利局面,中原軍區隻能設法突圍。要突圍,就要有部隊負責斷後掩護,最終時任中原軍區副司令員的王樹聲将這個任務交給了皮定均的一旅。

皮定均14歲就參加了革命,15歲正式加入紅軍隊伍,并跟随部隊參加了長征。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後,他出任129師特務團團長,率部在太行山和日僞軍作戰。不久後因戰功出任太行軍區第5軍分區司令員,率部攻克日僞據點80多處,打得敵人聞風喪膽。1944年夏季,國軍在豫湘桂戰役中一潰千裡,37天丢掉了38座城鎮,豫西大部淪入敵手。
看着日寇在豫西橫行,皮定均怒不可遏,他立即向上級請求前往豫西抗日,上級經過考慮後同意了他的請求。不久後八路軍豫西抗日獨立支隊正式成立,皮定均出任支隊司令。部隊挺進豫西後,打炮樓、撥據點;除漢奸,殺鬼子,打得當地日僞軍心驚膽戰。在皮定均的指揮下,豫西敵後抗日根據地很快就建立了起來。當時全國僅有19塊敵後抗日根據地,豫西就是其中之一,皮定均能力之強,可見一斑。
抗戰勝利後,皮定均出任中原軍區第一縱隊第一旅旅長。正是因為他善打硬仗,是以這次王樹聲才将掩護主力部隊突圍的重擔交給了皮定均。1946年6月末,中原軍區主力部隊開始向西突圍,皮定均率一旅負責斷後,和數倍于己的敵人血戰了整整三個晝夜。完成掩護任務後,皮定均并沒有跟随主力向西走,而是選擇了向東突圍。
東面是敵人防禦的重點,劉峙在這裡部署了4個整編師12萬兵力,并構築了十餘道防線嚴陣以待。那麼皮定均為何還要向東突圍呢?目的就是把這十幾萬敵軍帶走,為已經突圍的主力減輕壓力。劉峙發現皮旅突圍後,立即指令部隊尾追,皮定均見敵人跟得緊,指令部隊撇開大道鑽進了大别山中。走山路,國軍遠遠不是解放軍的對手,很快就被皮旅甩在了身後。
經過近20天的艱苦行軍,皮旅于7月13日來到了大别山的出口毛坦廠,前面就是一馬平川的皖東平原。一旦進入平原地帶,敵人就可以乘汽車追擊,戰士們必須要靠雙腳跑赢汽車的四個輪子才有生機。為了加快行軍速度,皮定均下令部隊徹底輕裝,戰士們除了武器彈藥和身上穿的衣服鞋子之外,其他所有的東西全都丢掉了。
之後的四天時間裡,皮旅的官兵們以每晝夜150裡的速度向前狂奔,于16日下午來到了距合肥城北35公裡處的吳山鎮。一連4天強行軍,不少戰士的體力已經達到了極限,疲憊至極,一坐下就睡着了。二團團長鐘發生見狀十分不忍,就向皮定均建議讓戰士們休整一天後再出發。不料皮定均不僅沒有答應,還下令部隊吃完飯後立即出發。
鐘發生
鐘發生和皮定均是老戰友,兩人一起在豫西并肩作過戰,感情深厚。此時他見皮定均如此“不近人情”,當即發了火,直接對皮定均吼道:“你算什麼英雄?怕死鬼!在這裡休息一天有什麼了不起?敵人來了,老子去打!”皮定均知道鐘發生是個直性子,心疼戰士,是以并沒有責怪他,而是耐心地向他解釋說敵人正在淮南路兩側搶修工事,如果讓戰士們休息一天再過淮南路的話,勢必要強攻,将會增加不必要的傷亡。
鐘發生久經戰陣,當然知道和敵人搶時間的重要性,是以他聽完皮定均的解釋後,就起身去動員戰士們馬上吃飯,吃完飯立即出發。結果戰士們一刻也沒有耽擱,搶在敵人工事修好之前越過了淮南路。三個小時後,敵整編48師就趕到了淮南路,此時皮旅已經遠在幾十裡開外了。鐘發生得知這個消息後對皮定均極為佩服,1955年授銜的時候,鐘發生被授予大校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