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民黨為何失敗?人們一直對此議論紛紛,一軍團司令晚年道出真相

前言

我們知道國民黨最終失敗。對此原因一直是議論紛紛。但至今沒有一個準确的結論。逃往台灣的一個兵團司令晚年講了一個親曆的故事,或許會告訴我們曆史的真相。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01 失去人民支援

當國民黨在1945年秋抗戰勝利之後,軍政大員會有開始借“國難财”,各地紛紛建立接收機構。相比于共産黨與百姓之間的互幫互助,國民黨開始打着接收各種物資的旗号,實質上開始做變相的“搶掠”活動。不斷壓榨人民,使得人民憤恨不滿。這些舉動讓國民黨逐漸失去人民之心,漸漸得不到人民的支援。使得光複後國民政府雖然面朝故土,卻不得民心。

國民黨為何失敗?人們一直對此議論紛紛,一軍團司令晚年道出真相

02 官員之間A錢腐敗嚴重

首先便是基層的官員,如上文中所提的“接收大員”們,為了個人中飽私囊。互相結幫,互相送禮。而這其中的“禮”便是在百姓手中搶來的。可謂是大官大貪财,小官搶小财,但卻無官不貪!一個滿是貪官的集體,它怎麼會得到人民的支援?它又怎麼可能會穩固下來呢?它最終又怎麼可能會成功呢!

國民黨為何失敗?人們一直對此議論紛紛,一軍團司令晚年道出真相

03 将領之心不在軍,為财從商,不務軍

事實上許多國民黨進階司令的心思并不在帶兵打仗上。更多的放在了做生意從商之中。有的甚至會說指揮作戰隻是副業,自己的本職工作是賺錢的商業生意。你可能會對此感到詫異,怎麼會這樣?軍人不打仗去從商。其實這其實與蔣介石本人也脫不了幹系。他在接見一些進階将領時希望拉攏将領使其安軍,則會以将領家中情況,給予将領一些資金,讓将領用來提供給家裡人來做生意。雖然這是蔣介石拉攏将領們的借口,但是有資金在手将領便開始嘗試從商,不試不知道一試還真的從中獲利頗多。一邊忙于軍事,一邊投身生意,這樣将軍帶的兵怎麼可能會勝利??

04 司令晚年的感慨,個人利益大于軍情

在淮海戰役爆發之前,國民黨想要将力量分散部署在以徐州為中心的鐵路沿線上。在戰役開始達的第一階段,國民黨政權想要讓駐軍在海州的李延年部向徐州收縮,但苦于華東野戰軍的大軍當時駐紮在了鐵路北側,一旦小的疏忽會導緻整個任務的失敗,是以此次任務的風險極大,國民黨方面需要極其嚴格保密。

國民黨為何失敗?人們一直對此議論紛紛,一軍團司令晚年道出真相

由此國民黨政權對此次行動甚是重視,此“密令”嚴密到什麼程度呢?甚至第二天即将出發,當天夜裡司令官都不知道此項任務!但在出發前一天晚上司令官李延年在床上準備休息的時候,卻聽到“百姓”闖入嚷求要一起離開。一番說辭讓司令十分疑惑,疑惑不解的李延年給南京方面打電話詢問,才知道如“百姓”所說上級下達軍令,但指令到天亮的時候才會達到。一個重要指令司令都不知道,一名百姓卻首先受到。由此李延年晚年在自己的回憶錄中這樣寫下了一句話:“國民黨不敗才奇了!”先是徐州剿總司令劉峙得知的此消息。而這名“百姓”則是為總司令劉峙在徐州的海鹽生意代理人。劉峙得知消息後為了個人的利害關系,首先通知了自己的代理人。反而使得戰區司令卻一頭霧水。連“百姓”都能得知軍事密令司令卻不知道的指令究竟“密”在何處?這種黨派怎麼會勝?

國民黨為何失敗?人們一直對此議論紛紛,一軍團司令晚年道出真相

結語

由此看來國民黨的失敗不單單是蔣介石的個人錯誤。從上而下整個集體中漏洞百出。各級官員紛紛以自己為中心,方式不同但最終還是為錢财所困。最終的失敗便是注定出現的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