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自古以來,熱帶幾乎沒有強國?

#為什麼說自古熱帶無強國#

喜歡世界曆史的朋友或許會發現:在世界曆史上,熱帶地區似乎從來沒有出現諸如亞曆山大帝國這樣的強國。而導緻這一原因的,其實和熱帶地區的氣候有關。而古代印度,恰恰是熱帶無強國的有利典範。

為什麼自古以來,熱帶幾乎沒有強國?

1、天選之國

在近代以前,印度地區,算是全世界公認的天選之國。不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都認為印度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國度。比如中日韓地區,将印度視為極樂世界的化身。曆史上,中日韓三國的高僧,也都有過前往印度尋求佛法的記錄。甚至一向自诩是世界文明中心的古代中國人,也對印度有很強烈的好感。比如吳承恩在《西遊記》裡面就贊歎天竺的文明富饒,不遜中華。

對于西洋人來說,印度是世界上最富饒的國家。在中世紀的西洋人眼裡,貧瘠的日本尚且是黃金鋪地的國家,更不用說當時比日本富足百倍的印度了。而事實上,西洋人願意不計成本尋找新航線,甚至西班牙國王還贊助哥倫布橫跨地球尋找東方,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尋找富饒的印度。

為什麼自古以來,熱帶幾乎沒有強國?

至于西亞各國和中亞的遊牧部族,也都把印度當作一塊肥肉:比如古代的波斯、阿拉伯帝國,都曾入侵印度。至于中亞的遊牧部族越過阿富汗去印度搶掠,更是家常便飯。

之是以印度幾乎被全世界看好,原因就在于:古印度的經濟條件太好了。

因為古印度對農業開發的曆史較早,而且處于熱帶,降水充沛。這一切就導緻了古印度人幾乎不用為吃飯穿衣而發愁:因為即便再懶惰的印度人,也可以去叢林裡,靠采摘野果子為生。而且印度人也不用考慮為過冬而憂愁。

而古代其他地區的人們可就不這麼幸福了:比如古代中華帝國的農民,需要考慮過冬的儲備,需要積攢過冬的糧食,此外還有過冬的衣物。中世紀的歐洲農民,也要為封建主的稅賦而感到發愁。在勞苦重擔壓力下的這些老百姓,當然會感覺古印度老百姓的生活,宛如天堂——畢竟,不愁吃不愁穿,就是古代老百姓眼裡的天堂了。

2、印度的悲劇

良好的自然條件,也讓千百年來的印度人,失去了對物質追求的欲望。而欲望,有時候往往是刺激社會發展的動力。其實之是以歐洲人引領了大航海,而不是中國人、印度人和阿拉伯人引領大航海,主要的原因在于:歐洲比起古代的中國、印度、阿拉伯,要貧瘠很多。是以,歐洲人出于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才會産生出海的想法和動力。

為什麼自古以來,熱帶幾乎沒有強國?

類似的例子在東亞也出現過。比如中國曆史上,除了元朝皇帝曾有過征服日本的想法以外,其餘曆朝曆代都沒有對日本産生過想法。反倒是日本,至少從中國唐朝開始,就對東亞大陸産生了不安分的想法。原因很簡單:因為古代中華大地物産豐富。甚至隋炀帝時代,隋炀帝還曾多次向西域各國商人炫耀大隋帝國的富有。而日本則要貧瘠太多。是以,中華帝國沒有征服日本的動力,而日本卻有掠奪東亞大陸的想法。

前文說過,古代世界各國,印度算是先天經濟條件最好的國家。是以印度人沒有動力去對外擴張,基于這一點,印度曆代統治者自然也無法将安于現狀的印度人,武裝成一支能征善戰的軍隊。對于古印度人來說,他們的生活方式是這樣的:那就是每天吃飽喝足以後,就去參加一些務虛的活動——比如敬拜自己部族信仰的神。而一些有想法的人,也會在吃飽喝足以後,坐在菩提樹下,思考一下宇宙、天地,仰望星空。是以,古印度的宗教、哲學非常發達,但是軍事、科技,卻進步非常緩慢。

而古印度的這種情況,其實也是世界上,其他熱帶國家的縮影。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