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晚清“丁戊奇荒”有多嚴重?上億人露宿街頭,未成年女孩不值百文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晚唐·杜牧·《泊秦淮》

杜牧在《泊秦淮》中巧借陳後主陳叔寶追求享樂進而導緻王國的曆史,諷刺醉生夢死不汲取曆史教訓的晚唐統治者。而如果杜牧是生活在晚清時期,見識到“丁戊奇荒”的情景,不知要抒發出什麼樣的感慨?

晚清“丁戊奇荒”有多嚴重?上億人露宿街頭,未成年女孩不值百文

丁戊奇荒曆時四年,從光緒元年(1875年)至光緒四年(1878年),由于丁醜年(1877年)災情最為嚴重,山西巡撫曾國荃在奏議中講到“百年奇災,古所未見”,1878年為戊寅年,因而史稱“丁戊奇荒”。

大旱持續了整整四年,災區範圍廣至山西、河南、陝西、直隸、山東等北方五省,尤其是河南、山西毫無收成,是以這場禍及百姓的災禍(豪紳、貪官、奸商等利用這場災禍大發橫财)又稱“晉豫大饑”,并且殃及到了蘇北、皖北、隴東和川北等地區。

晚清“丁戊奇荒”有多嚴重?上億人露宿街頭,未成年女孩不值百文

不少人是看過電影《一九四二》,影片中千百萬群眾逃荒的場景讓觀衆淚流滿面,老東家原本帶着一家人出來逃荒是為了讓人活下去,結果卻隻剩下了他一個活着,于是老東家就往回走,說要死得離家近些。

影片中還有一段是讓人十分深刻的,那是一段對話:“死亡人數,政府統計一千六百二十人。”

“實際呢?”

“三百萬人。”

晚清“丁戊奇荒”有多嚴重?上億人露宿街頭,未成年女孩不值百文

但“丁戊奇荒”的場景,比影片更為殘酷,據記載,“丁戊奇荒”使得1000餘萬人餓死,另有2000餘萬災民逃荒到了外地,上億人露宿街頭,未成年女孩不值百文。

為什麼要說到女子?晚清時期,官員向農民征收的稅種特别多,即使是豐收好,老百姓也吃不飽穿不暖,許多家庭重視傳宗接代,養不起女娃,隻能将女孩賣出去,是以晚清時的童養媳也普遍存在,且地位極低。

晚清“丁戊奇荒”有多嚴重?上億人露宿街頭,未成年女孩不值百文

據1876年12月11日《申報》記載,由于旱災,山東各地災民紛紛逃荒、鬧荒或祈雨。但祈雨無濟于事,各處“饑黎鬻妻賣子流離死亡者多,······”1877年6月30日《申報》載,饑餓難當的災民為了“苟廷一息之殘喘,或“取小石子磨粉,和面為食”,或“掘觀音白泥以充饑”,結果“不數日間,泥性發脹,腹破腸摧,同歸于盡。”

晚清“丁戊奇荒”有多嚴重?上億人露宿街頭,未成年女孩不值百文

人間地獄不過如此,而參與山西赈災的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也記錄了當時的場景:一群災民走投無路,蜂擁進一位富人的家裡,搶劫了這戶人家,在那兒生火做飯,然後又一起到另一家,解決一頓飯。一個災民群體達到了500餘人,他們一個村子一個村子地劫掠取食。

晚清“丁戊奇荒”有多嚴重?上億人露宿街頭,未成年女孩不值百文

現今要是有人說“夢回大清”,恐怕隻會贻笑大方,由于這場災荒百年難遇,對于清政府來說也是一個嚴峻的挑戰,是以清政府也曾高度緊張,做出了相應的政策,期間也有些官員較為負責,如江蘇巡撫吳元炳在經費不能落實的情況下,帶頭籌款,在清江設立了17個粥廠。

繼續閱讀