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央紅軍連夜離開,許世友問徐向前:是否阻攔?徐的回答很顯格局

作者:朋

1935年9月的一個夜晚,紅軍内部出現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在阿壩地區,紅四方面軍的張國焘突然決定南下,違背了北上陝甘甯的整體目标。這一決定引發了紅軍内部的分裂,左路軍準備跟随張國焘南下,而右路軍則堅持北上。

危機就此降臨,雙方是否會爆發内戰?在這個關鍵時刻,年輕的許世友打電話詢問前敵總指揮部的徐向前和陳昌浩。陳昌浩一時手足無措,但徐向前卻泰然自若地說:"哪裡有紅軍打紅軍的道理?要聽指揮,無論如何不能打。"這簡單的一句話,避免了一場災難性的内戰,維護了革命隊伍的團結統一。徐向前高瞻遠矚的格局和冷靜睿智,在危難時刻撥雲見日,引領紅軍走上了正确的道路。但是,徐向前為什麼會作出這樣英明的決策?紅軍内部又經曆了怎樣的艱難抉擇?當時的情況到底如何?讓我們一探究竟。

中央紅軍連夜離開,許世友問徐向前:是否阻攔?徐的回答很顯格局

紅軍内部危機的緣起

1935年6月,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在貴州懋功縣會師,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時刻。兩支主力紅軍終于彙合,隊伍壯大了,戰鬥力大大增強。但很快,一個棘手的問題擺在了大家面前——是否進行重新整編?是否重新任命上司層?

當時,紅四方面軍的實力遠勝紅一方面軍,兵力是後者的3-4倍。紅四方面軍軍政委員會主席張國焘被任命為紅軍總政委,他對這一職位還算滿意。但張國焘心懷私心,希望能掌控全局,這是一個危險的想法。

會師後不久,毛澤東提出了北上陝甘甯的整體目标,經過民主集中制的讨論,大部分人都表示同意。為了行動友善,紅軍被重新編組為左右兩路軍。右路軍由前敵總指揮部上司,總指揮徐向前,政委陳昌浩,參謀長葉劍英,紅四軍軍長許世友在内。左路軍則由朱德、張國焘、劉伯承等人率領,實際上是張國焘一人把持大權。

一切看似井然有序,但危機的種子已經埋下。過了草地後,張國焘突然産生了南下的想法,違背了北上的既定目标。對此,朱德和劉伯承堅決反對,但已被架空的兩人無力改變局面。一場内讧就此醞釀。

張國焘不僅要左路軍南下,還希望右路軍跟從。他向陳昌浩、徐向前發出電報,下達南下指令。年輕的陳昌浩開始動搖,傾向于張國焘一邊。一封關鍵電報被葉劍英發現,他及時向毛澤東等人彙報,避免了一場災難。

中央紅軍連夜離開,許世友問徐向前:是否阻攔?徐的回答很顯格局

毛澤東意識到危機的嚴重性,經過商議,中央機關決定悄悄離開右路軍,單獨北上。這一決定無疑将危機引向了白熱化階段。

危機的白熱化

中央機關決定悄悄離開右路軍,單獨北上,這無疑将危機引向了白熱化階段。一切都發生在9月那個夜晚。

夜色籠罩下的營地,行軍的準備工作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紅軍指戰員們壓低聲音,生怕驚動了其他人。大家行動迅速有序,很快,紅一軍團、紅三軍團和中央機關的上司人等就全部離開了營地。

而在另一邊,右路軍的其他部隊尚且渾然不知。直到第二天拂曉,當紅28團團長王近山發現中央已經不見蹤影時,才意識到出現了大問題。他立即将這一驚人消息報告給紅十師師長許世友。

許世友一臉茫然,難以置信地問:"中央連夜離開?這是怎麼回事?"他當即指令紅28團不許輕舉妄動,并決定直接向前敵總指揮部詢問情況。

前敵總指揮部的電話是陳昌浩接的。許世友直截了當地問:"中央紅軍連夜出走,是否阻攔?"這個"是否阻攔"關系重大,如果要阻攔,雙方就難免一場武裝沖突。

陳昌浩一時語塞,他下意識地回頭看向徐向前,尋求這位總指揮的意見。徐向前面色如常,鎮定自若地說:"哪裡有紅軍打紅軍的道理?要聽指揮,無論如何不能打。"

這簡單的一句話,避免了一場災難性的内戰。陳昌浩也終于松了口氣,随即向許世友下達指令:"不準阻攔,繼續前進!"

許世友了然,立即指令部隊繼續向前推進。而在另一邊,中央機關和紅一、紅三軍團的行軍步伐從未停止。

中央紅軍連夜離開,許世友問徐向前:是否阻攔?徐的回答很顯格局

就這樣,紅軍分裂成了兩路。左路軍由朱德、張國焘、劉伯承率領,執意要向南下湘西走;右路軍則在徐向前、陳昌浩的指揮下,繼續北上陝甘甯。

雙方的分歧已經無法調和,危機就此白熱化。在阿壩,張國焘再次向右路軍發出電報,下令其跟随南下。但這一次,徐向前直接予以了拒絕。

時間就這樣一天天過去,雙方的距離越拉越遠。左路軍的南下已成定局,而右路軍的北上亦是不可阻擋。一場内戰雖然暫時避免了,但紅軍前途将會何去何從?團結是力量的源泉,如今這股力量已經漸行漸遠......

徐向前格局的展現

徐向前在那個危機時刻的冷靜判斷和英明決策,避免了一場災難性的内戰爆發,維護了革命隊伍的團結統一。這不僅彰顯了他高瞻遠矚的格局,也展現了他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

如果當時徐向前糊塗一些,或是被私心蒙蔽了雙眼,很可能會指令部隊強行阻攔中央機關北上,進而引發流血沖突。一旦紅軍内戰,那麼革命事業就會付諸東流,多年來的艱辛付出将化為烏有。

但徐向前沒有這樣做,他看透了事物的本質,洞悉了全局。他明白,無論如何都不能讓紅軍的寶貴力量在内耗中白白消耗掉。儲存實力、避免内戰,才是當務之急。

于是,在那個關鍵時刻,徐向前果斷做出了正确決策,下令不許阻攔中央機關北上。這一決定避免了災難,為革命事業的最終勝利奠定了基礎。

可以說,如果沒有徐向前這一關鍵時刻的英明指揮,紅軍很可能會陷入長期的内亂,甚至會被國民黨軍隊徹底殲滅。正是有了徐向前這樣具有遠見卓識的上司人,革命才得以繼續前行。

徐向前不僅具有高度的政治智慧,而且軍事指揮才能出衆。在長征路上,他屢立戰功,指揮有方。比如說,在直羅鎮會戰中,他巧妙運用兵力,使紅軍在劣勢條件下取得了勝利。

中央紅軍連夜離開,許世友問徐向前:是否阻攔?徐的回答很顯格局

1935年10月,徐向前被任命為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這是對他卓越軍事指揮才能的肯定。從此,他成為紅軍最高軍事上司人之一。

1955年,徐向前被授予了元帥軍銜,成為新中國的第一批元帥之一。這個軍銜,不僅是對他在革命戰争時期卓越貢獻的肯定,更是對他高瞻遠矚的格局和英明指揮的認可。

1979年,78歲高齡的徐向前再次挺身而出,擔任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總指揮,直接上司了許世友、楊得志等名将。可以說,徐向前一生都在為祖國的和平與統一而不懈奮鬥。

從1935年的那個夜晚到1979年的戰場,徐向前一直展現着自己的格局和膽識。他在關鍵時刻拿捏分寸,作出正确決策,為革命事業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張國焘下令追擊中央

當張國焘得知中央機關已經悄悄離開右路軍時,他勃然大怒。在他看來,這是一種公然的違抗和背叛。于是,張國焘立即向陳昌浩發出電報,下令全力追擊并阻止中央機關北上。

年輕的陳昌浩一時間竟有些動搖了,他開始傾向于張國焘的意見,準備執行追擊指令。危機一觸即發,雙方随時可能爆發流血沖突。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前敵總指揮部的參謀長葉劍英發現了張國焘的電報。他意識到事态的嚴重性,立即向毛澤東等人彙報了這一情況。

中央紅軍連夜離開,許世友問徐向前:是否阻攔?徐的回答很顯格局

毛澤東當機立斷,決定中央機關和紅一、紅三軍團加快行軍步伐,盡快拉開與右路軍的距離,以免遭到襲擊。與此同時,他也向徐向前、陳昌浩發出嚴正訓示,要求堅決不許追擊。

而在右路軍這邊,紅十師師長許世友也意識到了一些異常情況。當時,紅28團團長王近山發現中央機關已經離開營地,但并未收到任何指令,于是向許世友彙報了這一情況。

許世友一時間難以了解這是怎麼回事,他指令紅28團暫時不許輕舉妄動,并決定直接向前敵總指揮部詢問。

當時,前敵總指揮部的電話是陳昌浩接的。許世友直截了當地問:"中央紅軍連夜出走,是否阻攔?"這個"是否阻攔"關系重大,如果要阻攔,雙方就難免一場武裝沖突。

面對許世友的這個問題,陳昌浩一時語塞,他下意識地回頭看向徐向前,尋求這位總指揮的意見。

徐向前面色如常,鎮定自若地說:"哪裡有紅軍打紅軍的道理?要聽指揮,無論如何不能打。"這簡單的一句話,避免了一場災難性的内戰。

陳昌浩也終于松了口氣,随即向許世友下達指令:"不準阻攔,繼續前進!"許世友了然,立即指令部隊繼續向前推進。

正是由于徐向前在這個關鍵時刻的英明決策,才避免了紅軍内戰的爆發,維護了革命隊伍的團結統一。如果當時徐向前糊塗一些,或是被私心蒙蔽了雙眼,很可能會指令部隊強行阻攔中央機關北上,進而引發流血沖突。一旦紅軍内戰,革命事業就會付諸東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