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維兵團掉入我軍包圍圈,在突圍的關鍵之際,110師師長率部起義
文/無計讀史
打淮海戰役,是粟裕提出來的。
時至1948年,戰争的天平已經開始朝着解放軍傾斜。随着解放軍連連捷報傳來,戰士們的戰鬥素養和武器裝備也得到了不少的提升。
此時的共産黨已經不是國民黨說圍剿就圍剿得掉的角色了。

01 開端
我們今天所要講的是關于黃維兵團的故事,黃維兵團是如何掉進解放軍的包圍圈的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黃維這個人,黃維是個什麼人呢?黃維是黃埔一期的學生,抗戰時期打過很多次仗,什麼武漢保衛戰啊,淞滬會戰啊,緬甸反攻啊。
可以說在打仗這塊,黃維是個人才的。
蔣介石很在意黃維,黃維是他的心腹,黃維手下的黃維兵團更是能打仗的部隊。
02 誘導
1948年11月13日,黃維兵團朝着中野第四縱隊駐守的南坪集陣地發起了進攻。
戰士們的抵抗和反擊是頑強的,幾乎每個人都打得滿頭血污,戰士們的手指緊緊扣動着扳機。
兩方都有着強勁的火力,打得有來有往。但黃維兵團的炮兵似乎更勝一籌,很快就将解放軍的炮兵壓制。
當晚,戰士們撤出了陣地。
南坪集陣地是浍河的最後防線,黃維兵團很快就渡過了浍河。
部隊繼續行進,黃維才越加感到不妙。他渡浍河幾乎沒有遇到太大的阻擊,甚至到現在連解放軍的影子都看不到了。
怕不是自己中了埋伏?黃維心中驚疑不定。
此時已經是24日,黃維深信自己現在的處境堪憂,便迅速收攏部隊,要朝着其他兵團的方向趕去。
可是已經晚了,黃維兵團移動的時候,解放軍戰士也已經形成了合圍,朝着黃維兵團不斷收攏防線。
第一聲槍響響在25日,此時的黃維兵團橫豎還有7.5公裡的空間。
黃維兵團開始突圍了,在飛機的幫助下,他們不斷地朝解放軍的陣地發起進攻。
猛烈的炮火傾瀉而下,戰士們卻渾然不避,奮力朝着沖鋒而來的敵人開火。
03 起義
黃維兵團的突圍計劃一次次地落空,可黃維是不死心的,他繼續下令突圍。
突然,沖鋒的隊伍中發生了混亂,110師的士兵端起槍口指向了附近的士兵。
110師的師長廖運周當場率部起義,任誰也沒有想到,廖運周是共産黨的秘密黨員。
110師的起義再一次将黃維的突圍計劃打亂,戰場發生了混亂,讓運動中的黃維兵團戰鬥力變得松散。
黃維隻得再一次下令撤退。
他也終于在這個時候接到了蔣介石的指令,蔣介石要求黃維固守待援。
黃維這才徹底放棄突圍的打算,開始部署防禦戰線,手底下的士兵也開始挖掘戰壕,占據山村。
黃維兵團被圍,黃維自然苦不堪言。他不知道有多少獲救的可能,興緻什麼的都提不起來。
真正的戰鬥才剛剛要開始。
參考資料:
《大決戰》《解放戰争石路》《國内解放戰争大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