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红军长征前保密,邱会作有泄密嫌疑判极刑,行刑前获救临终仍不忘

长征,指红军主力从长江以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合的战略转移,英勇的红军战胜敌人的围追堵截, 在没有给养、没有落脚点、上有飞机轰炸、下有大河阻挡、前有重兵埋伏、后有精兵追击,自然环境非常恶劣,一举克服重重艰难险阻,赢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红军长征前保密,邱会作有泄密嫌疑判极刑,行刑前获救临终仍不忘

在红军长征前夕,为保障红军长征的顺利进行,我红军高层领导人对长征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严厉,所有戒严,严密封锁消息,同时制造假象迷惑敌人,使国民党的探子一无所获,敌人的谍报部门对此一无所知,军事指挥机构一点音讯都没有得到,直到1个月后才发现红军主力转移了。那么,这保密工作是如何做到如此严密的呢?

红军长征前保密,邱会作有泄密嫌疑判极刑,行刑前获救临终仍不忘

首先是从高层做起,战略转移的传达范围只限于几十名红军的高层指挥员,其它的军、师级领导干部,只允许“知道他们职权范围内需要执行的必要措施”,比如部队到什么地区集合,早上行军往什么地方等,而且各部队原来番号一律使用代字。

红军长征前保密,邱会作有泄密嫌疑判极刑,行刑前获救临终仍不忘

其次是各根据地紧急“扩红”和征集物资,号称要扩大十万铁的红军,以补充兵源。同时,各苏区全面动员,赶制草鞋、布鞋,帽子、衣服、绑带、皮带等军用物资,各地掀起轰轰烈烈的“借谷运动”、“筹款运动”、“节省运动”认购红军公债。红军队伍补充弹药,修理枪械,整理部队,加强军政训练。

红军长征前保密,邱会作有泄密嫌疑判极刑,行刑前获救临终仍不忘

从这些红军长征前的准备工作来看,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战略行动,同时保密工作是第一要务,凡属涉及到可能泄露红军长征军事行动的人和事,都必须严肃处理,以确保战略转移的秘密行动。尽管如此严密的保密行动,但依然有可能会出现泄密事件,其中,当时担任红军总供给部机要统计员,年仅18岁的小红军邱会作被怀疑为泄密人员,从而受到严厉的措施进行惩罚,不过侥幸捡了一命,在此我们说说他的这次历险的故事。

红军长征前保密,邱会作有泄密嫌疑判极刑,行刑前获救临终仍不忘

邱会作,江西兴国高兴镇上密村枫木组人,母亲是农村贫困劳动妇女的典型,勤劳一生,父亲是苏维埃政府的一个村长,哥哥是赤卫队长,受家人的影响,年仅十来岁的他就成了村儿童团副团长,他15岁那一年,就由儿童团直接转为正式红军战士,被领导人称为“红小鬼”,由于在红军队伍中做事比较机灵,每一件上级交代的工作都完成得较好,18岁那一年,提拔为红军总供给部机要统计员,还担任支部书记,他的具体工作是统计红军的人员、兵力、枪支、马匹、军械、弹药、粮秣的数字,他的上级就是总供给部部长兼政委叶季壮。

红军长征前保密,邱会作有泄密嫌疑判极刑,行刑前获救临终仍不忘

邱会作上任做统计员不久,红军长征前夕的准备工作就开始了,1934年6月初的一天早上,上级交代他一项特殊的任务,就在把地处胜利县的几处兵工厂、药品材料厂和几个仓库一律炸毁,其目的是这些东西在红军转移之后,不能留守给敌人,另外,要把一些浮财埋掉。几个仓库里的东西,可以迅速分散,分散不了就毁了。东西要处理得干干净净。领导人强调指出:此事绝对保密,无论如何不能让当地人和厂里的工人察觉我们的意图。要是知道了,传出去了,就会对根据地军民的士气引起动摇,于当前的斗争十分不利。你们对兵工厂的处理可能会比较困难,最好采取夜间行动。这是一项苏维埃最高机密的工作,如有泄密,军法不容。

红军长征前保密,邱会作有泄密嫌疑判极刑,行刑前获救临终仍不忘

邱会作接到这项工作后,立即就挑选十几个人,迅速来到上级指定的几个需要销毁物资的地区。第一站是胜利县水头寨一个军用物资仓库,存放着数千支杂色步枪及军械用品,这在当时都是宝,但只能忍痛割爱了。于是,他决定先接管仓库,把现有的人员全部调走后再处理物品。为了保密,这项工作全部自己动手,并把仓库的工作人员调到政府机关集中,交接完仓库的东西后就全走散。接下来他决定把东西全部沉没在深水中。仓库里有一个水运码头,装船就在白天公开进行,说是运到前方去,等到晚上再把物品沉没在河里深水中。这样确实是做到了万无一失。

红军长征前保密,邱会作有泄密嫌疑判极刑,行刑前获救临终仍不忘

兵器仓库所在地

接着,邱会作的第二站是胜利县桥头镇,就是今天的于都县桥头乡,是当时县政府所在地,镇上有个大型的弹药库,库主任是个负伤残废的红军营长。库存的物品基本上都是一些废物,如未炸的地雷、手榴弹、飞机炸弹等。仓库在桥头镇东南的群山里,那里有很多天然石洞,其中几座很大的洞是仓库区,这个仓库已经封闭了,工作人员撤走了。只有残疾的仓库主任住在桥头,行动不便管不了事,那里的山洞就成了土匪藏匿之地,那天 恰好搜查出三个从家逃出来藏在那里的地主,就把他们捆绑住,押回来交给县保卫局。接着把物资集中起来放火烧了。原以为对桥头仓库的处理很难,没想到他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红军长征前保密,邱会作有泄密嫌疑判极刑,行刑前获救临终仍不忘

兵工厂所在地

最后一项任务就是胜利县江面镇的一个兵工厂,厂房土木结构,四合院型,中开天井,前后车间,工厂有三个分厂:子弹厂(翻造)、翻砂厂(造手榴弹)和修械厂,共有一千多工人。工厂所在的二十多里长的山沟早已划为军事禁区,没有居民,有一个警卫连专门保卫工厂。这里是工作的重点,必须要以工厂要转移到其他地方建厂来掩饰毁掉工厂的目的。

红军长征前保密,邱会作有泄密嫌疑判极刑,行刑前获救临终仍不忘

红军兵工厂的情形

首先,邱会作进行深入的动员,召开工人大会讲话说,为了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需要加强军工生产。要把现在的工厂分为三个,分别迁到不同地方扩大生产,在不同的作战方向满足战争的需要。他的讲话很有“说服力”,他们完全相信了。随后,就按照原定计划把工厂的设备分为三个部分,名义上是分成所谓要扩建的三个工厂。其实一部分设备要带走,一部分要毁掉。

红军长征前保密,邱会作有泄密嫌疑判极刑,行刑前获救临终仍不忘

人员也是一样,名义上按三个“新工厂”的形式调配人员,实际上按照将来要带走的和遣散的分开,开到不同的地点去,成为当地的游击人员。兵工厂的行政组织积极配合,人员调动很快就完成了。再用公函调来一千五百运输员的队伍,把要带走的物品搬运离开工厂,不要的就地集中堆放。大约十天后,工厂那里除了警卫连外,什么人也没有了。怎么销毁物品很难办。机器等铁制品不怕火烧,不少机器一时无法拆开。后来还是工厂警卫连的连长提出一个办法:把工厂留下的炸药和瞎火的手榴弹集中,和机器堆在一起,爆炸毁掉。

红军长征前保密,邱会作有泄密嫌疑判极刑,行刑前获救临终仍不忘

邱会作圆满完成特殊任务,不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然而,就在1934年10月初,长征就要开始的时候,他发现自己被人监视了起来,接着突然冲进来几个人,把他绑了起来,宣布他有泄密的嫌疑,他连喊冤枉,但没有用。接着就对他验明正身,解赴刑场,执行死刑。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正在行刑的时候,恰好碰邱会作的领导叶季壮等人骑马迎头而来,叶季壮见状大吃一惊,随后坚决不同意对邱会作判处死刑,在他的说服下,领导人终于决定把邱会作放了。

红军长征前保密,邱会作有泄密嫌疑判极刑,行刑前获救临终仍不忘

捡了一条的邱会作,随后跟着中央红军参加了长征,后来担任军委四局三科科长、红军总供给部粮粏处处长,抗战时期,任军委供给部副部长、豫皖苏边区财政委员会主任兼新四军四师供给部政委、组织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热辽军区政治部主任,第二十二分区地委书记兼赤峰军分区政委,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后为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五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政委。参加了辽沈、平津、衡宝等著名战役。建国后任第十五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华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中南军区政治部第二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红军长征前保密,邱会作有泄密嫌疑判极刑,行刑前获救临终仍不忘

邱会作一生战绩无数,以身作则,对待工作非常认真,得到大多数人的称赞,可以说是一个功绩卓越,可惜的是晚节不保,他晚年写回忆录时,详细记载18岁那一年判处死刑这件事,感慨说:上级领导让我多活了七十年!从此他的名字记录在战史上,可以算是功德圆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