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嚴純華在夏河甘加白石崖溶洞
調研“丹尼索瓦人”考古發掘工作
俞成輝陪同
12月26日,中科院院士、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一行赴夏河縣甘加鎮白石崖溶洞調研“丹尼索瓦人”考古發掘工作。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甘南州委書記俞成輝陪同調研。
嚴純華、俞成輝一行看望慰問了考古發掘從業人員,實地察看了發掘現場,與考古發掘從業人員深入交流,詳細了解了考古發掘工作進度及相關成果。
嚴純華指出,白石崖溶洞考古發掘工作是甘南州、夏河縣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考古工作重要訓示精神的重要舉措,白石崖溶洞“丹尼索瓦人”古人類遺址的考古發掘和研究,對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也彰顯了蘭州大學考古團隊在史前人類活動研究方面的國際前沿水準,希望考古隊深入挖掘、整理、闡釋,細緻做好後續考古發掘研究工作,為探索史前人類在青藏高原活動研究提供更多實證支撐。
俞成輝強調,要高度重視白石崖溶洞“丹尼索瓦人”考古發掘工作,做好考古發掘研究項目規劃,為考古隊員提供後勤保障,解決後顧之憂,讓他們全身心投入考古發掘工作。要全面落實考古現場安全防範措施,切實加強安全保障,確定考古發掘工作順利進行。要對遺址進行全面調查勘探和重點發掘,做好遺址保護展示和環境整治等工作。要發掘好、保護好、研究好白石崖溶洞“丹尼索瓦人”這筆豐厚的曆史文化遺産,争取早日取得重大新發現新成果。
據了解,20世紀80年代夏河縣甘加鎮一位僧人發現了一塊化石,幾經周折交于中科院和蘭州大學,由于當時研究條件有限,一直沒有突破性進展。2016年以來,陳發虎院士和張東菊副教授帶領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考古隊對白石崖溶洞及甘加盆地周邊進行考察研究。直到2018年考古隊對白石崖溶洞進行考古勘探,對白石崖溶洞的碳酸鹽結核與該化石碳酸鹽結核進行分析對比後成分一緻,經過研究将該化石判定為16萬年前人類下颌骨化石,是美國《考古學》雜志評選出2019年度的世界十大考古發現之一,也是唯一的一項來自中國的考古發現。此次是考古隊第三次對白石崖溶洞開展考古發掘,目前已考古發掘至深度2.40米,發掘面積2.5平方米,單獨收集石制品和礫石等石質标本6000餘件,骨骼标本1000餘件。
州委常委、夏河縣委書記楊振林,縣委副書記、縣長楊海強,副縣長、文旅局局長索南道吉陪同調研。(甘肅日報記者 韋德占 記者 陶曉琦)
編 輯/馬雪晶 審 核/陶曉琦 何夏豔
責 編/袁茂潤 總稽核/祁正明
"點贊"夏河關注 "在看"夏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