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韓戰争時,北韓人民軍有幾個師出自四野,為何戰鬥力還是不夠強

1950年10月,英勇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了鴨綠江,拉開了抗美援朝的序幕,其實早在這之前,中國就已經給到北韓強有力的支援了——在北韓人民軍中,有相當一部分官兵是從解放軍中移交過去的。

北韓人民軍南下之時,第五師團、第六師團、第七師團基本上都是原解放軍中的北韓籍戰士,尤其是第五師團和第六師團,他們就是原解放軍四野164師和166師。第七師團則是抽調了原四野139師、140師、141師、156師中的北韓籍士兵組建。

這些官兵大部分都是黨員,很多人都立下過大功,僅156師移交的4500人中就100多人獲得了東北野戰軍總部授予的個人“英雄”稱号。他們的戰鬥經驗都很豐富,是極其優秀的戰士。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北韓人民軍有如此助力,為何還會遭至仁川登陸,之後又迎來大潰敗呢?

北韓戰争時,北韓人民軍有幾個師出自四野,為何戰鬥力還是不夠強

這個問題的答案,要綜合北韓軍隊整體的情況來看。有細心的朋友或許已經發現一個奇怪的地方,為什麼北韓軍隊的編制會有師團這種稱謂?這并非我的筆誤,而是北韓軍隊就是由蘇、中、日三大軍事體系彙集而成的。

1910年,日本侵略者逼迫北韓半島簽訂了合并條約,自此開始了殖民時代。日本對北韓進行的奴化教育極其嚴重,語言上、思想上、文化上都有。

北韓男子隻要超過了16歲就要開始接受日式的軍事訓練,并且每年都要進行複訓,即便很多北韓人不願承認,但事實就是他們身上都有較為深刻的日本烙印。

就像軍隊編制的稱謂,北韓就是軍團、師團、旅團、聯隊等等,熟悉抗戰史的應該在日本軍隊上看到過這些。

而中國在曆史上就與北韓的關系不一般,是以北韓被日本殖民後,有很多義士來到鄰近的中國繼續反抗,不少還加入了中國軍隊。像本文開頭所說,北韓有幾個師的兵力是來自解放軍。人員基數在,多多少少作戰時還是會有中國的影響。

北韓戰争時,北韓人民軍有幾個師出自四野,為何戰鬥力還是不夠強

不過對北韓人民軍影響最深的還是蘇聯,北韓總司令金日成、總參謀長南日、前線司令官金策等主要高層都曾經在蘇聯部隊中曆練過,并且他們都有蘇聯軍銜。

蘇聯強大的鋼鐵洪流、先進的武器裝備給他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為了讓北韓人民軍也能有如此戰鬥力,金将軍用衆多黃金換來了大量的蘇式軍械,同時也請到了三千多名蘇聯顧問來指導訓練。

這些蘇聯顧問,大多看不起解放軍的戰術,認為這多少帶了些遊擊習氣。蘇聯會這樣并不奇怪,想想在我黨早期,那些留蘇派回國後指導時,也崇尚大兵團正面對決,這種不顧實際的打法使紅軍付出了很多不必要的犧牲。

因為有這成見在,蘇聯顧問就不太重視從中國移交的軍隊,他們着力打造了北韓人民軍第三、第四師團,這兩個師團不管是裝備還是訓練方式都完全照搬了蘇聯,以此為絕對主力。

北韓戰争時,北韓人民軍有幾個師出自四野,為何戰鬥力還是不夠強

戰鬥打響後,擁有着裝備優勢的北韓人民軍對陣僞軍改編而來的南韓部隊,戰鬥非常順利,然而随着逐漸深入,北韓人民軍在戰術上的問題就顯露出來了。

比如漢城戰役時,北韓人民軍讓第三、第四師團正面進攻,仗着有先進的T34坦克硬沖硬打,隻想要從正面突破敵人的防線,什麼穿插、什麼分割全然不顧,就是一波強推。

第三、第四師團之前并沒有大戰經驗,歸屬于第一軍團,在拿下議政府本來應該繼續深入,讓敵人無法阻止有效抵抗,進而擴大戰果。

然而在事先的作戰計劃中,第一軍團攻占議政府的同時,第二軍團也該從春川方向突破,然後兩個軍團繼續協同進攻。

第一軍團司令員金雄眼見第二軍團還沒來,就決定先行休整,他認為自己已經達到了作戰目标,繼續前進或許會有危險,還是要等到友軍再行動。戰術呆闆可見一斑。

也不知是不是太不把敵人放在眼裡,當晚休息時第一軍團竟然沒預留充足的守備,是以遭到了南韓7師夜襲,損傷慘重。

北韓戰争時,北韓人民軍有幾個師出自四野,為何戰鬥力還是不夠強

第二軍團沒有如期到來,原因也是隻會正面突破,司令員金少俠見打了半天都強攻不下,便召回了一個已經沖破防線的師團,這才勉強拿下。

然而這個回援的師團從前方一走,使整個包圍圈出現了一個很大的缺口,金少俠是以被撤職。

之是以出現這樣的結果,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沒有作戰經驗。從總司令到主攻的師團長,大部分之前在軍中都隻是團級、營級的幹部。

隻有方虎山,崔仁等寥寥數人經曆過中國的解放戰争,有過幾十萬人大會戰的經驗,但他們在戰争前期并不是主角,反而是被安排去牽制翁津半島一帶的南韓軍隊。

這就比較有趣了,單純牽制任務用二線部隊就完全足夠,如果把這些原解放軍部隊調來齊攻漢城,或許戰役結束時間還要提前。

金将軍如此安排,有一個目的就是希望能獨立自主,盡量減少中國的影響力,但作戰能力這種東西不是說有就有的。是以在三天攻占漢城的背後,北韓人民軍付出了六千餘人的傷亡,同時也沒達到在漢江附近消滅南韓有生力量的戰略目标。

北韓戰争時,北韓人民軍有幾個師出自四野,為何戰鬥力還是不夠強

在此後的戰役中,北韓人民軍所使用的戰術都近乎一緻,打得極其呆闆,從38線南下,足足用了20天的時間才打到了大田,這裡距離釜山還有一半的路程。

而且他們的主要目的是推進,并不是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這就使得美韓一方還有足夠的底子和時間來布置應對。

面對美韓準備好的釜山防線,金日成不顧中、蘇提出美軍極可能在後方登陸的警告,依然指令前線部隊繼續進攻,完全不顧官兵的疲憊。同時他為了拿下釜山,還不斷從北面調來預備的生力軍,最終被仁川登陸攔腰斬斷,所部損失慘重。

後來在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支援下,金将軍才算緩過氣來。

雖然從解放軍中移交過去的部隊沒有改變整體的局勢,但在一些戰鬥中所表現出來的意志也是令美軍畏懼的,比如著名的傷心嶺、血染嶺,就是方虎山率領第六師團打的。

在“血染嶺”戰鬥中,曾在渡江戰役立下大功的副班長宋達山帶領5人戰鬥小組阻擊到了最後一刻,據奉命撤離的将士崔昌俊回憶,血染嶺上最後傳來的喊聲是“毛主席萬歲”!

這樣的血性,讓美國統帥李奇微都忍不住評價:血染嶺和傷心嶺的戰鬥,也許是迄今為止最為殘酷、最為緊張的戰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