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历来就是军事重镇,历史上更是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因此解放战争一爆发,老蒋就命令刘峙指挥30万大军对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当时中原军区全部兵力加起来仅有6万人,面对敌众我寡的不利局面,中原军区只能设法突围。要突围,就要有部队负责断后掩护,最终时任中原军区副司令员的王树声将这个任务交给了皮定均的一旅。

皮定均14岁就参加了革命,15岁正式加入红军队伍,并跟随部队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出任129师特务团团长,率部在太行山和日伪军作战。不久后因战功出任太行军区第5军分区司令员,率部攻克日伪据点80多处,打得敌人闻风丧胆。1944年夏季,国军在豫湘桂战役中一溃千里,37天丢掉了38座城镇,豫西大部沦入敌手。
看着日寇在豫西横行,皮定均怒不可遏,他立即向上级请求前往豫西抗日,上级经过考虑后同意了他的请求。不久后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正式成立,皮定均出任支队司令。部队挺进豫西后,打炮楼、拨据点;除汉奸,杀鬼子,打得当地日伪军心惊胆战。在皮定均的指挥下,豫西敌后抗日根据地很快就创建了起来。当时全国仅有19块敌后抗日根据地,豫西就是其中之一,皮定均能力之强,可见一斑。
抗战胜利后,皮定均出任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旅长。正是因为他善打硬仗,所以这次王树声才将掩护主力部队突围的重担交给了皮定均。1946年6月末,中原军区主力部队开始向西突围,皮定均率一旅负责断后,和数倍于己的敌人血战了整整三个昼夜。完成掩护任务后,皮定均并没有跟随主力向西走,而是选择了向东突围。
东面是敌人防御的重点,刘峙在这里部署了4个整编师12万兵力,并构筑了十余道防线严阵以待。那么皮定均为何还要向东突围呢?目的就是把这十几万敌军带走,为已经突围的主力减轻压力。刘峙发现皮旅突围后,立即命令部队尾追,皮定均见敌人跟得紧,命令部队撇开大道钻进了大别山中。走山路,国军远远不是解放军的对手,很快就被皮旅甩在了身后。
经过近20天的艰苦行军,皮旅于7月13日来到了大别山的出口毛坦厂,前面就是一马平川的皖东平原。一旦进入平原地带,敌人就可以乘汽车追击,战士们必须要靠双脚跑赢汽车的四个轮子才有生机。为了加快行军速度,皮定均下令部队彻底轻装,战士们除了武器弹药和身上穿的衣服鞋子之外,其他所有的东西全都丢掉了。
之后的四天时间里,皮旅的官兵们以每昼夜150里的速度向前狂奔,于16日下午来到了距合肥城北35公里处的吴山镇。一连4天强行军,不少战士的体力已经达到了极限,疲惫至极,一坐下就睡着了。二团团长钟发生见状十分不忍,就向皮定均建议让战士们休整一天后再出发。不料皮定均不仅没有答应,还下令部队吃完饭后立即出发。
钟发生
钟发生和皮定均是老战友,两人一起在豫西并肩作过战,感情深厚。此时他见皮定均如此“不近人情”,当即发了火,直接对皮定均吼道:“你算什么英雄?怕死鬼!在这里休息一天有什么了不起?敌人来了,老子去打!”皮定均知道钟发生是个直性子,心疼战士,因此并没有责怪他,而是耐心地向他解释说敌人正在淮南路两侧抢修工事,如果让战士们休息一天再过淮南路的话,势必要强攻,将会增加不必要的伤亡。
钟发生久经战阵,当然知道和敌人抢时间的重要性,因此他听完皮定均的解释后,就起身去动员战士们马上吃饭,吃完饭立即出发。结果战士们一刻也没有耽搁,抢在敌人工事修好之前越过了淮南路。三个小时后,敌整编48师就赶到了淮南路,此时皮旅已经远在几十里开外了。钟发生得知这个消息后对皮定均极为佩服,1955年授衔的时候,钟发生被授予大校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