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風起洛陽:東川王遭遇刺殺,他或是将計就計,退居幕後想漁翁得利

電視劇《風起洛陽》中春秋道的計劃越發激烈了,神都大亂,東川王在進宮面聖的途中遭遇刺殺,宇文佩佩刺殺東川王得手,聖人不得不換下東川王,讓武攸決接管聯昉。

風起洛陽:東川王遭遇刺殺,他或是将計就計,退居幕後想漁翁得利

看似反派氣勢正盛啊,畢竟武攸決也是春秋道,可是個人感覺,這劉瑞瑞飾演的東川王,似乎在以退為進,通過刺殺而躲到幕後,去看這場已經在神都上演的大戲呢?

在《風起洛陽》預告中,有一個小男孩的畫面,一開始我以為是小時候的百裡弘毅,但是細看一下,這是另外一個人,而且他還留下了一個陰險的笑容。

風起洛陽:東川王遭遇刺殺,他或是将計就計,退居幕後想漁翁得利

可以說這兩集的預告資訊量太大,我以為我對大緻劇情有了解了,可以推測出剩下三集的劇情走向,但現在來看遠遠不夠啊,這哪裡是一個即将大結局的電視劇,更像是一部剛播出一半的電視劇。

話說回來,這個預告中的小男孩到底是誰?顯然這是回憶中的人物,也必然是這部劇隐藏到最後的boss,相對來說東川王和武攸決的可能性更大,可能是武攸決剛入宮的時候,也可能是東川王這個皇孫小時候。

風起洛陽:東川王遭遇刺殺,他或是将計就計,退居幕後想漁翁得利

個人更傾向于是東川王,畢竟他的原型應該是唐玄宗李隆基,在神都之亂中,他即便不是參與者,也應該是一個坐收漁利的角色。

《風起洛陽》中黃軒飾演的高秉燭和東川王說過,如今春秋道最希望的就是東川王主動請辭,讓出聯昉公子楚的位置,因為東川王對神都太過了解,他的存在對春秋道有一定的威懾。

風起洛陽:東川王遭遇刺殺,他或是将計就計,退居幕後想漁翁得利
風起洛陽:東川王遭遇刺殺,他或是将計就計,退居幕後想漁翁得利

東川王聽罷就直接讓安白檀去準備車馬,進宮面聖了,也就是說東川王此去,就是要辭去公子楚之位的。

但問題是,高秉燭對東川王的舉動并沒有提出異議,這不就是順了春秋道得意了嗎?

風起洛陽:東川王遭遇刺殺,他或是将計就計,退居幕後想漁翁得利
風起洛陽:東川王遭遇刺殺,他或是将計就計,退居幕後想漁翁得利

也就是說兩人都有引蛇出洞的意思,東川王如果主動辭去公子楚的職位,那麼春秋道的人勢必要再度嘗試滲透聯昉,那樣的話高秉燭就有機會查到線索了。

《風起洛陽》中聖人是說過,自己想要撤換公子楚,但是她也有高秉燭的覺悟吧,那就是當時的情況,沒人比東川王更适合那個位置。

風起洛陽:東川王遭遇刺殺,他或是将計就計,退居幕後想漁翁得利

是以說,聖人換下東川王,真正的原因,不是對聯昉的不滿,而是東川王遇刺了。

個人猜測,這一切都是東川王将計就計的結果。

風起洛陽:東川王遭遇刺殺,他或是将計就計,退居幕後想漁翁得利

刺傷東川王的是宇文佩佩,她這個人應該不僅僅是春秋道的人,在刺殺春秋道後,她都沒去找春秋道,而是自己躲起來了,要不是有柳十郎,她都容易被餓死。

風起洛陽:東川王遭遇刺殺,他或是将計就計,退居幕後想漁翁得利

話說回來,在東川王遇刺的時候,他的反應就遲緩的太過異常,當時是什麼情況,神都大亂,他出行竟然不帶着足夠多的護衛,又是走夜路,這個時候,宇文佩佩的出現就是很大問題。

風起洛陽:東川王遭遇刺殺,他或是将計就計,退居幕後想漁翁得利
風起洛陽:東川王遭遇刺殺,他或是将計就計,退居幕後想漁翁得利

東川王不是棒槌,他應該會立刻警覺,可是他還是下車了,還和宇文佩佩閑聊起來了,最後他還特意問宇文佩佩,為何知道他的會路過此處,一個正常的東川王,要做的必然是一腳把宇文佩佩踢開,此時不是憐香惜玉的時候啊。

那麼明知宇文佩佩有問題,東川王為何還不緊急脫離險境。

風起洛陽:東川王遭遇刺殺,他或是将計就計,退居幕後想漁翁得利

個人認為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是《風起洛陽》中宇文佩佩是春秋道的人,也是他東川王的人,這次刺殺是東川王授意宇文佩佩進行的,第二種是東川王猜出了宇文佩佩的來意,是以将計就計,讓宇文佩佩得手,這樣他就可以辭去聯昉公子楚的職位,躲到幕後看春秋道和神都各方的争鬥了,他要做的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畢竟如今聖人有危險,太子被屬下牽連,圈禁東宮了,他有争奪皇位的一些資本了。

風起洛陽:東川王遭遇刺殺,他或是将計就計,退居幕後想漁翁得利
風起洛陽:東川王遭遇刺殺,他或是将計就計,退居幕後想漁翁得利

而且預告中,聯昉的人說,有關含嘉倉被炸的資訊,和東川王被刺殺的資訊都被人為清除了,也就是說聯昉内部仍然也内奸,而且職銜不低,不然的話,也不會及時清除這麼多關鍵的資訊。

那麼這個人是誰呢?個人感覺不像是春秋道啊,因為如果是春秋道,他們銷毀所有有關含嘉倉被炸的相關消息就好了,幹嘛要銷毀東川王遇刺的消息呢?那件事已經是大白了,是宇文佩佩行刺的啊。

風起洛陽:東川王遭遇刺殺,他或是将計就計,退居幕後想漁翁得利
風起洛陽:東川王遭遇刺殺,他或是将計就計,退居幕後想漁翁得利

最可能的就是,東川王自己銷毀的,可能聯昉的存檔中,有什麼他不希望高秉燭看到的事情。

風起洛陽:東川王遭遇刺殺,他或是将計就計,退居幕後想漁翁得利
風起洛陽:東川王遭遇刺殺,他或是将計就計,退居幕後想漁翁得利

再參考一下,含嘉倉被炸,聯昉一點都沒察覺這件事,要知道春秋道是把含嘉倉的儲量調包了的,問題是這動靜太大了,那可是百萬人口的口糧啊,怎麼換的?換出去的糧食存放在哪了?大量伏火雷霆運進神都,還運進了含嘉倉?這些事情,聯昉的神足不可沒有上報。

風起洛陽:東川王遭遇刺殺,他或是将計就計,退居幕後想漁翁得利
風起洛陽:東川王遭遇刺殺,他或是将計就計,退居幕後想漁翁得利

可是東川王說聯昉毫無察覺,一種可能是聯昉還有春秋道的人,他及時銷毀了所有關于含嘉倉的相關消息,而另外一種可能就是,這件事被東川王隐瞞起來了,事後他把所有和含嘉倉有關的資訊全部銷毀,這樣可以避免自己被懷疑。

風起洛陽:東川王遭遇刺殺,他或是将計就計,退居幕後想漁翁得利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東川王的意圖就是,給春秋道的計劃推波助瀾,神都大亂,他東川王才有機會在幕後漁翁得利,是以遭遇刺殺,退居幕後是他最好的選擇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