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瓷器史上最名貴的品種之一,它以黃金入釉,色澤嬌嫩引人入勝

作者:M·辰

中國瓷器史上最名貴的品種之一,它以黃金入釉,色澤嬌嫩引人入勝

#瓷器篇—53#

親愛的小夥伴們,感謝您一路支援、跟随“走遍世界博物館”從文明古國系列的埃及、印度、希臘、墨西哥、伊朗、中國一直走到歐洲系列的俄羅斯以及亞洲系列的土耳其等。現在,2021年重頭戲——“瓷器篇”正在進行中……速度圍觀啦!

中國瓷器史上最名貴的品種之一,它以黃金入釉,色澤嬌嫩引人入勝

(胭脂水釉碗,清雍正;首都博物館藏)

前面說到:中國古代瓷器按釉色與裝飾主要分為兩大類:顔色釉瓷與彩繪瓷。其中顔色釉瓷按照釉色的多少又可分為單色釉瓷與多色釉瓷兩類,即:隻有一種色澤的為單色釉瓷,将多種釉色施于一器的則為多色釉瓷,也稱“雜色釉瓷”。單色釉瓷中有黃釉瓷、紅釉瓷等,多色釉瓷中有花釉瓷、爐鈞釉瓷等。

今天,咱們來說說單色釉瓷中的“洋釉瓷”——胭脂紅釉瓷。

(本文圖檔由M·辰、福元拍攝,版權所有)

中國瓷器史上最名貴的品種之一,它以黃金入釉,色澤嬌嫩引人入勝

(胭脂紅地琺琅彩山水圖碗,清雍正;故宮藏)

顔色釉瓷

在介紹胭脂紅釉瓷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幾種常見單色釉瓷的燒制機理:

1.黃釉瓷:在釉料中加入鐵氧化物,利用氧化鐵在窯爐氧化氣氛中可使釉呈現黃色的呈色反應而制得黃釉瓷(詳見#瓷器篇—50);

2.紅釉瓷:在釉料中加入銅氧化物,利用氧化銅在窯爐高溫還原氣氛下能使釉顯現紅色的呈色反應而制得紅釉瓷(詳見#瓷器篇—42);

3.藍釉瓷:在釉料中加入钴藍料,利用氧化钴在窯爐1280°C左右的高溫下呈現藍色的呈色反應而制得藍釉瓷(詳見#瓷器篇—43);

4.綠釉瓷:在釉料中加入銅氧化物,利用氧化銅在窯爐氧化氣氛下能使釉顯現綠色的呈色反應而制得綠釉瓷(詳見#瓷器篇—51);

綜上可見,不同釉色瓷器的制作源于其釉料中所含有不同的金屬氧化物(着色劑),這些金屬氧化物在燒制過程中發生了不同的呈色反應,進而燒制出了不同釉色的瓷器。

同理,胭脂紅釉瓷的制作也是利用了金屬氧化物的呈色反應,隻不過這個金屬是真的“金”,本錢有點大呢(^_^)。

中國瓷器史上最名貴的品種之一,它以黃金入釉,色澤嬌嫩引人入勝

(胭脂紅釉盤,清雍正;國家博物館藏)

胭脂紅釉

胭脂紅釉是清康熙年間從西洋傳入我國的一種低溫彩釉。它是以金作為着色劑、在爐中經800℃左右焙燒而制得的低溫紅釉。由于這種紅料是從西方傳入,且其中添加了金元素,是以它又被稱為“洋金紅”、“金紅釉”或“西洋紅”(西方多稱之為“薔薇紅”、“玫瑰紅”)。又由于這種紅釉很像古時婦女化妝用的胭脂色,是以又名“胭脂紅”。

其具體制作方法:1.在釉料中羼入萬分之一、二的金,2.施釉于素胎上,3. 入爐經800℃—850℃低溫烤成。

胭脂紅釉創燒于清康熙末年,雍正、乾隆、嘉慶、光緒等朝均有燒造,其中以雍正朝産量最大,品質最精。同時,它也是雍正、乾隆兩朝最為盛行的名貴色釉。

中國瓷器史上最名貴的品種之一,它以黃金入釉,色澤嬌嫩引人入勝

(淡粉紅釉梅瓶,清雍正;故宮藏)

胭脂紅釉的呈色有深、淺之分,色深者稱“胭脂紫”,色淺者稱“胭脂水”,比胭脂水顔色更淺的稱為“淡粉紅”。上圖中的這件淡粉紅釉梅瓶就屬于胭脂紅釉中呈色最淺的一種。

胭脂紅釉呈色的深淺在于釉料中所添加金料的比例,比例高則顔色深,反之則淺。如,加人萬分之二的金,即會出現胭脂紅色;加人萬分之一的金,則會出現較淺的胭脂水色。

中國瓷器史上最名貴的品種之一,它以黃金入釉,色澤嬌嫩引人入勝

胭脂水釉瓷器的胎骨多為上等薄胎白瓷,看上去玲珑俊秀,晶瑩剔透,且多數為内壁白釉、外壁胭脂紅釉,極少數為内外均施胭脂紅釉器。

從傳世品看,雍正朝胭脂紅釉瓷器的造型有瓶、罐、盤、碗、杯、碟等,其均胎體輕薄,色澤嬌嫩。

另,除胭脂紅釉外,還有一種繪畫于粉彩器上的胭脂紅彩,多用于花卉圖案上,繪工精緻,筆觸細膩,有點睛之效。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公衆号、企鵝号“走遍世界博物館”,跟M·辰一起走遍世界博物館。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