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有許多國際友人對中國提供了無償的援助,甚至有的還把生命留在了中國的土地上,這些國際友人當中,有的是提供醫療援助,像白求恩、夏理遜等;也有的是提供軍事指導,像李德這種的軍事顧問。今天我們來講一個德國的将軍,這個将軍曾經在抗日戰争時期,對中國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就是亞曆山大·馮·法肯豪森。

法肯豪森将軍出生于1878年10月29日,1940年到1944年,法肯豪森擔任二戰中被德國占領的比利時軍事管制政府的首腦。法肯豪森是最後一任德國顧問團團長,他接替了漢斯·馮·克特的位置,在華期間幫助中國大力發展軍火工業,幫助中國建立了長江以南的防禦體系。
法肯豪森來中國的淵源還要從老蔣的德國顧問塞克特因病離世說起,在彌留之際,塞克特向老蔣舉薦了法肯豪森。老蔣認為,塞克特臨終囑托之人,必是有用之人,于是便将法肯豪森請到了中國。
法肯豪森不僅是戰略家,還是實幹家,看到蔣軍訓練落後、武器落後,就親自帶了8萬軍隊訓練,并配上最新款的德國武器裝備,其中就包括在淞滬會戰中大出風頭的87師和88師。另外,在引進德國軍火的時候,法肯豪森将軍也是嚴格把關,德國軍火奸商很少能在法肯豪森将軍這裡撈到錢。在引進德國武器的時候,法肯豪森将軍總能以低一倍的價格出售給中國,很多軍火允許中國十餘年後再還款。
随着二戰進入白熱化階段,同為軸心國的日本和德國的關系也更為密切,此時希特勒就一再要求法肯豪森離開中國,卻都被他以各種理由拒絕。後來希特勒還以收回法肯豪森國籍為要挾,要求他撤離中國。可是法肯豪森卻更加堅定的表示,中國人民需要我,甯可在中國戰場死去,放棄德國國籍,也不願離開抗日前線!
老蔣也考慮到了法肯豪森将軍的難處,不想讓法肯豪森将軍家破人亡,于是在1938年的時候,讓法肯豪森将軍回國了。就在臨走之時,法肯豪森仍幫助中國出謀劃策。法肯豪森回國後,被希特勒監禁十二年,不過最後也就象征性地關了三星期就被釋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