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上有富人也有窮人,這是無法回避的事實。按理說富二代,他們擁有最好的物質條件和社會資源,起點比一般人家的孩子好,父母給他們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讓他們接受最好的教育、他們應該發展的更好才是,然而事實并不是這樣的。
當今“富二代”現象傳遞出種種令人擔憂的資訊。是以,對于“富二代”特别是家庭财商教育我們應該特别重視。富人應當給自己的孩子留下足夠的财富,以便讓他們能幹他們想幹的事情,但不能讓他們有了足夠的财富後可以什麼都不幹。

物質過剩容易陷入“富裕病”
李先生的兒子大學畢業,在家一呆就是好幾年,什麼也不想幹,整天談戀愛打遊戲,不看書、不學習,一問三不知,别的沒學會,就學會亂花錢、穿名牌、住五星級酒店,說了也不聽,還整出一大堆的歪道理,說家裡的錢夠他吃幾輩子了,再去打工就是有病等等。現在的李先生特别後悔孩子小的時候,怎麼就沒花時間好好管教呢?
李先生是一家企業的創始人,妻子也是一個女強人,他們倆是典型的“兩頭不見孩子”,早上出門時,孩子還沒醒,晚上回家時,孩子已經睡着了。平時忙于賺錢,對兒子很少管教兒,每天陪伴孩子的隻有保姆。爸爸媽媽給他報名參加了幾門很貴興趣課程,但每次帶他去上課的隻有司機。更多的是用滿足物質需求代替父愛和家教。因為要賺錢,是以平時沒有時間管孩子;因為沒有時間管孩子,是以就給更多的錢去滿足。
大多數富豪父母忙于商務,基本上沒有時間顧及孩子的教育問題,當孩子向父母提出,想讓父母多陪陪自己時,父母會表現得很委屈。他們會抱怨孩子太不體諒父母的苦心。時間久了,父母與子女在心靈上的距離是越來越遠。缺乏管教的孩子已變得問題多多,于是再回過頭加強教育,發現已晚了。他們将大量的金錢花在孩子身上,從小讓孩子穿名牌服裝,吃最豐盛的飯菜,上最好的學校,要讓自己的孩子做人上人。因而養成了孩子攀比、驕奢的性格。
前段時間新聞報道,霍啟剛陪娃記,他讓家裡的2個娃通過洗車來賺取好吃的和零花錢,讓孩子知道買東西背後的代價和付出,沒有随便的得到。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在成長懂得,凡事皆有代價,沒有免費的午餐。再把時間往前推延,可以看到霍啟剛經常帶着孩子去參加各種公益活動,讓孩子吃苦、幹農活。從霍啟剛教育孩子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看見,富人并不是一味對孩子寵愛,滿足孩子所有的需求,反而是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所有的東西都得來不易,有付出才有回報。
給富二代家長的财商建議。
1、孩子的零花錢要定期定量給
對孩子的零花錢,許多家長的問題不在于給還是不給,關鍵是給多少和怎麼用。在給孩子零花錢前,最好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了解同城、同校、同年級學生的零花錢水準,大體在一個什麼水準線上。對孩子的零花錢數額,不能太小氣,也不能過度,最好維持在同年級孩子的平均線左右。
2、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應有不同的零花錢标準
根據孩子的年齡上漲,家長應以公事公辦的态度和孩子進行讨論零花錢問題,達成彼此滿意的解決辦法。告訴孩子,協定一旦達成,就必須遵守執行;也要讓孩子明白,零花錢是家庭生活的一項規定,不是誰可以随意改動的。要嚴格遵守。
3、強制儲蓄
在得到零花錢之後,先将預計需要儲蓄的部分存入不能即時使用的賬戶。
4、延緩消費
延緩消費是許多理财行為時常用的控制消費的方式,可以先把希望的消費記錄下來,過一段時間再去看,如果覺得确實必要消費再進行消費,如不消費,那就省下這一次消費的費用。
比如:我有時候看淘寶,有想買的先放在購物車裡面,過幾天再去看看到底要不要買,去看的時候,突然就不喜歡了,也就節省了一次消費。
每次購物要有計劃,有安排,想好寫好購物清單,自己需要買什麼,不需要買。
因為“富二代”家庭的特殊性,希望父母們在滿足孩子基本的物質需求下,不要過度關注孩子的衣食住行的要求,必要的時候讓他體驗一段時間沒有錢的生活,因為對于富二代來說,财富意味着誘惑,但是有些東西永遠不是金錢可以買來的,不是物質可以滿足的。是父母能指導他們人生前進的方向,是能及時出現點醒他們的迷茫,是父母能給他們機會錘煉他們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