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時,所有人都被降級使用,為何這3人卻不降反升
盧溝橋事變之後,中國軍民奮起抵抗,抗日戰争由此爆發。在此背景下,國共兩黨摒棄前嫌,實作了第二次合作。當時,紅軍接受國民政府改編成八路軍。八路軍得到改編以後,幾乎所有将領都被降級,但也有特殊情況。八路軍将領中有三人不降反升,這三人是誰?

近代時期的中國,可謂是任由西方列強宰割的羔羊。當時世界上各個國家都試圖到中國獲得一些利益。其中,以日本侵略者的行為最為可惡,日本打着“東亞共榮”的名号,向中國發起侵略行為。從甲午海戰開始,日本野心便昭然若示。
1931年,日本侵略者占我東北。1937年,日本更是強行南下,試圖亡我中華。在此情況下,國共兩黨實作第二次合作,全民抗戰由此開始。全民抗戰開始以後,中國工農紅軍接受國民政府改編。由此,紅軍改編為八路軍以後,番号和機關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次改編中,紅軍之中很多将領都在無形之中被降了級,隻有這三人非但沒有降級,反而得到了一定的升遷。這三人是誰呢?
第一位,梁興初
梁興初,人送外号梁大牙,梁興初出生于江西一個貧苦的手工業者家庭中。在他小的時候,便親眼目睹地主階級的剝削和壓迫。對于舊社會所有的不平等,梁興初憎恨至極。1930年,梁興初加入紅軍,開始革命生涯。
長征的時候,梁興初擔任偵查連長,主要負責紅軍的偵查工作。等到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時,梁興初擔任685團3營的營長。在這次改編中,梁興初從連長升到營長,得到了升遷。到了抗美援朝戰争時期,梁興初痛擊西方列強,這場仗堪稱梁興初名揚天下之戰。1955年授銜的時候,梁興初被授予開國中将軍銜。
第二位,楊成武
楊成武出生于福建省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中,楊成武的祖輩也隻不過是一個個貧苦群衆。即便如此,楊成武仍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進而接收到了先進教育。楊成武雖然出身卑微,但能洞察當時的國家形勢。可以說,楊成武就是為中國革命而生,他時刻關注着國家發展的情況。
1929年,楊成武加入紅軍,正式開始革命,同年參加了閩西古城地方武裝暴動。等到長征的時候,楊成武出任紅4團政委。等到紅軍改編成八路軍的時候,楊成武擔任獨立團團長。
此時的楊成武非但沒有降級,反而升了一級。在抗日戰場上,楊成武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同日軍作戰的過程中,楊成武率部擊斃日本名将阿部規秀。這一戰,可謂振奮人心。等到1955年授時,楊成武被授予開國上将。
第三,楊得志
楊得志出生于湖南省一個普通鐵匠家庭之中,楊成武年少有為,從小便跟随父親學打鐵,手上有着打鐵的技能。因為楊得志家庭條件一般,是以步入社會也比較早。1928年,楊得志參加工農革命軍第7師。此時,楊得志正式投身革命,成為工農紅軍的一員。
長征之時,楊得志擔任紅1團團長。到了紅軍改編成八路軍之時,楊得志任685團團長,此後,楊得志率領部下參加了平型關戰役。等到1955年授銜之時,楊得志被授予開國上将。
全面抗戰開始以後,中國工農紅軍接受國民政府改編。為何隻有以上三人沒被降級反被升遷呢?歸根結底,一定是是這三人能力出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