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民黨特工王徐恩曾被廢後,曾提及一句成語典故,點評出戴笠下場

縱觀曆史,無論是國内還是國外,在曆史動蕩時期,往往有不少出衆的間諜人能夠脫穎而出,成為統治者當時的得力助手,權傾一時。但是,在政局穩定以後,這些人因其以前所了解的深層次内幕又往往讓統治者難以入眠,他們的存在己經構成了一種現實的威脅。是以通常不需要太久,這些人中的絕大部分就會在政治的舞台上比較快速地“消失”。這幾乎已經成為一種鐵定的規律,所不同的,僅僅是這類人消失的速度和方式而已。

國民黨特工王徐恩曾被廢後,曾提及一句成語典故,點評出戴笠下場

即使他們要抗争,能比較成功地全身而退的人,也是少之又少。蔣介石與徐恩曾、戴笠之間的鬥争,歸根到底,仍然是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與權臣之間權力争奪的繼續,也是任何一個以間諜治國的社會必然帶來的副産品。從大唐女皇武則天手下的酷吏周興、來俊臣,到明朝永樂年間設立的由宦官提督的東廠、西廠等特務機構,到蘇聯的國家安全委員會一一克格勃,推行間諜統治的結果,到最後都會造成間諜勢力畸形膨脹,形成權高震主、強枝弱幹、尾大不掉之勢,反過來又威脅到最高統治者的自身安全。

于是,最高統治者不得不重新剪除或抑制間諜的勢力,明代東廠、西廠特務機構幾起幾落的廢立,最是說明了這個向題。

國民黨特工王徐恩曾被廢後,曾提及一句成語典故,點評出戴笠下場

有一次,中統大間諜張國棟去拜望徐恩曾,和他閑談。徐恩曾不住地歎氣,還若有所思地講起了“請君入甕”的典故。他說,曆史上最有名的大間諜莫過于武則天時代的周興和來俊臣。周、來二人都曾出死力支援武則天當政,對建立武氏王朝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兩個人最終的結局卻是“請君入甕”、“兔死狗烹”。

國民黨特工王徐恩曾被廢後,曾提及一句成語典故,點評出戴笠下場

徐恩曾深有感觸地對張國棟表述道,不怨别人,隻怪周、朱知道武氏集團的隐私太多了,是以武則天要殺他們。說完這話,他呆呆地望着天花闆。張國棟明白,徐恩曾這是話裡有話,無非是說他自己之是以垮台,并不是因為反共不力或工作失誤,而是掌握了蔣家王朝太多黑幕的緣故。沉默了一會兒,徐恩曾欠了欠身,話鋒一轉自嘲地說,自古以來,大間諜往往都是不得好死的。所幸委座行“王道”,舉“仁政”,對我寬宏有加,沒有借我的腦袋一用。這真是領袖的再造之恩,讓我今生不忘。說到這,徐恩曾用手拍了拍腦門,苦笑一下,表示慶幸自己的腦袋仍然還長在脖子上。

國民黨特工王徐恩曾被廢後,曾提及一句成語典故,點評出戴笠下場

其實,徐恩曾真的該為自己感到欣慰,沒有必要和理由去悲觀失望。因為在他下台後僅一年多時間,他的死對頭戴笠就死于非命,暴屍荒野。。據史學家分析,如果不是在抗戰勝利後,蔣介石對軍統組織持堅決抑制的态度緻使戴笠等惶惶不可終日,也不緻于造成機毀人亡的後果,而徐恩曾卻能躲過這一劫難,安然終老于台灣,享年87歲。由此見之,徐恩曾的及早下台,未必不是一種福分。這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參考資料

【1】戚伍:《國民黨超級特務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