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個曆史非常悠久的國家,足夠燦爛的文明支撐着我們的文化一直延續至今,這也就意味着我們有着足夠驚豔全世界的文物,事實上随着近代侵略者的掠奪和盜搶,中國有相當數量文物流失在國外。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完全統計,在全世界47個國家、200多家博物館的藏品中,有164萬餘件中國文物,但這個數字并不包括海外私人收藏。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共有1000萬。
這些流失國外的文物主要有以下三種途徑流失:
1、 近代侵略者的掠奪
1840年,西方列強用鴉片打開了清政府的大門,對軟弱無能的清政府發動了鴉片戰争,随即以英、俄、日、法、意、美、德、奧為首的八個主要國家組成的對中國的武裝侵略戰争。
犯下人類史上的滔天罪行,火燒圓明園。
八國聯軍将數以千萬計的奇珍異寶運走,運不走的就用火燒掉,簡直就是喪心病狂。
粗略估計約有150萬件,上至中國先秦時期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曆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
2、 明目張膽地盜掘
加拿大傳教士懷履光是基督教河南聖公會的主教,他1910年在開封、商丘、洛陽等地建教堂、辦學校、開醫院, 他利用主教的身份大肆攫取河南的文物,尤其是對洛陽的兩處周代貴族大墓,進行了破壞性的盜掘,緻使大量珍貴文物流散國外,對中國文化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華爾納是臭名昭著的敦煌文物盜竊犯,也是所謂近代美國著名的探險家、考古學者。
曾組織考古隊遠赴中國敦煌,剝離莫高窟唐代壁畫精品10餘幅,并盜走第328窟彩塑供養菩薩像等。
3、 文物走私
中國流失的文物,已經形成國際化一條龍。從盜掘到走私,直至出現在國外交易市場,常常幾天之内就可以完成。
我國對外貿易的海關物品檢查量大得驚人,不少地方隻能采取抽檢的方式查驗過關物品,抽檢比例一般在5%。
就照着這種低比例的抽檢,每年查扣下來的走私文物仍然數量可觀。
各國現存我國文物的數量:
1、 英國各大博物館、圖書館共收藏中國曆代文物約130萬件。
獲得方式:大多數是在近代殖民主義時期被侵略者從中國非法劫掠流落海外。
2、 法國各博物館、圖書館收藏中國曆代文物約260萬件,
獲得方式:這些文物均是在近代殖民主義時期從中國非法掠奪所得。
3、 日本擁有1000餘座大小博物館,共收藏中國曆代文物近200萬件之多。
獲得方式:絕大多數為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和日本侵華戰争期間,被日本侵略軍劫掠出境。
4、 德國各大博物館都藏有大量的中國古代文物,據該國相關刊物披露:有據可查的總數大約在30萬件左右。
獲得方式: 一是八國聯軍攻占北京後搶得,二是20世紀初借考古為名從中國盜得。
5、沙皇俄國,數量不詳。由于前蘇聯顧忌雙邊關系,轉移到了秘密的地方。
獲得方式:侵略掠奪。
6、 加拿大各大文物機構共藏有中國古代文物近20萬件
獲得方式:侵略。掠奪,盜搶
7、 美國媒體透露:近30年來,流入美國的中國文物大約有230萬件,其中20多萬件精品被美國各大博物館收藏。
獲得方式:走私。
8、奧、瑞等國均不同程度瓜分中國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