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81年杜聿明去世前,為什麼質問兵團司令:你到底是不是卧底?

國軍名将杜聿明出生于1904年,他老家在陝西米脂。1924年6月時,他考入黃埔軍校第1期,接受了非常系統的軍事訓練,為将來的領兵作戰打下良好基礎。離開學校之後他在國民革命軍東征過程中立下戰功,有了不斷晉升的資格。他在部隊中先後擔任過連長,營長,團長,師長等職務,參與過北伐戰争,長城抗戰,淞滬會戰等。1939年時,杜聿明被提拔為第五軍的軍長,他帶領部隊參加桂南會戰,指揮桂南昆侖關的戰士對日軍進行反擊。在這期間,他帶領大家重創敵軍第5師團,為祖國立下了一次大功,當時日軍的第5師團号稱鋼軍,不僅武器裝備更加強大,士兵素質也很優秀,杜聿明能帶人将這支部隊擊潰,可以說是相當不容易。

1981年杜聿明去世前,為什麼質問兵團司令:你到底是不是卧底?

令人痛心的是,杜聿明後來沒有及時跟随組織進行正确的活動,反而跟随國民政府做了一系列錯誤的事情,最後他被我軍俘虜成為了一名階下囚,還被送到功德林進行改造,直到十幾年以後才重獲自由。國家知道杜聿明是一個優秀的人才,釋放出來之後給了他不少機會,在1978年時,讓他成為了第5屆全國人大代表。在這個崗位上,杜聿明發光發熱,為新中國的發展,做出了一定的曆史貢獻。1981年5月,曾經在戰場上叱咤風雲,威震四方的杜聿明,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77歲。值得一提的是,杜聿明在臨終之前,仍在質問一個曾經的兵團司令,問他你到底是不是卧底。

1981年杜聿明去世前,為什麼質問兵團司令:你到底是不是卧底?

這個令杜聿明耿耿于懷的兵團司令,名叫郭汝瑰。他是四川省銅梁人,出生于一個書香世家,其父親很早以前就開始抨擊北洋政府的腐敗和無能。從小就被父親影響的郭汝瑰,耳濡目染之下對北洋軍閥等舊勢力特别痛恨,不願意跟這些人同流合污。郭汝瑰成長的年代,整個中國一片動蕩,他知道隻有全力發展軍事,才能讓整個國家真正強大起來,是以在18歲那年接受好友的邀請,去了廣州報考黃埔軍校。後來,他參與北伐戰争,表現出了一定的軍事才能。過了一段時間,他因為同學的推薦,加入革命組織,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革命工作者。

1981年杜聿明去世前,為什麼質問兵團司令:你到底是不是卧底?

大革命失敗之後,他沒有及時離去,被迫留在川軍,最後為躲避戰亂跑到了日本。1931年,日本侵略者發動九一八事變,占領我國東北,中日兩國的關系越來越惡劣,他沒有繼續留在日本讀書,中斷學業回到了祖國。1937年,野心勃勃的日本侵略者,悍然發動盧溝橋事變,企圖全面侵占中國的土地,将整個中國收入囊中,實作他們的大東亞共榮計劃。郭汝瑰對日軍特别痛恨,他積極參軍,跟随大家一起進行抗戰活動。後來,他奉命去了上海抵抗日軍,他在陣地上與敵人血戰七天七夜,甯死都不肯屈服,最後成功保住陣地,将敵人擊退。

1981年杜聿明去世前,為什麼質問兵團司令:你到底是不是卧底?

因為這次戰役的勝利,郭汝瑰成為了不少人心中的抗戰名将,還被司令長官陳誠提拔重用,晉升成了軍參謀長。在這之後,郭汝瑰繼續領兵作戰,他在武漢地區幫助部隊赢得了勝利,又跟随薛嶽參與了第3次長沙保衛戰。整個抗日戰争時期,郭汝瑰可以說是一直在拼死作戰,他在陣地上的優秀表現,不僅得到了老百姓的高度認可,也得到了國民政府高層的提拔和重用,連國軍最高将領蔣介石都對他特别信賴,還将他任命為中将兵團司令。那時候,國民政府高層普遍比較腐敗,他們在前線物資緊張的情況下,沒有任何收斂,想方設法搜刮民脂民膏。

1981年杜聿明去世前,為什麼質問兵團司令:你到底是不是卧底?

比如蔣介石身邊的心腹特務戴笠,就一直用相對卑劣的手段撈取錢财,他家裡放滿了奇珍異寶,金條和珠寶首飾等珍貴物品數不勝數。我們常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國民政府高層普遍都特别貪婪,将A錢腐敗當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可是郭汝瑰卻沒有被腐蝕,他出淤泥而不染,在那種環境中,保持着艱苦樸素的優良作風,不僅沒有大肆A錢腐敗,反而還兩袖清風,家裡連沙發都有更新檔。這樣的表現,在國民政府高層中顯得很是怪異,身為進階将領的杜聿明,對郭汝瑰這樣的行為很是懷疑,他總覺得郭汝瑰不是一個為國軍效忠的人,而是延安那邊派來的卧底,是以他一直在試探和排擠郭汝瑰。

1981年杜聿明去世前,為什麼質問兵團司令:你到底是不是卧底?

在這種情況下,兩人的關系非常糟糕,經常出現沖突沖突,即便是在陣地上打仗時,兩人都經常産生争議。古人常說,天無二日,國無二君,一個組織如果内部不和諧,很難發揮全部實力。杜聿明和郭汝瑰總是發生沖突沖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整個軍隊的戰鬥力,給我軍制造了不少可以進攻的好機會。那麼郭汝瑰到底是不是卧底?答案是肯定的,我們之前簡單的提了一句,郭汝瑰早年加入革命組織,雖然後來他因為國内局勢的變化,被迫去了日本,但是他一直秘密跟革命組織保持聯系,暗中給組織提供機密情報。

1981年杜聿明去世前,為什麼質問兵團司令:你到底是不是卧底?

比如在淮海戰役爆發之前,郭汝瑰就利用自己的身份,大量的收集情報,将國民政府高層制定的戰略和戰術方案,全部秘密送給我們的革命部隊。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我們的革命部隊本身就骁勇善戰,獲得這些重要的軍事情報後,很快就針對國軍的弱點,制定了一些措施。雙方交戰之後,革命部隊很快就獲得巨大優勢,并且赢得了一次輝煌的勝利。在這次戰争中,國軍80萬大軍幾乎崩潰,其中有55萬人被我軍殲滅和俘虜,連身為負責人的杜聿明都被抓起來,送到了監獄中進行勞動改造。

1981年杜聿明去世前,為什麼質問兵團司令:你到底是不是卧底?

杜聿明被我軍俘虜之後,郭汝瑰上司一個兵團,在1949年時進行了一次大規模起義,幫助我軍迅速擊潰敵軍在西南地區部署的防線,極大減輕了革命組織的人員傷亡。回歸革命部隊後,郭汝瑰因為當時的工作和時代背景需要,一直隐藏自己的真實身份,沒有說出自己在戰争時期為祖國和革命隊伍作出的曆史貢獻。也正因如此,杜聿明始終不知真相,他對當年的戰敗耿耿于懷,是以直到臨終之前,仍在質問郭汝瑰,想要從他這裡得知當年的真相。面對杜聿明的質疑,郭汝瑰選擇了沉默,他沒有承認自己當年所做的事情,隻是默默地為他送行。

1981年杜聿明去世前,為什麼質問兵團司令:你到底是不是卧底?

有不少人認為,杜聿明很早以前就在懷疑郭汝瑰,他心裡其實早就有了答案,臨終之前質問郭汝瑰,其實是想要讓郭汝瑰親自給出一個答案,可惜他至死都沒有得到一個确切的答案,他走之時心裡肯定有很多遺憾。那麼郭汝瑰的最終結果如何呢?他回到隊伍中後,主要負責編撰國家的軍史和抗日期間的正面戰場史,他為人嚴謹,編寫曆史資料的時候一絲不苟,用相對客觀的方式,還原了當年的曆史。郭汝槐晚年一直享受副兵團級司令待遇,其生活相對安穩。令人痛心的是,這位在戰争時期貢獻卓越的優秀将領,在1997年10因為車禍不幸逝世,享年90歲。國家對郭汝瑰同志的一生高度認可,在他的追悼會上,給出了很高的評價,稱贊他這一生驚險曲折豐富深刻,他為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作出的重大曆史貢獻,會被國家永遠銘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