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韓戰争,砥平裡戰役損失1800餘人,鄧華檢讨:我負全部責任

在抗美援朝第四次戰役中,我軍橫城反擊戰獲勝之後,除砥平裡東線還有“聯合國軍”部隊駐守,其他地方敵軍均已撤離遠至原州、甯越等地。之後,為了進一步擴大戰果,我軍準備于

1951年2月13日—16日向砥平裡發出攻擊

,遺憾的是,因為敵情有誤,最終此次戰役慘敗,且我志願軍損失人數達敵軍兩倍以上還多。身為副總司令的鄧華在戰後也做了失誤檢讨,下定決心從失敗中總結慘痛教訓,避免重蹈覆轍。究竟是什麼樣的失誤才會使得志願軍将士損失慘重呢?

北韓戰争,砥平裡戰役損失1800餘人,鄧華檢讨:我負全部責任

1951年2月12日,在橫城戰役進入尾聲之時,鄧華指揮部周圍有8個團的兵力可對砥平裡之敵實施攻擊,後因一份不準确的情報,“鄧指”決定以現有擔任預備隊的5個團向砥平裡發起進攻,119師師長徐國夫來到指揮部接受任務的時候,當時深感焦慮。畢竟橫城戰役還沒有徹底結束,戰士們打完勝仗之後也沒有進行休整,新編的5個團團隊默契度還沒有進行培養,敵情以及敵方形勢都暫不明朗,當下發起進攻實在有點過于倉促。

北韓戰争,砥平裡戰役損失1800餘人,鄧華檢讨:我負全部責任

随後經慎重思考,便向“鄧指”請求攻擊時間暫緩,鄧華态度很是堅決,表示13日發起進攻的時間不能更改,一旦錯過最佳時機,敵人可能就會逃竄,這樣的責任沒人能都擔起。鄧華對徐國夫鄭重說到:“

現在砥平裡最多有敵人兩個營,以你作戰豐富的經曆,必能将其快速抓住殲滅,請你務必不要拖延

。”此種形勢之下,徐國夫沒有辦法,隻能表示一定會按照上級指令殲滅敵軍。

從一開始,

“鄧指”派署給119師師長徐國夫的志願軍就隻有5個團,分别是徐國夫之前帶的119師356,357團,以及現在的120師359團,125師375團和40軍炮兵團

,在進行作戰會議時,副團長李文清講到:他前不久剛從砥平裡前線下來,現在的敵人已經不是一兩個營了,他們還構築了工事,并未有任何逃跑的痕迹。

北韓戰争,砥平裡戰役損失1800餘人,鄧華檢讨:我負全部責任

徐國夫很重視這樣的資訊,并向上級做了報告請示,但是因為遲遲沒有收到新的指令,于是就隻能按照“鄧指”的最先作戰計劃要求,準備2月13日下午4時半向砥平裡發起進攻,遺憾的是此次開戰之前又有了新的意外發生。

40軍炮兵團在着手準備進攻前,因馬匹受驚暴露了目标,遭遇敵機空襲,導緻損失慘重不能投入戰鬥,再加上42師125師375團突然聯系不上,是以這次就隻剩下三個團可以發起進攻了。

實際上若敵軍當真隻有一兩個營,這樣也沒什麼太大影響,以志願軍将士們的英勇,殲滅對方沒什麼問題,可惜,後來的事實證明,這一切都是誤判,可以說砥平裡戰役最終慘敗與敵情了解不足有着很大的關系。

原來一開始情報就有誤,在砥平裡的聯合國軍并不是逃兵,而是奉上級指令駐紮在此進行防禦的,實際上這是敵人的一個重要據點,裡面有

美軍步兵第23團、第1遊騎兵連、第37炮兵營(105榴彈炮)、第503炮兵營B連(155榴彈炮)、第82自動高射武器營B連、第2工兵營B連等等,總人數約超6萬人

北韓戰争,砥平裡戰役損失1800餘人,鄧華檢讨:我負全部責任

之前因為中國志願軍的節節勝利,美軍第10軍軍長阿爾蒙德有做過預先撤離的準備,但是因為上級李奇微嚴重表态,若是撤退人也一并不用回來了,是以阿爾蒙德不得不放棄了撤退計劃,準備開始對陣地加強防禦。

砥平裡是很重要的一個戰略要點,是來自北韓南部的一個普通小村鎮,坐落在盆地之中,李奇微一直擔心一旦被志願軍奪去,輕易就會将第9軍的右翼暴露,若是我方志願軍插過來,很容易會導緻整個戰線撕裂,是以才會下令美軍第23團死守。

在第23團團長費爾曼的安排之下,

砥平裡内設定了暗堡、掩體、交通壕溝等多道鐵絲網和雷區,在志願軍可能進攻的地方,他們還建造了峭壁冰區,在各處都配備密集火力,像坦克、高射炮等等

,準備待志願軍攻入給其痛擊。

北韓戰争,砥平裡戰役損失1800餘人,鄧華檢讨:我負全部責任

1951年2月13日晚上,砥平裡戰役徹底打響

徐國夫指令357團由北向南攻擊鳳尾山,356團和359團由東向西南進攻

,起開始的時候戰事還算順利,但是到當晚11時左右,志願軍就遭受了敵人比較嚴重的火力攻擊。

因為之前敵人有建構防禦工事,是以志願軍在前行的道路上就變得愈發困難,像357團,在敵人的峭壁冰區上跌跌撞撞,走一步摔一跤真的很難站起,美軍的飛機在轟炸,高射炮一直在投射,有很多志願軍将士都被炸傷,帶領7連排正面進攻的副排長在身受重傷之際,仍舊拼命的參加戰鬥,立志和美軍拼到死。

北韓戰争,砥平裡戰役損失1800餘人,鄧華檢讨:我負全部責任

357團7連連長殷開文和副連長一樣帶着戰士們身先士卒的攻擊

,盡管在峭壁冰區已經有太多的将士們犧牲,但是戰士們仍然無懼生死,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志願軍終于占領了美軍的前沿陣地。然而沒過多久,美軍的火力攻擊再一次覆寫起來,炮彈就好像是不要錢一樣,一個個落在了這個山頭之上,

殷開文不幸被炸彈炸至腹部,而後跌倒在地,戰士們忙着給他包紮,然而他大手一揮,吼道:别管我,給我狠狠的打!之後7連的指導員王玉峋帶着戰士們過來支援,給連長包紮好,吩咐戰士們帶他下去休息,還未到至包紮所,殷開文就沒有了呼吸。

北韓戰争,砥平裡戰役損失1800餘人,鄧華檢讨:我負全部責任

而後7連指導員開始正式指揮戰鬥,由于敵人的炮火太過于猛烈,戰局就開始進入僵持階段,戰鬥中王玉峋指導員腿部不小心負傷,但是依舊奮勇打擊敵軍,最終也犧牲在了這片陣地之上。

雖然357團7連很勇敢的一直在努力向前沖,但志願軍一直都未打入美軍核心圈内,他們在砥平裡的兵力布防非常嚴密,每一個山頭都有重兵把守。在這場戰争中,359團3營9連指導員關德貴是很有名的爆破英雄,在爆破行動完畢之後,他的手腳都被美軍的汽油凝固彈燒傷,每攻擊一個山頭,他的身上就會有更多的傷出現,之後腿部也再次中彈,但最終從未放棄前進,無疑,這場戰争真的是志願軍将士們染着鮮血鑄成的。

北韓戰争,砥平裡戰役損失1800餘人,鄧華檢讨:我負全部責任

連續一夜的戰鬥打下來,志願軍還是沒有占領美國的核心地域,可以說這不止是敵情沒有搞清楚的問題,與志願軍自身火力裝備以及炮兵團的缺席也有着很大關系。天亮之後,美軍開始借用兵力優勢與志願軍開戰,在雙方部隊交戰的戰場中,美軍再三使用戰機對志願軍進行轟炸,據後來的抗美援朝将士回憶,飛機投射炮彈的聲音一上午都沒有停止過,因為雙方開戰的地方不大,土地基本上都被炸成了焦土,随着阿爾蒙德向李奇微求助的美國援軍到了之後,他們向志願軍将士們發動了更加猛烈的攻擊。

因為359團3營一直被壓着進退不得,是以沒有辦法使用電話聯系上級,3營的戰士越來越多的犧牲在這塊陣地面前,

盡管團長李林一如何嘗試,都始終找不到人,派出的電話員,在前往三營的陣地上也都犧牲了

北韓戰争,砥平裡戰役損失1800餘人,鄧華檢讨:我負全部責任

将士們一直都是如此,不到最後一步,絕對不會撤退,盡管形勢已經非常不利,但是他們還是堅持到了天黑。夜晚來臨,志願軍部隊再一次英勇地發出攻擊,一波又一波的沖鋒,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對着敵軍的炮火,志願軍一直勇敢的往前沖,他們幾乎正在踏着前面戰友的遺體在行進。後來戰争逐漸白熱化,美國也開始發出了反攻擊,雙方一直撕扯,在火力如此懸殊的情況下,志願軍們就開始拿着個棍子綁着炸藥包前行,前面有戰友犧牲了,後面的将士們就跟着,什麼都不想,也不重要,完成上級的指令,炸掉美軍的戰壕才算成功。

此種情況下,

阿爾蒙德不得不再次向李奇微求助,

希望他能派兵支援,可以說這時候的戰局形勢很危險了,志願軍将士們為了這次戰役已經付出了這麼多,犧牲的戰友也那麼多,不拿下砥平裡是當真誰也對不起,而美軍呢,聽候上級指令駐守于此,更是不敢輕易撤退,是當真要拼個你死我活了。

北韓戰争,砥平裡戰役損失1800餘人,鄧華檢讨:我負全部責任

天再一次亮了,美軍的最新增援已經趕至砥平裡附近的山村了,志願軍隻能在此給與其更猛烈的攻擊,因為一旦坦克進入敵軍區域,我們獲勝的機率就要大大降低,是以必須阻斷救援。志願軍好像不怕死不怕疼一樣,拼命的往前沖,然而血肉之軀又怎麼可能抵得住炮火攻擊,15日,美國援軍沖破了我志願軍防線,在空軍的掩護下,美軍第9騎1師第5聯隊20多輛坦克闖進了砥平裡。

之後,

第40軍軍長溫玉成

,119師師長徐國夫先後抵達砥平裡前線陣地,對戰勢進行了分析,認為這樣的态勢之下,必須撤退,遂向“鄧指”做了申請,而後,有彭老總同意,志願軍全員将士停止攻擊,退出戰鬥。

總部的撤退指令到了,

志願軍第40軍120師359團3營營長卻沒有任何想要後退的意思,三營的戰士們幾乎已經都犧牲完了,隻留自己苟活嗎,那是不可能的,在前方的陣地上,牛振厚露着都是血絲的雙眼,抹了一把被炮灰塗黑的臉,手提沖鋒槍,兩三顆子彈别在腰間,他準備同美軍決一死戰了。

就用這麼一點兒家夥,能多帶幾個美國小崽子就多帶幾個下去,反正甯可往前一步死也絕不後退一分。僅存的幾名戰士看着營長拼命的往前沖,趕緊按住他,硬是拽着他給拉下了陣地,這就是120師359團的處境,可以說這是他們自北韓戰争以來,損失最嚴重的一次了,團長怎能毫不心痛?

北韓戰争,砥平裡戰役損失1800餘人,鄧華檢讨:我負全部責任

其實也不僅是120師359團,其他的團也是如此,在向上級進行戰況以及傷亡的情況時,357團長神情就很悲怆,此次砥平裡之戰,40軍實際作戰的3個團,擊斃美軍不足800人,自身卻至少損失1800人,這樣的戰況,與之前才剛剛取勝的橫成攻堅戰相比當真太多慘烈。

砥平裡戰役帶來的影響很大,可以說它是北韓戰争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由此美軍甚至找到了能有效對抗中國志願軍的戰術,此前在北韓戰場中,志願軍幾乎是戰無不勝的,美國對我軍一直也有很大恐懼,經此一戰,恐懼基本全消,繼續戰鬥的決心也随之堅定。

對于志願軍而言,這場戰鬥極其慘痛,不僅沒有達到抗美援朝第四次戰役西頂東返的目的,還使得自身弱勢被暴露,比如說火力較弱,後勤供給不足等等,很有可能為之後的中美對戰也造成了非常不利影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