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軍長征前保密,邱會作有洩密嫌疑判極刑,行刑前獲救臨終仍不忘

長征,指紅軍主力從長江以南各革命根據地,向陝甘革命根據地會合的戰略轉移,英勇的紅軍戰勝敵人的圍追堵截, 在沒有給養、沒有落腳點、上有飛機轟炸、下有大河阻擋、前有重兵埋伏、後有精兵追擊,自然環境非常惡劣,一舉克服重重艱難險阻,赢得了長征的偉大勝利。

紅軍長征前保密,邱會作有洩密嫌疑判極刑,行刑前獲救臨終仍不忘

在紅軍長征前夕,為保障紅軍長征的順利進行,我紅軍高層上司人對長征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嚴厲,所有戒嚴,嚴密封鎖消息,同時制造假象迷惑敵人,使國民黨的探子一無所獲,敵人的諜報部門對此一無所知,軍事指揮機構一點音訊都沒有得到,直到1個月後才發現紅軍主力轉移了。那麼,這保密工作是如何做到如此嚴密的呢?

紅軍長征前保密,邱會作有洩密嫌疑判極刑,行刑前獲救臨終仍不忘

首先是從高層做起,戰略轉移的傳達範圍隻限于幾十名紅軍的高層指揮員,其它的軍、師級上司幹部,隻允許“知道他們職權範圍内需要執行的必要措施”,比如部隊到什麼地區集合,早上行軍往什麼地方等,而且各部隊原來番号一律使用代字。

紅軍長征前保密,邱會作有洩密嫌疑判極刑,行刑前獲救臨終仍不忘

其次是各根據地緊急“擴紅”和征集物資,号稱要擴大十萬鐵的紅軍,以補充兵源。同時,各蘇區全面動員,趕制草鞋、布鞋,帽子、衣服、綁帶、皮帶等軍用物資,各地掀起轟轟烈烈的“借谷運動”、“籌款運動”、“節省運動”認購紅軍公債。紅軍隊伍補充彈藥,修理槍械,整理部隊,加強軍政訓練。

紅軍長征前保密,邱會作有洩密嫌疑判極刑,行刑前獲救臨終仍不忘

從這些紅軍長征前的準備工作來看,是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戰略行動,同時保密工作是第一要務,凡屬涉及到可能洩露紅軍長征軍事行動的人和事,都必須嚴肅處理,以確定戰略轉移的秘密行動。盡管如此嚴密的保密行動,但依然有可能會出現洩密事件,其中,當時擔任紅軍總供給部機要統計員,年僅18歲的小紅軍邱會作被懷疑為洩密人員,進而受到嚴厲的措施進行懲罰,不過僥幸撿了一命,在此我們說說他的這次曆險的故事。

紅軍長征前保密,邱會作有洩密嫌疑判極刑,行刑前獲救臨終仍不忘

邱會作,江西興國高興鎮上密村楓木組人,母親是農村貧困勞動婦女的典型,勤勞一生,父親是蘇維埃政府的一個村長,哥哥是赤衛隊長,受家人的影響,年僅十來歲的他就成了村兒童團副團長,他15歲那一年,就由兒童團直接轉為正式紅軍戰士,被上司人稱為“紅小鬼”,由于在紅軍隊伍中做事比較機靈,每一件上級交代的工作都完成得較好,18歲那一年,提拔為紅軍總供給部機要統計員,還擔任支部書記,他的具體工作是統計紅軍的人員、兵力、槍支、馬匹、軍械、彈藥、糧秣的數字,他的上級就是總供給部部長兼政委葉季壯。

紅軍長征前保密,邱會作有洩密嫌疑判極刑,行刑前獲救臨終仍不忘

邱會作上任做統計員不久,紅軍長征前夕的準備工作就開始了,1934年6月初的一天早上,上級交代他一項特殊的任務,就在把地處勝利縣的幾處兵工廠、藥品材料廠和幾個倉庫一律炸毀,其目的是這些東西在紅軍轉移之後,不能留守給敵人,另外,要把一些浮财埋掉。幾個倉庫裡的東西,可以迅速分散,分散不了就毀了。東西要處理得幹幹淨淨。上司人強調指出:此事絕對保密,無論如何不能讓當地人和廠裡的勞工察覺我們的意圖。要是知道了,傳出去了,就會對根據地軍民的士氣引起動搖,于目前的鬥争十分不利。你們對兵工廠的處理可能會比較困難,最好采取夜間行動。這是一項蘇維埃最高機密的工作,如有洩密,軍法不容。

紅軍長征前保密,邱會作有洩密嫌疑判極刑,行刑前獲救臨終仍不忘

邱會作接到這項工作後,立即就挑選十幾個人,迅速來到上級指定的幾個需要銷毀物資的地區。第一站是勝利縣水頭寨一個軍用物資倉庫,存放着數千支雜色步槍及軍械用品,這在當時都是寶,但隻能忍痛割愛了。于是,他決定先接管倉庫,把現有的人員全部調走後再處理物品。為了保密,這項工作全部自己動手,并把倉庫的從業人員調到政府機關集中,交接完倉庫的東西後就全走散。接下來他決定把東西全部沉沒在深水中。倉庫裡有一個水運碼頭,裝船就在白天公開進行,說是運到前方去,等到晚上再把物品沉沒在河裡深水中。這樣确實是做到了萬無一失。

紅軍長征前保密,邱會作有洩密嫌疑判極刑,行刑前獲救臨終仍不忘

兵器倉庫所在地

接着,邱會作的第二站是勝利縣橋頭鎮,就是今天的于都縣橋頭鄉,是當時縣政府所在地,鎮上有個大型的彈藥庫,庫主任是個負傷殘廢的紅軍營長。庫存的物品基本上都是一些廢物,如未炸的地雷、手榴彈、飛機炸彈等。倉庫在橋頭鎮東南的群山裡,那裡有很多天然石洞,其中幾座很大的洞是倉庫區,這個倉庫已經封閉了,從業人員撤走了。隻有殘疾的倉庫主任住在橋頭,行動不便管不了事,那裡的山洞就成了土匪藏匿之地,那天 恰好搜查出三個從家逃出來藏在那裡的地主,就把他們捆綁住,押回來交給縣保衛局。接着把物資集中起來放火燒了。原以為對橋頭倉庫的處理很難,沒想到他順利地完成了任務。

紅軍長征前保密,邱會作有洩密嫌疑判極刑,行刑前獲救臨終仍不忘

兵工廠所在地

最後一項任務就是勝利縣江面鎮的一個兵工廠,廠房土木結構,四合院型,中開天井,前後工廠中的房間,工廠有三個分廠:子彈廠(翻造)、翻砂廠(造手榴彈)和修械廠,共有一千多勞工。工廠所在的二十多裡長的山溝早已劃為軍事禁區,沒有居民,有一個警衛連專門保衛工廠。這裡是工作的重點,必須要以工廠要轉移到其他地方建廠來掩飾毀掉工廠的目的。

紅軍長征前保密,邱會作有洩密嫌疑判極刑,行刑前獲救臨終仍不忘

紅軍兵工廠的情形

首先,邱會作進行深入的動員,召開勞工大會講話說,為了粉碎敵人第五次“圍剿”,需要加強軍工生産。要把現在的工廠分為三個,分别遷到不同地方擴大生産,在不同的作戰方向滿足戰争的需要。他的講話很有“說服力”,他們完全相信了。随後,就按照原定計劃把工廠的裝置分為三個部分,名義上是分成所謂要擴建的三個工廠。其實一部分裝置要帶走,一部分要毀掉。

紅軍長征前保密,邱會作有洩密嫌疑判極刑,行刑前獲救臨終仍不忘

人員也是一樣,名義上按三個“新工廠”的形式調配人員,實際上按照将來要帶走的和遣散的分開,開到不同的地點去,成為當地的遊擊人員。兵工廠的行政組織積極配合,人員調動很快就完成了。再用公函調來一千五百運輸員的隊伍,把要帶走的物品搬運離開工廠,不要的就地集中堆放。大約十天後,工廠那裡除了警衛連外,什麼人也沒有了。怎麼銷毀物品很難辦。機器等鐵制品不怕火燒,不少機器一時無法拆開。後來還是工廠警衛連的連長提出一個辦法:把工廠留下的炸藥和瞎火的手榴彈集中,和機器堆在一起,爆炸毀掉。

紅軍長征前保密,邱會作有洩密嫌疑判極刑,行刑前獲救臨終仍不忘

邱會作圓滿完成特殊任務,不得到上級上司的表揚,然而,就在1934年10月初,長征就要開始的時候,他發現自己被人監視了起來,接着突然沖進來幾個人,把他綁了起來,宣布他有洩密的嫌疑,他連喊冤枉,但沒有用。接着就對他驗明正身,解赴刑場,執行死刑。令他沒有想到的是,正在行刑的時候,恰好碰邱會作的上司葉季壯等人騎馬迎頭而來,葉季壯見狀大吃一驚,随後堅決不同意對邱會作判處死刑,在他的說服下,上司人終于決定把邱會作放了。

紅軍長征前保密,邱會作有洩密嫌疑判極刑,行刑前獲救臨終仍不忘

撿了一條的邱會作,随後跟着中央紅軍參加了長征,後來擔任軍委四局三科科長、紅軍總供給部糧粏處處長,抗戰時期,任軍委供給部副部長、豫皖蘇邊區财政委員會主任兼新四軍四師供給部政委、組織部長,解放戰争時期任熱遼軍區政治部主任,第二十二分區地委書記兼赤峰軍分區政委,東北民主聯軍第八縱隊(後為第四野戰軍第四十五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政委。參加了遼沈、平津、衡寶等著名戰役。建國後任第十五兵團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華南軍區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中南軍區政治部第二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中将軍銜。

紅軍長征前保密,邱會作有洩密嫌疑判極刑,行刑前獲救臨終仍不忘

邱會作一生戰績無數,以身作則,對待工作非常認真,得到大多數人的稱贊,可以說是一個功績卓越,可惜的是晚節不保,他晚年寫回憶錄時,詳細記載18歲那一年判處死刑這件事,感慨說:上級上司讓我多活了七十年!從此他的名字記錄在戰史上,可以算是功德圓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