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川軍師長率軍守城,城破後與日軍同歸于盡,歐洲人為他降半旗

說到抗日戰争就不得不提到徐州會戰,而說到徐州會戰就不得不提到滕縣保衛戰。1938年華北日軍侵占魯南,滕縣以北的鄒縣已經被日軍占領,敵我雙方相持于滕縣、鄒縣之間,這樣滕縣便成了津浦線北段、徐州北面的抗戰重鎮。

川軍師長率軍守城,城破後與日軍同歸于盡,歐洲人為他降半旗

王銘章,字之鐘,1897年7月4日出生,四川省新都泰興場人。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以後,國難當頭,王銘章主動請纓,9月12日率領22集團軍122師徒步出川抗日。王銘章在出征前給家裡留下了遺囑:“誓以必死報國。将積年薪俸所得,酌留贍家及子女教育之用,餘以建立公益事業。”

1938年初,王銘章被任命為41軍前方總指揮,率部參加徐州會戰,奉命駐守滕縣狙擊日軍。王銘章指令将南門、北門堵死,東、西城門暫留交通道路,随時準備封閉,打算死守滕縣縣城。王銘章率領的守軍不足3000人,戰鬥人員隻有2000人。戰鬥打響後,王銘章親登城督戰。日軍機械化部隊猛攻一天,竟然不能攻下城牆一角。當晚,日軍調集3萬大軍,70多門大炮,死死圍住了滕縣。

川軍師長率軍守城,城破後與日軍同歸于盡,歐洲人為他降半旗

王銘章所率領的川軍武器彈藥全面處于下風,但王銘章毫不膽怯。他在滕縣保衛戰中身先士卒,親自指揮官兵進行巷戰。最終不幸被日軍機槍射中壯烈殉國。就在王銘章犧牲以後,他所部122師官兵戰至最後一人,用手榴彈與日軍同歸于盡,5000多人幾乎全部陣亡。

王銘章戰死後,滕縣縣長周同臉色大變,對身邊的人說:“中國不會亡,中國人民是不會屈服的!”說完,他突然縱身一跳,從城上墜下,也以身殉國了。周同擔任滕縣縣長才三個月。1938年3月28日,王銘章的遺體被運抵沛縣随後運往徐州。4月,王銘章被追授為陸軍上将。5月2日,王銘章遺體被運到徐州,李宗仁看到王銘章遺體軍裝全是鮮血,腹部腸子和泥土混為一團,當即脫下自己上将軍服給王銘章換上,并親自給他挑選了一口巨大棺材。

川軍師長率軍守城,城破後與日軍同歸于盡,歐洲人為他降半旗

王銘章死後,英國、法國等國家不僅降半旗,而且還鳴禮炮緻敬。

對于這位抗日英雄,你有什麼想說的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